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好好说话

2021-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華晟

我家小宝快10个月了,现在会一点“爸爸、妈妈”的发音了,还不清楚。经常听到小宝咿呀咿呀的叫,感觉就是他要跟你说些什么,奈何我的“婴语十级”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听不懂说什么,我挺着急的。

有时候就会想,如果小宝会说话了,以后我怎么跟他交流呢?会不会忍不住吵他,凶他,哈哈,我觉得这会打保证可能太早,因为很多人都说,“等他能跑能说了有你好受的”。我好像是有点吓到了,对自己不是很拖地,但是我是准备做一个不打不骂不吼孩子的爸爸的,虽然不敢保证,但是我会努力的。我也知道,努力需要学习,要知道更多的科学育儿方法,这样小宝才会跟他正常的发展水平保持同步,不会心急如焚、被他气炸。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过: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要学会规避掉一些误区,学会好好说话,孩子才愿意向我们敞开心门。

一是爱说反话。在生活中,当孩子犯错时,不用陈述句,喜欢用“反问”来沟通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他们的本意,也许为了鞭策孩子,但这种带有种讽刺、斥责的话,其实对孩子的伤害极大。

年龄小的孩子,会被父母截然相反的语句和态度所迷惑,无法理解父母真正的想法。

久而久之,他们就无法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会好好说话。

而对已经明白事理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反话,是一种否定,是一种打压,更是一种伤害。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那些不愿意和父母说话的孩子,不是无话可说,只是在逃避伤害。

二是爱发命令。其实父母的出发点并没有错,但是态度上的压迫感,反而让效果打了折扣。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对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时才用。

要知道,再小的孩子,也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同。

少命令,多建议,好好说话,才是亲子间沟通和教育的前提。

三是无效沟通。我们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从来只聊自己想听、想说的内容,但孩子想说什么,我们知道吗?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无关回应」,指的是,得到的回应和自己的期望无法接轨。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永远也得不到理解和回应。

每一次聊天,都是鸡同鸭讲,无效沟通。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后,他们自然就闭上了嘴巴,选择沉默。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门外徘徊,他们没有找到钥匙,却怪孩子难以沟通。

我们每天都在和孩子说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和孩子说话。

这项修行,没有什么刻意的方式和技巧。

只要有爱,有理解和共情,孩子就不会和我们无话可说。

我想爱是有的,剩下的就是努力做到理解和共情,做一个和小宝无话不说的爸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