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一起写吧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17643/ee952a089ee2212e.jpg)
从参加教育行走写作到现在已有十个月之久,还有几天就够300天了。2021年8月的教育行走夏令营活动,给我们精神的洗礼以及对我们现在生活教育的影响,都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这可能就是学习共同体的力量吧,参加教育行走写作,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鼓励自己,让每天的写作变得有意义,让每天都过得有意义。
一、让写作成为习惯
从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活动中认识了蒋铭国老师,或者说只是在一个群当中,谈不上认识,只是知道名字罢了,可能是优秀的人自带光芒,让我注意到了他,后来蒋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个挑战“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打卡的二维码,我就参加了,后续又参加了线上的一系列活动,担任主持人,并且担任了二群的组织委员,也进行了线上的分享活动。每一次的活动对自己来说都是挑战。直到现在,每天的小打卡,蒋老师都会给我点赞,非常地感谢,感觉被人关注,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还记得在那段时间里,刘霞辉老师带领大家举行了Ted线上分享活动,每一个周六的晚上,会有一个教育主题,有三位老师进行分享,有一位嘉宾进行点评。想一想,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怎么可能就在有活动的时候积极参与,如果没有读书的沉淀,怎么可能为大家分享几千字的文稿呢?每位进行分享的老师都是爱好写作的,所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腹有诗书才能气自华,才能够具有文化的底蕴。
参加挑战写作,我觉得写什么不重要,关键要写,如果有特殊的事情,就去记录一下,其实平平常常的,也能够在文字当中流露出真情。如果实在没有什么记录的,那么就去看一看书,张老师的书也买了好几本,也写了一些读书笔记。看一看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书,看一看关于历史的书籍。书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有话说了,当你知识储备量比较多的时候,也能够站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我的每月主题打卡有8次被评为精华文章,感觉真的是很大的收获。我不仅自己在写,也在班级发起21天挑战写作打卡活动,第二季已经完美收官,我会给同学们每天的精品文点评,还把每一季的精品文制作成电子画册,给同学留念。我想要作一名有影响力的老师,就从身边能够影响到的人开始吧!也许我们在某一瞬间给孩子点亮一盏心灯,但是对他们来说可能会受益终生。
二、相信相信的力量
有人说我们要相信光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可能就是自我效能。也许我不知道我的写作会带给我什么,但是我期待它从量变到质变,就在去年11月份,教育信息化提升2.0的工程启动,我们学校所有的人都在忙忙碌碌地提交作业。最初,我为自己选的三个微能力点,去翻看各种的资料参考,所以我提交自己的微能力作业用了很久的时间。我在学校里边,既不是2.0提升工程的小组组长,也不是其中的技术指导人员,可是有一天学校的主任找到我,让我和他一起准备汇报2.0信息化的案例。那是榆树市的线上会议,每个学校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准备的时间只有一天半,因为当时主任没有给我看文件的要求,就让我自己准备,所以我的案例分享有点拔高,用指导人员的话来说,有点类似于开会培训,不像是一个基础教师能达到的层次。但是每个学校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和主任进行了分享,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挑战,不管结果如何,毕竟我是敢于参与了,这可能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在冥冥之中帮助我吧。也许有的人只看到了,为什么会让我去进行分享,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到我无数个忙忙碌碌的深夜呢?也许能够被挑选出来进行分享,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每一份的辛苦付出都一定不会被辜负的。当时主任找我的时候,我只是有些许的犹豫,就接下来这个任务。因为机会与责任并存,如果这次你不接,那么下一次领导就不会找你,如果你觉得不行,那么领导就认为你,真的不行。今年五月份,学校汇报信息技术提升2.0工程,我的微课被报送为优秀案例。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
参加了“教育行走,一起写吧”,在许多的伙伴们的简书当中,能够看出日常教学的一些点点滴滴,比如教育机智,教学设计,听课,评课等。并且会有许多的教师大咖为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更是让我们备受启迪。目前我们学校正在努力推广2.0信息教育提升工程,可以说也是构建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2022年的线上教学,也许都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但是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次信息技术再次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我只是一名村小的老师,因为我的孩子和我的班级都是六年级,因为我俩讲课和听课起冲突, 所以我想把自己班级的孩子挂在孩子班级的名下,可是当孩子的班主任邀请我讲语文课的时候,我便欣然接受了。 就在线上授课的第二周学校领导就来听课,我准备了两天的那节课——《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来还参加榆树市的线上教学比赛,还进入了复赛。线上的培训学习,我总是如约而至,当然为了交每天的打卡作业,我也会写一些培育记录,有一次,我的同学就在我们同学群里说,在百度里找到了我的听课记录,我知道那是我简书发布的结果,这也是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各自成长的结果。
四、来日方长
在TED分享活动当中,我当时的目标是简书文字达到100万,但是到目前为止,才只有70万字。每天码字500,我是努力争取达到1000字,有人说在100万字之前都是心中的碎碎念,但是能够坚持这100万字的碎碎念,我觉得也是一件比较令人欣慰的事情。因为坚持和素养是学习成功的两大要素。但是能够坚持,就是最好的素养。坚持就是成功最基本的要求,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简单的事情坚持下去,相信相信的力量,未来一定不会亏待你。我因为教育2.0信息提升的工作还有线上教学,错过了很多的学习机会,但是只要学,就永远不会晚的。把我们的事情分割成一段,一段地去完成。既不为难自己,也不轻易放弃,这可能就是作为一个教师,最良好的心态吧!
五、关于家庭教育
每一个教师她不单纯只是一个教师,她还是一个家庭的一份子。在张老师分享的点点滴滴当中,我觉得他是非常看重教师家庭孩子教育的这一块。每一个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成为家长的痛点所在。我不愿意接受孩子的平庸,孩子也非常反感我的唠叨和墨迹,我在努力地学习各种的教育理论,企图影响他,可是他却为我的付出视而不见。不愿看到孩子平庸,这一点可能是我心中最大的痛点。一个孩子,他不喜欢写字,所以我可能会让他多读书,可能会多尝试与他进行交流,因为不甘心接受孩子的平庸,所以让我变得异常的焦虑。我在努力改善这个毛病,张老师的教育点点滴滴,也是让自己先做出最大的改变,然后再去影响孩子。毕竟有人说,如果连你自己的孩子你都教不好,你怎么有资格去教别人的孩子?努力做好自己,再去影响孩子,接收孩子的一切,因为孩子是用来陪伴的,而不是实现你的目标的工具。很遗憾没有勇气参加读书分享和课程学习,我还需要继续修炼,让自己变强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17643/e43bcf1d351f1b2d.jpg)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在教学中努力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有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因为所有的东西到了最后,能够留存在学生生命当中的只有素质,万物最终还要归于本质的。随着课改的到来,以德育人,实现核心素养,如何教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给我们很多的教师又提出了要求。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相信只要坚持,只要决心去做,每一份辛勤付出都一定不会被辜负!感谢教育行走的平台,读书是输入,写作才是有效的输出,只有参与进来,才是真正的成长。第二季打卡挑战300天完美收官,期待下一季挑战开始,我还会一如既往的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