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聚会致辞

2024-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朱玉林

推荐一篇聚会致辞

朱玉林

这篇致辞写得好,推荐给朋友。

各位战友,各位军嫂,大家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原铁道兵二十五团岐山籍老战友在这里隆重聚会,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庆祝我们参加铁道兵入伍五十周年。

值此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作为一名曾经的铁道兵老战士,受这次活动组织者几名战友的推荐,向聚会活动作致辞,向从四面八方光临这次联谊活动的各位老战友,各位军嫂表示崇高的敬意,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五十年匆匆过去,弹指一挥间。

从走进铁道兵军营至今,半个世纪的悠悠长河,我们始终有一个梦,这就是军旅梦。我们始终有一个情结,这就是铁道兵情结。

我们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一种精神,这就是铁道兵精神。

这是一场不会醒不愿醒的梦,这是一种不能割舍的情结,这是足以让我们终生刻骨铭心的珍贵记忆。

弃笔从戎去,报国圆梦想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是这首歌,沁骨入髓,引领我们从黄土高坡出发,去寻找报国之路,去实现人生价值。

是这首歌,使我们从18岁的热血青年,一直唱到古稀之年,一唱就是五十个春秋,唱得我们心潮澎湃,唱得我们岁岁年轻。

是这首歌,唱出了铁道兵辉煌的足迹,唱出了铁道兵战火中凝练的精神,越唱感情越深越真。

是这首歌,把满腔激情在优美的旋律中点燃,使远大的理想和浪漫主义在伟大实践中扎根。

至今,一听见这首歌,眼眶就会湿润,一唱起这首歌,热血就会沸腾。

当兵前,最羡慕的是那一身绿军装,那一顶黄军帽,那一只军挎包,解放军战士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当我们如愿以偿穿上军装扛起枪,成为一名铁道兵战士的时候,成真的美梦使我们激动万分。

这一身军装,这一颗镶嵌在帽檐之上的红五星、这两面时刻飘扬在领口的革命红旗,使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无比荣光、无比振奋。从那时起,鲜血染红的领章帽徽就时刻在我们的心中闪光,时刻照亮着我们的人生征程。

当我们第一次远离家乡,坐上闷罐车厢,踏上前往军营、前往西部的这片土地,当我跨过陇东大地、河西走廊,越过茫茫戈壁时,映入眼帘的是那极目的荒凉和遥远,但我们的车厢却一路燃烧着奔放的激情,流淌着如潮的歌声。

当到达新疆重镇吐鲁番车站的时候,十级大风、弥漫天际的飞沙,是迎接我们这些热血男儿的见面礼,但我们心中却有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决心。

当我们换乘敞篷汽车向天山深处挺进的途中,听到的是隆隆的开山炮声和湍急奔腾的河水声,看到的是火热的施工场面,那镌刻在天山额头的“一定要搞活天山”、“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等豪言壮语,更使我们感到了肩上的重任。

铁道兵第五师廿五团,南疆铁路,天山深处,阿拉沟。是这里,驻留了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烙下了最深刻的人生印痕。

忘不了新兵集训的日子。清晨我们打破坚冰取水洗漱,白天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里训练,夜晚在通铺上隔窗数着星星。

那一个个纯真朴实的娃娃脸,那一排排由曲到直的队型,那一组组抑扬顿挫的口令,那一声声紧急集合的哨声,那一曲曲嘹亮清脆的号音,至今犹在眼前耳鬓。

在这里,稚嫩的学生腔发出了血性的吼声。

在这里,孱弱的幼苗磨练出肩挑天下的体能。

在这里,初生的牛犊被锻造打磨,成为一个个承载未来的英雄。在这里,我们成为合格的铁道兵战士,一个合格的兵。

忘不了我的老团长、老营长、老连长、老排长、老班长。

在他们身边的日日夜夜,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军人、一个个铁道兵战士的浩然正气,看到了那一股不熄的火焰和精神。

在部队的训练场地上,在沿线上百公里的桥隧路基,在最危急的时刻,最危险的关头,总是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那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大无畏精神,正是千万铁道兵官兵闪光的缩影。

忘不了施工连队的战友。一个工班下来,双耳被风枪震得听不见声音,全身都是岩石的粉尘,只能看到一排洁白的牙齿和闪动的眼睛。

战友们,是在用接近原始的施工手段,在极其恶劣的施工环境中,用自己的双手双肩,用不垮塌的信念,在创造着也创造出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

