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反向塑造了吗?
前新东方名师李笑来在《七年就是一辈子》中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反向塑造”。他在其中写到:
人是很容易被“ 反向塑造 ”的。千万要小心自己被反向塑造成你原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不是空话,这也不应该只被肤浅地理解。
根据他的观察,得出了一个叫我心惊肉跳的结论:
很多的时候,其实是那些学生在塑造老师。
因为我也算是半个老师,所以真的遇到过他所说的情况。
给一些“学渣”上课确实不需要太过认真的备课,因为即便认真备课了,准备好的内容可能也派不上用场。久而久之,就被反向塑造成了不想备课的老师。
这就是反向塑造的威力,我明明知道它的存在,却还是会被它反向塑造。
真的,它的力量有时真的太过强大了,强大到了我们尽管已经意识到正在被它反向塑造,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发生,最终被它全部吞噬,片甲不留。
只有那些有勇气,有策略的人才能与这股强大的力量相抗衡。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反向塑造的力量,比如:
1.因为被坏人伤害了,所以也去伤害别人。
2.因为被骗子调包了真钞,所以为了减少损失而去使用假钞。
3.因为公司的制度有漏洞,所以被反向塑造成爱钻空子、爱占便宜的员工。
一口气我就又举了三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相信你在生活中也曾或多或少地遇到过。
会下棋的人都知道,如果经常跟臭棋篓子下棋,那棋艺不仅不会长进,而且还会退步。
猪圈难养千里马,盆栽难出万年松。
人,要么改变环境,要么被环境所改变。
因为底子差基础弱,所以不愿等待;
因为不甘心气不过,所以破罐破摔;
因为心态差能力弱,所以怨天尤人;
这些通通都是懦夫的选择。
李笑来老师在文章的末尾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有的时候,无法远离,那就要通过挣扎,时常认真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被反向塑造成意外地不好的样子,哪怕有一点点倾向,都要赶紧矫正, 对自己决不手软才对。
谁都明白,对自己决不手软是需要勇气的,且需要巨大的勇气,而勇气是唯一不可伪造的美德。
塔勒布在《非对称风险》中提到:
如果一个人不奉行自己宣扬的美德,那么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显然,我在“大势宣扬”这种美德,那是因为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拥有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