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余地
读《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语译】
最大的完满好像有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大的充盈好像有亏空,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大的正直好像弯曲,最大的灵巧好像笨拙,最大的辩才好像木讷。虚静胜过躁动,寒冷胜过炎热。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分享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什么是“大成若缺”呢?指的就是一个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要表现得有所欠缺。既然获得了极大成就,为什么还要表现得有所欠缺呢?这是因为,只有让自己保持欠缺,才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使发挥出来的作用永不衰退。由此可知,大成若缺的道理与老子上一章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有所欠缺”指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留有余地不但可以进退自如,还能保持自己开创的事业不衰退,并使其源源不断地发展下去。
老子反复强调物极必反,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要适可而止,不要永无止境地追求圆满无缺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继续发展下去,便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大辩若讷”与“大巧若拙”,说的是生存的技巧和策略,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掩藏自己高明的面目,不是表现出强硬和锋芒毕露的样子,而是装出一副软弱、低能、愚笨、木讷的样子,并把这个假象展现给人看。这是一种十分睿智的处世策略。老子向来反对张扬,在他看来,如果强壮者、富足者、当权者刻意炫耀自己的权位和财富,那么他的财富和权位将会受到损害,而他也会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满招损。不完美,才美!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世界上没有真正完满的东西,正所谓“月满则亏,日中则昃”,如果一件事物到达了极端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事物的完满中往往带着“缺”,充盈中往往还留有“冲”。徐孺子九岁时,曾经在月亮底下嬉戏。人们说:“如果月中没有嫦娥、玉兔、桂树等东西,月亮会更明亮。”徐孺子听了说:“不会。月亮中有这些阴影,正如眼睛中有眸子,如果没了它们月亮一定不会这么亮了。”曾国藩是晚清名臣,被很多人视为中国近代读书人的典范,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但他依然处事十分谦逊,急流勇退,并在晚年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表明不能太过圆满。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大辩若拙”的故事: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在中原建立了宋王朝,江南的割据政权南唐畏于宋朝的强大军力,向其称臣进贡。一次,江南派名士徐铉前来朝拜,徐铉博学多闻,口才出众,与其兄徐错、江宁人徐熙号称“三徐”。按照惯例,别国前来进贡,宋朝应该派官员监督陪伴,但朝中的大臣都因为自己的口才不如徐铉而推辞。如果派出的人口才、文才不如江南,这将是极失大朝面子的事,一时间宰相也不知安排什么人了。只得向宋太祖说明情况。
宋太祖听后说:“你暂且退下,我自已来选一个合适的人去对付徐铉。”大臣们都十分疑惑,实在是想不出,武将出身的皇帝如何能在皇宫中找到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呢?不一会儿,就听太监宣传殿前司听旨,紧接着几个殿前侍者进入宫中,宋太祖看后,御笔点了其中一个说:“此人即可。”朝中上下都惊诧不已,竟然不知道宋太祖的侍卫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厉害的人物。因为皇帝钦点,宰相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打发被点之人立即动身。渡江前往迎接徐铉。
徐铉见到宋使,前去攀谈,引经据典,词锋如云,旁观者都惊诧不已,不知道使者将如何回答。可是,使者者一言不发,只是时而点头而已。徐铉不知深浅,在使者面上既看不到赞赏的表情,也看不到反对的神色。这样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徐铉只说得精疲力竭,觉得宋使高深莫测又谦虚谨慎,反而显得自己喋喋不休、故意卖弄,于是再也不吭声了。
后来,宋使完成任务,回到宫中。朝臣们才知道,原来宋太祖选的使者根本就大字不识一个。宋太祖告诉他,无论南唐使臣说什么,仅仅点头就足够了。在徐铉谈经论典的时候,宋使根本什么都听不懂。
宋太祖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皇帝,却具有真正的大智慧,真正了解了老子所说的“大辩若拙”的道理,因而能用沉默战胜口若悬河。
我们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不露锋芒,不求完美、圆满,以谦虚的心态待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