佛陀最后的开悟是什么导致的?
在你未出生之前,天地宇宙在不在?在!你为天地宇宙做了什么?
那时候你还没出生,你不可能做什么,你什么都没做,天地宇宙不照样运行得很好,不照样什么都有。
春来草自生,你为小草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春天来了以后,不仅全天下的小草自生了,还有百花也齐放了。你为百花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
就是因为你什么也没做,百花才能够自由绽放,如果你人为地去打扰,去干涉,你肯定给百花惹麻烦。
朝霞、晚霞那么美,你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什么也没做,才变得这么美。
佛陀最后的开悟是什么导致的?01
不做才是最大的做
不为才是最大的为
你看看,凡是人到的地方,一片狼藉——人走到哪儿,就破坏到哪儿!只要是人染指的事情,就没有不变坏的。
染指自然界,把自然界破坏得一塌糊涂;染指人类社会,把人类社会弄得乌烟瘴气。所以,人是一切混乱的源头——人干涉到哪里,哪里出事情。
所以很多事情,不是因为我们做得太少,而是因为我们做得太多,还都是不当之行为。
老子突然发现:不做其实才是最大的做,不为才是最大的为,天地宇宙一切都是本自具足的。
我们的身体,不需要你管,只需要我们把食物送下肚去,身体就会自己运行了,肠胃会吸收,体内的化学反应会按部就班地工作,最后转化成能量输送至全身。
这一切我们管过吗?没管过。就是因为我们没管过,它才运行得那么好。如果我们一干涉,横插一杠子,完了。
人体80%-90%以上的病不是天然得的,而是由于人的自我干涉而形成。
如果我们不干涉,让身体自由地去运转,去运行,我们可以减少大约80%-90%的疾病,哪怕是癌症,都可以治愈,可以恢复。
是谁治愈的?是天地宇宙帮你治愈的。天地宇宙就是最好的医生,人世间再高明的医生还能有天地宇宙高明吗?不可能!
那为什么平时天地宇宙没有为我们治疗呢?身体自疗的能力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呢?就是因为我们干扰它正常的发挥了。
所以只要我们休息下来,让身心彻底放松,我们身体的极强的恢复能力,就可以治愈80%-90%以上的疾病,另外10%-20%再交给天地,交给存在,就会有更深、更彻底的疗愈。
佛陀最后的开悟是什么导致的?02
做事就是在坏事
有一个学医的留学生回国,他父亲也是一名医生。父亲说:“你终于回来了,我想出去旅游,一直没机会,因为手边的病人太多,现在你回来了,你也是学医的,那我把这几个病人交给你,我就可以去好好地旅游一番。”
儿子说:“放心吧,这么几个病人不在话下,你尽管出去旅游吧。”
他父亲旅游了一个月后才回来,发现一个病人都没了。父亲问:“怎么一个病人都没了呢?”
儿子说:“全部被我治好回家了。”他父亲说:“这下完了,你这四五年留学的经费,都是来自这几个病人。你把他们全治好了,以后哪来学费让你出国深造呀?”
有个孩子远远地看着妈妈在厨房里洗碗碟,坐在客厅里看报纸的爸爸问他:“你为什么不帮你妈洗碗碟呢?”
孩子说:“我一直在帮妈妈呀。”爸爸生气地说:“为什么要撒谎?你连厨房的门都没进去,怎么帮的?”
孩子说:“我一直静静地站在门外,不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帮助吗?难道你希望看见满地的碗碟碎屑吗?”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为了让这个世界上少一点碎屑,我们还是在旁边老实地呆着吧,最好的方式就是老实呆着,别去掺和。
因为人类就像一个顽皮的、非理性的孩子,能成就的事情非常少,能破坏的事情非常多,我们成就一件事情,就要破坏十件事情。
相对而言,人类的破坏能力远远大于人类的成就能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旁边呆着去,就是休息,不仅身体休息,心灵也要休息。
佛陀最后的开悟是什么导致的?03
不再造作
什么叫佛法?佛法就是休息,在旁边呆着去,少行为,少造作,彻底休息!
对常人来讲,什么都别想,什么都别干是很难的,是需要训练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人,在我们很小时就告诉我们要做这,要做那。
不管做什么,总之我们要做,我们已深深地习惯于、认同于做。
突然有一天让你不做,你会觉得这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所以说它需要训练,修炼就是要修这个,训练一段时间后你才能学会不做——无为。
仅仅是保持着觉知,仅仅是保持着超越性的观照。
04
没有行为就叫无为
如何做是一门技术,不做则是一门艺术。不做就是超越做,不要执著于做,不要封锁在做中,不要束缚于做中,这里面没有行为,没有行为就叫无为。
无为最大的前提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就是佛性,“何期”是个虚词,它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个自性呀,原来它是什么都有的。
因为本自具足,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什么都是多余。
因为本自具足,小草怎么生长,不用你操心,这是上帝管的事情;因为本自具足,你把饭吃下去,肠胃怎么吸收,这不用你操心,这是身体该管的事情。
总之,你仔细想想,什么都不用你管,一切都已经妥妥当当、非常顺利,不用你操心。
我们所有的操心真的是瞎操心。
佛陀最后的开悟是什么导致的?05
彻底的无为才能觉醒
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真正地大休大息,修行就是大休息。就像释迦牟尼刚出家时,修苦行修了六年,没有开悟,最后到了菩提树下开悟了。
怎么开悟的?就是他修了六年的有为法,奋斗呀奋斗,努力呀努力,做呀做,做了六年什么也没有得到。
释迦牟尼灰心丧气:“本来我当年是要发心好好修行悟道,替天下苍生解决他们的生老病死之苦,现在不仅没有解决天下苍生的生老病死之苦,连我自己的生老病死都解决不了!我很努力地修行了六年,什么也没有得到,就得到了这一副虚弱至极的躯体!”
他万般无奈,也极度灰心,于是坐在菩提树下发了一个誓:如果上天垂怜我,就让我开悟;如果上天不垂怜我,我就坐死在这儿得了。
这就是我最后的地方了,我哪儿也不去了,我也不修这苦行了,啥行也不修了,什么这个观想、那个观想,这个咒语、那个咒语,都不修了,我都是要死的人了,我就在这儿得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他开悟了。
佛陀最后的开悟是什么导致的?为什么开悟了?因为他无为了。不仅是身体不做,心灵也不做了,全部停止了,休息了,超越了。
都要死的人了,还能干什么呢?他什么都不干了,他连饭都懒得吃了,连呼吸都懒得呼吸了,反正是要死的人了,多呼吸一口、少呼吸一口其实也没啥分别,就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他进入到了彻底的无为之中,佛性彻底开显了,他成佛了,成了一个觉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