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权威”父亲要断绝父子关系,儿子:好,这个家不需要父亲!

2020-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书言

“原生家庭”这个词曾一度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谈起原生家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受到的伤害。父母和家庭无法选择,从一出生选择权就在别人的手里。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法改变的事实,给人的影响最深远。

所谓原生家庭,就是父母和孩子组成建立起来的家庭。每一个原生家庭的环境、气氛,有很大部分都是受到老一辈人的影响,也就是父辈的原生家庭,代代相传。

很多的原生家庭,最高的权威者就是父亲,然后就是母亲,他们决定了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和发展方向。而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父母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就算受到伤害也无能为力。

很多人从小对原生家庭有着本能的抵触,甚至想要逃离。就连著名的主持人董卿也不例外,她说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到现在,有时候还会感到自卑。

“权威”父亲要断绝亲子关系,儿女坦然接受

如今56岁的申先生,因为家庭的种种矛盾,觉得心寒,走到情感调解节目,要和子女断绝关系。

节目的一开头,老先生拿出的是一分“申明书”,内容是与子女断绝关系。当调解员问其原因,他的一句话就是“太心寒了!”。

节目中,妻子、一儿一女皆在场,老先生与他们针锋相对,诉说一个父亲的苦。然而子女也有话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儿子的那句话“我们这个家不需要父亲!”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儿子不顾孝道,说出这样的话来。原来,老先生为人大男子主义,在家中,他就是权威,谁都不可忤逆。小的时候,儿子少上了一节课,老先生就把他绑在凳子上,用竹片抽打,母亲阻拦也会一起受罚。

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件事,很多小时候关于父亲霸道强硬的事,渐渐模糊,都已经成为习惯。儿子长大后,老先生的脾气更加怪了,对儿子带回家的未来媳妇爱搭不理,还出言伤人。除此之外,儿子结婚什么都没有,也不参加。

在女儿的印象里,小时候老先生经常家暴母亲,母亲的身上总是带着淤青,忍受不住了还被迫半夜离家。

面对妻子儿女的控诉,老先生的态度依旧很强硬,直言“荒唐、没有良心!”他无法接受自己对家庭的付出,被子女这样对待。

走到这一步,一家人还不如陌生人。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大伯一家,与这老先生一家很像,唯一不同的是,还没有闹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大伯是个很强势的人,也有家庭暴力的倾向,对妻子儿女有很强的控制欲,如果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做事,打骂都是常有的事。

大伯硬气了一辈子,就算现在年纪大了,也没有改变,以至于晚年独自生活在老家,生病了也无人问津,过得悲苦凄凉。

对于大伯的遭遇,很多人都说他这是自作自受,早年不善待亲人,晚年也不被亲人善待!

也许还有人会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生养儿女,于儿女而言就是大恩,就算打骂也都是为了儿女好。儿女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趁父母还健在,要孝顺父母,否则等到父母不在,后悔也晚了。

这些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儿女的角度来说,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在面对父母的苛责和打骂时,心里毫无怨怼?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那在面对他人为难时,自然也就做不到泰然处之。所以,在家庭中,真的不能以强压弱,更不能用身份权威教育孩子。

一个原生家庭,父母要用身份优势教育引导孩子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太过,完全以势强压,那么到头来所产生的副作用,就会反噬到自身,尝到自己酿的苦果。

就如《原生家庭》中说的那样

失职的父母造成的伤害,无关乎他们是否故意,他们需要对自己给孩子造成的结果负责。

在“权威”教育下,父母要承担其带来的后果,会遭到亲人的畏惧和排斥,而受这种教育成长的孩子,也会深受影响,也许会自卑一辈子,也许会把这种教育延续到子孙后代。

对于受到原生家庭创伤的人来说,伤害已然造成,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放下过去,走出父母带来的不良影响,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时生》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