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

一、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有四个要素:
1.解读教材,把握整体(解读教材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理解每个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不可过快过急,学习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二年级是低段,三四年级是中段,五六年级是高段,每个学段都有自己相应的目标,要按照课标来让学生慢慢掌握,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反之还会有更多反效果。)

2.分析学情,制定目标(学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目标、前概念及以什么样的状态来接受学习等等,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在老师举例介绍的教科版一二年级的那两节科学课上,老师对于学情分析及如何根据学情制定目标,展示得淋漓尽致。)
3.设计教学,课堂实施(课堂的实施是一节课的精髓所在,不管教学设计做得多好,没有在课上实在也是没有用处的。在课堂设计中,不仅要根据学情及教学目标设计,还有一点不能忘记,那就是学生。要预设课上会出现的情况及要具有课堂机智,灵活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让教学设计服务于课堂实施过程。教学过程中还要会灵活变通,学会应用身边有的材料,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4.课后反思,不断提炼(课堂是在不断的磨炼中才会有提升的。)
二、上好一堂课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性质:在新课标中指出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实践性强,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少采用教授法,要做到少讲多探究。同时要爆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完全可以延伸带课外,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课程设计思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的学是最重要的,教师的教要围绕学生的学。
4.课程目标: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来实施教学的,内容涵盖四个维度目标。
在教学中怎么去做注重的是方法的指导,注意什么注重的是养成科学实验严谨的态度。我们要注重方法的指导,采用鼓励策略,以学生为主,最终研讨达成共识。通过学习,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