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简友广场

唤醒教育一一怎样与孩子沟通

2020-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唤醒教育_聂老师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跟孩子沟通,就是让孩子更容易接纳。

首先,家长要理解    一是理解孩子在每个敏感期的行为表现都是必然的正常的状态;二是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三是理解每个孩子在每一发展阶段的语言层次。

其次,家长要控制自已的情绪  当家长情绪失控时,你与孩子的智商一样都为零。情绪爆发时头脑一片空白,家长和孩子都处于高度戒备装态,要么准备打,要么谁备逃。说的再好对谁都无用。这时家长当机立断按下暂停键,说一声一一“停",然后低三到五次头,再站到窗前面对窗外,敞开双臂,两手插腰,深呼吸,平静回归后,和孩子说“对不起",重起沟通。

第三、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在《接纳孩子》一书中写到:“父母的接纳,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在接受自己不足之时,更要接受孩子,因为父母的鼓励和表扬是他成长阶段最佳的营养物质。"

当家长的一定对孩子各阶段出现的各种情绪给予无条件的接纳,要拿出足够强大的耐心,做到不指责,不训斥,不打骂,不忽视等,也就是不去控制孩子。全部冷静地接纳。但说明一点,接纳不等于不管教,不等于任其放肆,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要找出背后的原因,应时利导,更好的纠正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四、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  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是合格父母必备的一项素养,父母善于倾听,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社会能力和情商等都有很大作用。孩子不管和家长说什么,家长都要用百分之百的耐心,蹲下身子,面对微笑,两眼注视孩子,表现出浓厚兴趣,专注的聆听孩子发出的各种声音。用亲切的语气陈述肯定和引导,不做任何评判。并用拍拍臂,摸摸头,给孩子竖大拇指,以及传递肯定的眼神等肢体语言。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可信赖度,让孩子无忧无虑地何家长敞开心扉。

第五、家长要与孩子共情    共情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态度发展,对亲子之间的感情发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拥有共情能力,可以减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如,男孩在跑步时,不小心摔倒了,家长決不可说:“男子汉摔倒了不痛,不准哭,自已爬起来。"而是要家长急时过去,扶起孩子来并关切的问:“来妈妈看看宝宝哪里摔痛了,需要妈妈帮忙吗?"这也就是反映孩子的情感,和孩子站在一起。表现出妈妈永远和我在一起,永远爱孩子。让孩子体验安全感和价值感。

第六、家长要与孩子平等沟通    “人"字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和百岁老人写法上有不同吗?肯定没有,也就是说,婴儿也好,百岁老人才也罢,都是人,没有高低之分。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家长就应该蹲下身子,平视孩子说话;对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就应抱起来说。其次在语调上要适合这个年令段孩子的语言特点。

另外,坚决杜绝家长用双重标准对待孩子,如,客人在家打碎水杯,家长会很礼貌的说,没事儿,不值个钱,你别动,我收拾一下就好了;若是孩子打破这个水杯,便是一阵训斥,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就是不听,我用很贵的钱买回来没几天你就给我打碎,狠不得踢你两脚。把孩子吓得头东不知头西。正确做法是,家长看到杯子打破了,马上过去抱开孩子,一边查看孩子身上一边问,“宝宝伤着了没有?"伤着了赶紧处理伤口,没伤着,对孩子说“这个杯子爸爸确实很爱它,前几天刚在北京花了大价钱买的,今天打碎爸爸很心痛。不过宝宝没有受伤就好,今后宝宝用水杯时一定要握紧放稳,不要再打破噢。咱们今天这叫做“吃一堑,长一智。"表现出家长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自然接受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教育,也把犯错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沟通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家长一定要尽量减少无效沟通,增加有效沟通,这才是亲子沟通的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