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国学与传统文化

《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七(上)

2019-06-15  本文已影响17人  苏漢泽

该篇「日」和「旦」似该换个顺序。「旦」篆文从一上承第六篇独立空间(界限),「日」为该篇篇目,因为该篇主旨为空间缺角相关。

该部宜为篇目,换个角度看,太阳像空间这个“大屋子”的屋顶缺了个洞,漏光出来。

象形

「旦」字甲金文从日从丁,甲骨文「丁」表示播种,所以甲金文「旦」字表示太阳初升。

篆文「旦」从日从一。篆文时代的中原人,基本知道东边是海,西边是高山,因此地平线代表东边,所以篆文「旦」与甲金文含义一致,但就构形而言,严格来说已经是互为异体。

倝/

该部常用字有「朝」:

《说文》将「朝」解释为“旦”,两字含义虽然也算接近,但还是有明显差别,「旦」为太阳已经升起,天已大明。但甲骨文「朝」字的太阳构件还在草丛中,其确切所指为天方破晓,而太阳未出。

「朝」字在青铜铭文中多与「夕」字连用,则明显含义与甲骨文保持一致,其中两例金文「朝」提示了其最初的造字构形:

这两个金文的右部构形,我认为是草叶子上的露水。估计周人认为甲骨文的「朝」字构形存在某种误解的可能。而朝露是代表破晓时光最好的存在。而因为朝露的存在,「朝」在金文中能引申为潮湿的潮。

但金文的这种构形没能保留,估计有点难懂,该含义最后由「潮」字表示。

而「朝」字,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归最初的甲骨文的构形,从日在艸中,从月。

至于篆文「朝」,其实是「倝」的异体,而「倝」被认为从旦从㫃。估计因为将“㫃”的左部拆解这种做法太另类,所以不被后人接受。

「㫃」甲骨文为独体字,金文分化出「旂」,更加明确表示旗帜飞扬之含义(而旗帜飘扬可引申“旗帜”含义,作为构件,「㫃」用的是“旗帜”义):

然而「旂」的构形,某种程度与金文「祈」重合:

于是后来另造「旗」表示旗帜,另造「旌」表示「㫃」的旗帜飞扬之义:

所部之「族」字,于个体而言,或许是非常重要的个体属性(虽然很多人对此没明显感受)。只是由于各种原因,造字含义很清晰的「族」字,在使用中变得模糊(家族、种族、宗族、部族等等),乃至后来新造“民族”一词。

民族是个外来翻译词,英文为nation。对此,我不大擅长,网上搜索到一个认为合适的解释:

Nation有国家之意,但更多的意思是作为政治性的民族。注意:不是种族,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意识(或者说认同)的人民(A People),有时候也翻译为国族。所以具有不同血缘、不同语言的人,有长期共同生活的历史和认同的,都可以被称为nation。Nationalism(民族主义)一词就是从此衍生。(其最早出处似乎就在知乎,参看:「国家」这个词在英文中视语境不同,State, Nation, Country的区别含义在哪里?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共同的)历史与认同。而且明确说明非血缘纽带的,不是种族。

其实,我们的「族」字,本身含义就是与英文的nation关键含义几乎一致:

「族」字从㫃从矢。「㫃」为(飘扬的)旗帜,对古人而言,最早的旗帜上面多为图腾一类的崇拜标志,作为构件,在「族」字中可引申为共同信仰(认同)。而构件「矢」在「族」字可表示箭矢所向,表示(共同的)敌人,而族群的敌人多为世仇,这就隐含了共同的历史这个特征。

可惜的是,后人多认为构件「矢」仅仅代表军人,进而认为「族」的本义为氏族、部族。然而,表示军队的,明明就有「旅」字:

不过,考察过往历史,当权者的武力(军事)含量,从原来的极少,发展到唐朝阶段的巅峰(唐中的军队带头造反乃至唐末的暴力执政),然后反身开始减少。这种武力曾一度代表政权的历史,导致人们理解「族」字的时候出现误解也是情有可原吧。

旗帜飘扬若有缺,是以归于该篇

「冥」从六,「六」构形本义房屋,因而「冥」为覆日如屋,表示昏暗无光。

关于「晶」,过去有人说的很明白了:

