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森田疗法3》5.14
6:10起床,起床后洗漱时发现自己的嘴唇是乌紫色的,会有一种累累的感觉。整个晚上睡眠感觉还可以,貌似做了很多的梦。
7:00 吃早餐,豆浆+油条,以往都是习惯性的吃米粉,今天突然想吃清淡一点的,想了一下,就去一家比较不错的豆浆油条店。清淡的口味,让自己比较舒服。慢慢的,好像自己的知觉回来了,开始能感受到自己想要什么了。最近学习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几个字,应该就是森田疗法最核心的八字箴言吧。顺从当下的心做一些当下想要做的事,而不是“应该主义”,我应该怎么样。人首先要学会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他人。
8:00 来到了榕湖中间,暖暖的太阳打在身上,觉得应该锻炼,又想要看道德经。于是听从身体的感觉,此刻,我更想坐着,于是打开道德经,慢慢的读了起来。打开书,应该从第一页读起,发现自己没有读的感觉,更像是在完成任务。于是,从中间开始读起,刚开始不知道什么内容,后面越读越有意思,越来越觉得里面含有丰富的智慧和道理。很多以前想不到的,想不通的好像都可以从中明白过来,即便不能明白,好像也可以照着自己所想所做的去做。
9:00 图书馆开馆了,找了一个好位置,开始静静的读书和学习。这里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宁静。
(1)神经质的性格特点: 自我反省性、执拗、强烈的追求欲和担心。
(2)不管多么痛苦的磨炼,只要能忍耐住,习惯了以后便不会再有这种感受了。
(3)焦虑与欲望占了同等比例,欲望越大焦虑越强,焦虑的根源,一面是死的恐怖,另一面是生的欲望。 “有欲望的地方一定伴随着焦虑”,欲望从情感的角度来看,既有焦虑,也有喜悦。把苦和乐很微妙地掺和在一起,去帮助实现欲望。
一、行动的原则
1、当面临困难,感到焦虑、困惑时的检查要点
(1)问题是什么
(2)原因在哪里
(3)有什么解决办法?
(4)对自己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5)一旦选好后,立即行动。
2、最初的行动,总是伴随着焦虑 ——“焦虑是为安心做的准备”。
3、行动的习惯——“无论喜欢与否,动手做该做的事”。
4、行动、情绪是波动的。
5、对于我们来说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选择非常重要。
6、百分之百正确的行动是不可能的。
7、彻底与自寻烦恼决裂——“如果因为担心而没法做任何事,这便成为没用的自寻烦恼”。
8、休息不是工作的借宿,而是一种转换工作的方式。——“随着变换不同的工作,来换取休息”
9、无异议的言谈只能使行动迟缓,增加朋友的烦恼。——“把没有用的话,无休止地说给对方听”
10、理想是将崇高的目标细节化,是在小的成功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东西。
“实践的目标尽量从身边的,容易做的事开始,然后再制订一个较高的目标,尽量避免失败的重复。随着细微的努力和成功的积累,慢慢地朝向目标接近的同时,也会增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11、当行动是产生性、建设性和奉献性的行为时,对自我及他人都是有利的。
——“神经质烦恼时”,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行事,将自己的症状放在一边,多从别人的立场出发着想。
12、行动应该是不断地赋予创造性的
“行动应该是来自心灵的愿望,是一件郑重其事的事。”我们重视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即是尊重我们的生命。虽说我们发现生命的价值在于行动,然而对每个人来说采取完全同样的行动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人们的创造来自于行动,那么我们就不能不对我们的行动负责。而且,在创造性行动的同时,能品尝到酸甜苦辣,也就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二、顺应自然
1、何为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被动,以一个是主动。被动接受现有的症状,如焦虑情绪等。主动责任看到焦虑背后“生的欲望”然后主动的朝着它去行动。
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焦虑上后,便不能把目光转向自己本来的欲望上去,建设性的行动就成为一种不可能的事了。在充分认识到焦虑背后一定有欲望后再行动,这是森田疗法的关键,顺应自然的根本。
顺应自然以主动的一面为主,随着好的实践自然而然地使被动的一面得以消失。顺应自然并非单纯的忍耐,在症状存在的同时,做日常生活中应做的事、应有的行动和时间,一点一点地积累,这是顺应自然的关键。
2、从情绪本位到目的本位