许许多多的战友,自当上铁道兵,三年没有离开部队,三年没有走出过天山,三年没有离开施工现场,甚至都没有机会去一趟城市、坐上一趟客车。

他们坐着闷罐货车而来,又坐着它复员返乡。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忘不了逝去的英灵。在天山深处,在南疆铁路沿线,矗立着一座座烈士陵园,我们许多年青的铁道兵战友的亡灵就长眠在这里。

他们,不曾战场马革裹尸还,却留忠骨在异乡的土地。是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铸造了铁道兵的辉煌。

是他们的鲜血把战旗染得更加嫣红。

值得烈士们欣慰的是,他们能够日夜守望着用自己鲜血和生命铸造而成的这条大动脉,并目视着这条巨龙在不断向前延伸,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目送着呼啸奔驰的列车同新时代一起腾飞。

然而,他们的居所至今竟然这样简陋。

忘不了我们的军营,军装和军旗。五十年过去了,我们埋藏在心底的那一份特殊感情没有褪色。

当我们看到军人,就有一种亲情。当看到哨兵林立的军营,就有跨入其中的冲动。

当看到部队在训练,就想一展身手。

当看到三军在抗震救灾中的伟大壮举,就有一种骄傲油然而生。每到八月一日,就觉得又回到了军旗下,又回到了军营。

是的,铁道兵已经载入了史册,所有的丰功伟绩已被岁月见证。

从辽沈战役的炮火硝烟,到朝鲜战场上筑起的钢铁运输线,从崇山峻岭的万千沟壑,到两度入越作战,从战争年代的高奏凯歌到祖国经济建设中的不朽功勋,这些虽然已成为历史,却时刻闪耀着栩栩之光。

看如今,我们这支为道路而诞生的队伍,这支“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前无险阻”、的铁军,虽然已经脱去戎装,但军魂犹在,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

作为铁道兵身后来者的中国铁建,已经以巨笔绘出了一幅慷慨奋进的时代画卷。

虽然共和国的交通大道上,再也看不到“亥”字号的汽车奔驰,但一代代战友用汗水、鲜血、青春年华谱写的辉煌与日月共存。

是的,历史长河有铁道兵,我们人生长河里有铁道兵战士的光荣,我们曾经是一名铁道兵,这足够让我们骄傲一生。

今天,在第97个“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再次欢聚一堂,共忆军营往事、共叙战友情怀。

此时此刻,看到一张张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千言万语说不尽久别的思念,万语千言表达不出激动的心情。

再次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各位战友们向此次聚会的筹办人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他们为这次聚会忙前忙后,辛勤付出。

同时,向远道而来的最亲爱的战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这个特殊的“八一”节献上咱们老兵们的一份最真挚的祝福!

回首往事,我们共同走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50年前,我们怀揣着军人的梦想,从周文化发祥的西岐大地汇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退役后,虽然我们天各一方,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我们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带入了地方,感染了他人。

虽然我们工作生活有变动,可我们的军人本色没有变,军人的豪爽性格没有变,用军人敢于挑战、敢于拼搏、敢于争第一的特有精神,闯出了一条又一条闪光的道路。

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和关怀。

今天,我们再次欢聚一堂,畅叙战友情,必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彼此的友谊。

这里我想说:我们是战友、是兄弟、还是亲人。尽管现在各自忙于工作、劳于家事,相互间联系少了,但绿色军营结成的友情没有随风而去,已沉淀为酒,每每启封总是回味无穷。

我最亲爱的战友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你我彼此的关怀;无论沧桑如何变换,改变不了的还是你我彼此的牵挂。

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我们继续多联系、勤沟通、常走动。

在这里我还要说的,今天的社会很美满,也很幸福。但具不完全统计,我们当年岐山籍战友640多名,现在已经离世的多达百名以上,就我们原北郭乡三十多名战友已有五位离开了我们,我们连队当年岐山兵有十三名,也已有五位已经离世,说实话我们活着真好。

在这里我提议为咱们离世的战友在各自心中表示哀悼。

追忆逝水年华,难得今日一聚。五十年的岁月匆匆而过,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都已年逾古稀,我们为铁道兵战士这一光荣称号而自豪,而骄傲。

虽然近黄昏,但夕阳无限好,我们铁道兵的军魂永远不散,铁道兵战士的本色永远不褪。

我祝愿各位老战友,不忘辉煌的过去,不忘战友情结,常联系,多相聚,多保重,健康快乐,幸福永远。

最后,祝愿各位战友平安健康,家庭幸福美满,事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