象形,月缺为常态,归于该篇宜然。

从又从肉(篆文作月)

朙(明)

综合「明」字从日和从囧(窗户)两种构形,「明」字本义为光亮。

象形,镂空的窗户,引申为光明,《文选·江淹·杂体诗·张廷尉》:「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

「夕」、「月」甲骨文同形已经是时人共识。两者起初皆为「夕」,构形为半月。后来分化,另加一点表示月亮,而半月构形的「夕」以引申义夜暮为本义,与“朝”相对。

月缺为常态,正合本篇“缺角”之基本主旨。凡从「月」相关,基本合于本篇。

时人以甲骨文构形从肉否定金文、篆文从夕,殊不知,重肉为多,仅在食物短缺的年代才能表意清晰,食物丰富的年代,人们追求的是长寿,所以重夕为多,以时日长也:

「毌」的甲骨文明显与构形复杂的金文呈互为异体的关系。

至于甲骨文「毌」何解,我们有提示:《释名·释首饰》说:“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因此,甲骨文「毌」是古代男子以饰物(多呈方形)束发,金文无「冠」,金文「毌」大致为“冠”的异体):

因此,所部「虜(虏)」字的构形本义,或许就不是《说文》所解释的“俘获”,而是“俘虏、战俘”:

「虜(虏)」从虍从毌从力。「毌」代表有地位的男子,该构件上有虎口,下为有力的手臂。该构形解释为“战俘”其实也有点勉强,可惜目前发现的相关古文构形不多,仅供参考吧。

𢎘*

该部所属常用字有「甬」与「函」,「甬」是「用」的分化字:

「甬」的构形为从水井打水的吊桶。其上部的构件是绑绳的孔洞或挂钩。

篆文「函」将甲金文「函」都倒矢状构件讹化为舌头,其上部构件与「甬」字的上部一样,都是表示绑绳的孔洞或挂钩。

所部其余两字,一个上下两“𢎘”构成,一个为「㽕」字,并见于典籍。然而后来皆写成「由」。《说文》亦谓「㽕」字古言“由”。

所以我大胆猜测,该部实际是「甬」与「函」(特别是因为「函」字的倒矢状构件讹变)两字篆文解析不合理产生的。

最佳理解或许作反「厶(以)」,含义为挂钩(挂环)。

𣐺/?

该部实际已弃用?

𠧪/

该部所属字有「栗」与「粟」:

栗子可谓果中有果,隶变从西,不算完全是讹变。而远看粟米穗,也像一个内有很多粟米的长囊(毛囊),某种程度也可视为“果中有果”:

因此,该部实际被「西」合并

「齐」字的甲骨文,我看是麦穗的局部(麦芒朝下):

甲骨文多喜用局部特征指代某物,而篆文则更倾向以整体特征指事。比如「竹」字的演变。

因此,《说文》对篆文「齐」的解析我想应该就是事实真相。只是隶化颇失其形,而楷化更不知所云了。反倒是现行「齐」字,倒是颇合甲金文「齐」的造字内涵。

简体「齐」字,似乎是一简才出现的构形,以我看,可理解为从文从介省。其构形来源疑为竖版印刷书页(或者还参考了「齐」字的甲金文构形):

如此,简体「齐」之构形可为文有介(界)而整齐。

齐整之下,多有屈就,归于该篇不亦宜乎?

(关于「朿」,第一篇中曾经做过解析,直接搬过来了)

目前主流看法认为,「朿」是「刺」的初文。但我认为,“朿”是“棘”的初文,“刺”则是“朿”的分化字或许更为妥当:

甲骨文“朿”从“巫”省(横写的工,表示时间持续),其构形表示一直都带刺的灌木。至商代,分化出特指“刺”的金文(见上图)。

篆文「片」之构形确实如《说文》所说为“半木”。但从「疒」及「妆」的演变看,甲骨文「片」的含义为床:

甲金文「鼎」,象形。篆文尝试构件化,我认为最佳的理解为从貝(贝),下部为两耳三足之表达。楷书在篆文基础上演变为从目,下部分离为更明晰的两耳三足之构形。

从目者,以示鼎乃众人瞩目之物。

若说甲骨文「克」还有异体干扰的话,金文「克」的构形就相对统一多了:

综合甲金文的主流构形,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克」之构形为某种油灯,更古老的考古实物我暂时无法找到,但我找到一种汉代陶灯,极可能是进化版的「克」:

因此,「克」之甲金文构形,极可能是一种壁灯。由于我们古代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结构的,所以像西方那样在墙上留个洞来插火把照明是不可能从操作。

甲金文下部构件,是表示一种三角形结构,利用三点确定平面的原理,将壁灯的三角结构插入木柱上留有相应缝隙的位置,以固定壁灯。

到了汉代,将铜铁管状铸件竖直固定在墙上后,上图的汉代陶灯就能直接插到铸管中固定(篆文「克」下部的改变,估计就源于上面的陶灯支架)。陶灯与墙上的铸管,构成可能是最早的门活页结构:

因此,「克」由壁灯长明,驱散黑暗的属性,引申“战胜”之常用本义。

而许慎之所以对篆文「克」理解不准确,估计因为那时造纸术已经比较普及,用得起长明灯的家庭,都用“气死风灯”取代了原来的壁灯。

至于隶变的「克」字,其实与甲金文「克」是不同的两个字,隶变后的「克」字,从十从兄。这个构件“十”,当理解成“足”,足以为兄。是以隶变后的「克」字,本义应为“胜任”。

而「克」有异体「尅」,我认为是甲金文「克」的分化字。含义为“战胜”。

灯火战胜黑暗,反过来看,则是使黑暗缺失。

录(彔)

甲金文「录」,象形,绞架取水,而篆文「彔」大致为绞轮取水。

由「彔」的相关含义,分化出「祿(禄)」「綠(绿)」「錄(録)」。而「録」可视为「录」的直接异体。

甲金文「禾」,非常明显的就是像粟米,稻子一类成熟后榖(谷)穗朝地的禾本榖(谷)物。

禾熟榖穗下坠,其背后为支撑不足。归于该篇

秝/

该部所属仅一「兼」字,从含义看,其仅为「秉」的分化字,「秝」没太必要独立成一部:

从「黍」字的甲骨文看,「黍」是种多穗禾本榖物:

其从水的构形,源于黍米黏性重带来的高密度导致其容易散落。最初用多个小点表示这种特征(下图红框),后来用水表示:

甲金文「香」与篆文「香」其实是互为异体,甲金文从禾从数点从口。我认为是表示榖花香(或榖米香),数点表示香气飘散,口为指事符。

而篆文「香」从黍从甘,有失「香」主气味之大旨。隶变后「香」从禾从曰,「禾」之构形本指禾熟,禾熟而榖香。从曰可理解为禾熟以榖香昭告。

甲骨文很明显是榖物脱壳后进行过筛,以此表示脱壳后的榖(谷)物。

毇/

从臼从米从殳,大致是对米进行再次舂锤,意为精米。现基本不用。

象形

以我观之,「凶」、「陷」皆是「臽」的分化字:

虽然甲骨文「臽」 不见从人的构形,但其从鹿、豕、羊、牛皆有,而且多数还带有数点。表示动物掉落陷坑,带有数点,表示被陷者奋力挣扎,导致泥土飞扬。

因此,可以认为「臽」是「陷」的初文,而「凶」是「臽」的引申分化字,「凶」的构件X,可认为表示未知的被陷物,而「臽」的人字构件,表示被陷入的动物。

当然,以上这种解释,可能有些人会认为稍显牵强,所以「凶」字还有一种可能的来源:

「凶」字,其实是有甲骨文的,而且,战国时代,也有类似构形的「凶」字:

该构形的「凶」字,我认为是「阜」的分化字,「阜」的引申分化字「險(险)」与「凶」的含义相近可为明证:

「阜」字甲骨文之构形大致比表示地势不平(隐含山坡阶梯向上之含义),「險」字加构件「僉(佥)」表示大面积的地势不平。

而「凶」则是将地势不平的状况升级,将连续的阶梯变换成交错状,表示怪石嶙峋,棱角交错无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