(1)何为情绪本位 这是一种与顺应自然相反的态度。这种态度只把情绪、症状作为问题,与症状恶化直接相关。这种负性实践使显示生活倒退。
比如说,我害怕去追讨别人欠我的钱,或者害怕去参加重要的聊天或会议。就会回避这件事情,尽量拖延自己不去做。我被我的情绪拉着走,我更加在乎是我的情绪感受。
(2)何为目的本位 这是一种顺从事物的发展规律,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行动的态度。“顺应自然”是实践的关键。这时,注意要点是:
*实践是有目的的,并非是为了治好症状。
*制订行动方针、评价行动准则时,不能随症状、情绪而变。
*正确认识现实中存在的东西,重要的,该做的事。
*只要注重现实,便能接触被束缚。
*理论——生活实践——经验——总结——理论。 知行合一
“不要把症状看做一件中心事,而应该从自己所处的现实出发,做真正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去想用什么办法逃避会议,而应主动地去考虑会议的重要性。”
【实践案例】
中午,去吃午餐,因为早上的饺子还没有吃完,打包好带了出来。于是中午就在附近的一家店里要了一碗豆浆。豁免觉得饺子有点无味,于是想弄点辣椒酱和醋来吃。但是我很不好意思,因为并没有在店里买饺子包子之类的。于是就去店里找碟子准备装一点酱料,其实内心是有忐忑的。觉得会很不好意思。当店长看我东张西望询问我需要点什么的时候,我不好意思的说:“没有”。于是就跑掉了。我回到座位本想继续这样吃饺子。后面想想,我是不是就是在跟着情绪在走呢。被一种害怕和恐惧的情绪带走了。于是我想着上面的方法思考,我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要一点点辣椒酱和醋。很过分吗,没有。毕竟我点了一杯豆浆。如果我什么都没有点,可能有点说不过去,但我毕竟点了一杯豆浆不是吗?以前我会想,我想我内心有恐惧了,我要打破它。就是陷入到情绪本位里面,当我看到了我需要辣椒酱的这个需求的时候,我把自己调整成目的本位。我的目的本位就是我去要一碟辣椒酱就好了。于是我就带着一点点的不好意思和害怕,自己去拿了碟子,然后装了一点辣椒酱和醋。当我完成以后,我感觉好很多了。这是一点点小小的成绩。是对顺其自然的主动性做出的改变。
所以,今后我对事情或者行动有恐惧的时候,我就用这个方法,告诉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需求是什么。我要目的和需求,进而减少自己情绪方面的关注。顺其自然,就是自然地接受焦虑、恐怖、症状,做应该做的事。
我们总是把症状做为实现自己欲望的障碍,所以想除去它。然而,让症状这个障碍物顺其自然地存在,我们仍去实现我们本来的欲望,症状便会自然地远离我们而去。为了实现我们本来的欲望,我们须设定实践的目标,要订立每天的实践措施去达到这个目标。随着我们自己的行动,亲身体验状况存在的同时,我们仍能很好地行动。
实践措施的要点:
(1)一定要把行动这件事放在心上,即使存在不愿意情绪也得行动。
(2)不要把完美主义带进实践中来。不要因为没把握就放弃,要把目光放在成功的基点上,在这个基础上坚持做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
(3)一个月检查一次实践结果,如果没有做到,不要归咎于症状。仔细考虑为什么没有做到,是否措施不得当,或是方向有偏差。
(4)当重新评价措施时,如果措施不得当,那么重新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如果已经成了习惯性的,就换一个新的方式去挑战。坚持做下去,与过去相比会有很大变化。
(5)以前是通过症状认识自己。现在,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地看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进步了。
(6)对神经质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向新的课题挑战。它可以使现实生活进步,症状后退。
只要用森田理论去知道自己的行动个,就不会感到被束缚了,这是先辈用事实证明了的。当一个人一旦从被束缚状态下解放出来,身心会轻松愉快,生活会更有意义,更丰富多彩。由此可见,森田理论是神经质症患者自我解放、自我完善的好方法。
森田疗法的精髓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目的本位,纯洁的新,这些理论是很抽象的、很难理解的,必须身体力行体验它才能真正领悟。
森田疗法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疗法,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帮助我们调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享受自然和人生的赐予,丰富我们的体验,使我们更加珍爱生命,珍惜幸福。
治疗抑郁,最好搬到自己喜欢的城市住一段时间。
19:00 回到家
20:00 和Sharon看《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