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千夫所指的高僧胖子,得不到世人的原谅
这是智先生的第17篇原创文章
最近,少林寺举办了首届无遮大会,释永信露面了。这一次,他的脸色一如既往地平静,正如面对众生的诋毁时,毫无波澜。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以往所有对释永信本人的质疑,在权威报告出炉后,一切都尘埃落定,虽然姗姗来迟,总算还了他清白:
涉释永信被举报经济等相关问题终有结果,调查组逐一作了回应:释永信一无经济问题;二无男女问题;唯一的瑕疵是曾经有过双户口,但这也早已注销了。
然而广大群众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毕竟长期以来被媒体刻意地灌输观念,导致释永信黑化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一时之间难以扭转过来。
试想一下,当包二奶、开豪车、贪污和上市等劲爆词汇和少林寺方丈联系起来时,不仅成为媒体界的饕餮盛宴,也是众人在酒桌上的最好谈资之一,因此大家都不肯放过这个胖子。
对于深信相由心生的广大群众来说,释永信大腹便便的模样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就像电影里的黑社会形象,两者十分的般配。因此他们笃信,释永信的能量太大,能左右媒体和政府,摆平一切丑闻。
这也让崇尚阴谋论的网友不断脑补各种剧情,如果释永信是一个标准的阳光帅哥形象,广大群众或许会选择原谅他,可惜释永信不是。
究其根本,大家都喜欢电视剧里眉清目秀的和尚模样,即便是长者也应该是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一辈子过着清贫的日子,最好布鞋上能破几个洞,缝缝补补,还可以穿9年那种。
十年前,“了原居士”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文,标题为《同为出家人:大悲寺和少林寺的对比》,文章认为大悲寺的僧人遵守托钵乞食、穿百衲衣和日中一食等遵戒行为,是正宗的佛门典范。
反观过度商业化和庸俗化的少林寺,充满着暴发户的奢华和轻浮,玷污了少林寺的声誉,罪魁祸首直指释永信,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引起社会强烈的共鸣。
若按照“了原居士”的逻辑,少林寺就应当隐世不出,遵守佛戒,过着苦行僧的日子。那可以肯定,时至今日的少林寺将不复存在,成为依靠政府和纳税人供养的弱势群体。而少林寺的商标,也只能沦为韩日的一部分。
早在2002年,日本商标事务所就和少林寺进行交涉,递交了一份日本国内注册“少林”、“少林寺”等272项相关商标的报告,并善意地提醒:“你们再不行动,这个世界都快搞不明白谁才是正宗的少林寺、少林文化继承人了。”
少林寺在中国历经了1500年的传承,却不能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合法使用“少林寺”三个字,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因此,少林寺需要管理,需要创收才能生存发展,这是释永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少林寺火腿肠”的侵权广告开始,侵害少林寺名誉权的案例逐渐增多,少林寺被迫裹挟进商业化的浪潮中,随即主动出击,积极捍卫少林寺的名誉,并成立了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
近年来,少林寺的商业版图还在不断扩张,开始伸向医药、电子商务、出版等众多领域。在释永信的主持下,少林寺已形成一个以宗教、武术、传统文化为核心,包含旅游、商业、地产开发、教育培训等在内的庞杂产业链。
但是烦恼也接踵而来,少林寺作为一块罕有的大肥肉,登封政府把少林寺当成摇钱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新闻了,如门票征收、摊贩铺位征收等,收获颇丰。而这一切都打着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名头去征收,有钱自己拿走,锅却让方丈来背。时至如今,登封市仍有许多武术学校打着少林寺的名号去招生,各种招摇混骗更是不胜其数了。
反正那群人的逻辑认为,释永信是一个得道高僧嘛,学佛之人本应有海纳百川的肚量,能忍受着世人言语和诋毁,也无需担忧会被告上法庭。在现实之中,释永信也确实做到了,面对着千夫所指,他不辩解,不回应,正是“大肚能容,容天下事”的典范。
为了保持少林寺的独立运作,避免沦为权贵的圈钱机器,释永信坚决避免地方政府染指寺庙,并公开反对门票涨价,甚至一度想取消门票。后来他直接阻止了少林寺上市的荒诞举动,得罪了不少人,将矛盾彻底公开化,于是媒体开始黑他了。
十几年光阴,释永信一直活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为了找出释永信嫖娼的证据,有人甚至在他的卧室装了摄像头,死亡威胁也时刻笼罩在释永信的头顶上,因为他得罪的人太多了。
少林寺在释永信的带领下,既没有欺世盗名去骗钱乞讨,也没有强迫众生去信仰充值,每年还给政府带来了可观的财政税收,并且提议宗教财产权国有化,这些看得见功劳,人们视而不见,那些捕风捉影的谣言,人们乐意去相信。
我从来不会给少林寺打上神圣的禅宗祖庭标签,因为少林寺不是一个清修道场,而是一个弘扬佛教文化的世俗场所。
佛教主张“四大皆空”,也发愿佛光普照,这就需要教义的通俗化、教众的世俗化,以及宗教的产业化。早在1987年8月,行正法师圆寂前夕,将法卷和衣钵授予释永信,叮嘱道:“平时多盖些房,多存些粮,一定要想法恢复少林寺的鼎盛。”
在历史上,历代高僧也需要和帝皇将相打交道,以求得朝廷和官府的认可,才能保存流派的生存,进而发扬光大。
隐世高人可以潇洒自在,来去如风,只需管好自己即可,而寺庙却要管理一整个僧团班子的吃喝穿着,处理各种复杂的宗教关系,势必不能和社会脱节。若每天躲在深山老林念经颂佛,佛教早就灭亡了。
若释永信坚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宗旨,只顾着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承担应有的责任,虽然能保存名望,恐怕少林寺已经在历史之中颓然,不复往昔盛况。
但凡任何的传统文化或者国学文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与时俱进,弘扬光大。也因此,社会上给这种变化美其名曰“改革”、“改进”等名头,是合理的。然而以无神论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对穆斯林的世俗化改革能理解,却对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横加指责。
就事论事是我一向的风格,在过去几十年的光阴里,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明眼人都能明白,不能因为别人肚量好就能肆意地抹黑,否则是非黑白将淹没社会良知,这可是“业障”,是一种难以消除的罪孽。
有人会说无风不起浪,既然有那么多捕风捉影的新闻和消息,有那么多人说释永信功过,那他肯定就有问题。
事实上,三人成虎早已成为当今社会谣言的代名词,很多冤假错案就是诞生于这样一群喊着“无风不起浪”的人嘴里。
在1962年,符福山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文昌县梅桂山小学任教,负责学校的文艺、思想宣传。但在1973年,他却被称奸污了三名女生,而这三名女生的动机很单纯,是为了获得推荐上高中的资格。
对于释永信,有人想引经据典从佛门戒律去批判他,也有人想从面相和坐姿去评论,更有人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去断论,如今无一例外都哑口无言了。
我在网上还看到一名公开质疑的网友,最后他实在不知道如何辩驳了,只好抛下最后一个问题:既然如此,那为何他那么胖?
我在这里替他解答吧:因为肥胖的人都有原罪,所以释永信发胖,就是有原罪。
这个回答,满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