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得痴迷点什么——舒生读《论语》第一百四十九
1932年6月27日,胡适先生在北大毕业典礼上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话,题目是“关于大学毕业后的几条路”。胡适先生首先说了他的忧虑:,他说:“虽然堕落的方式有很多,概括一下也就两大类:第一,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他随机开了三个药方。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第三个方子也是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就是六乐中的《大韶》,属于舜时的古乐曲名。舜的时代是极治之世,相传是社会最和谐的时候,其音乐也是美盛到极致。至于为什么在齐国能听到《大韶》,周分封诸侯时舜的后代是被分封到陈国,国君姓妫,到陈厉公时,有个儿子叫公子完,即陈完在公元前672年为避祸逃到齐国,将《韶》乐带到了齐国。陈完逃到齐国后,其后代改姓田,最后夺取了齐国的政权,史称“田氏代齐”。陈完的后裔王莽称帝后,追尊陈完为齐敬王,庙号世祖。
这里的“不图”,就是没有想到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为之沉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乎感慨说:想不到欣赏音乐竟然能达到这个境界。
孔子是什么时候去齐国听到韶乐的呢?《史记》记载,是在他三十五岁左右的时候,鲁国内乱,孔子到齐国避乱。鲁昭公二十五年,曲阜城内发生了一次大动乱,发动战争的是国君鲁昭公。他想除掉三桓家族,首先是为首的季平子,结果失败了,便逃到齐国过了七年流亡生活,最后客死他乡。这场内乱,孔子没有直接参与,但深受影响。而且,分析这场战争的根源,能找到中国贵族政治早早解体的原因,孔子自己的很多政治观念,也和这次内乱有些关系。
孔子也跟着去齐国避乱,给齐景公的丞相高昭子做家臣,也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能引起齐景公的注意,能在齐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孔子这次在齐国到过不少地方,还去过一些周边的效果,应该都是高昭子家出公差。比如他曾经登上齐鲁交界处的泰山,举目四望,感到天下尽收眼底。以前他只登过鲁国的“东山”,觉得已经够高了,现在和泰山比,就算不了什么了。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刚到齐国的时候,孔子对这里的印象是不错的。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孔子对齐国国君、贵族的观感,主要是生活奢侈。这一方面是因为齐国比鲁国富裕,直到今天,山东的经济也是靠原齐国的地方撑着。另一方面,就是齐国君臣普遍不太遵守周礼那套秩序,过日子去比较讲究。但在孔子看来,虽然和鲁国比起来,在遵从周礼上有欠缺,但也不是不可救药的地步,稍微改变一些,就可以达到鲁国的境界了。
后来孔子终于有机会和齐景公问对,齐景公几次问政于孔子,也很敬重他。据《史记》记载,齐景公想给孔子一块封地,但齐国的丞相晏婴很妒忌,排挤他,说了孔子不少坏话,齐景公也就只好放弃了。孔子在齐国得不到重用,后来就又回到鲁国去了。就在这个时期,孔子认识了齐国太庙的乐师,也听到了最为美妙的音乐。孔子对音乐有着很深的研究,也很痴迷。他就想向乐师学韶乐,一学就是三个月,每天都沉醉在那音乐里面,不知肉味!
钱穆先生认为,“本章多曲解。一谓一旦偶闻美乐,何至三月不知肉味。二谓《大学》云:“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岂圣人亦不能正心?三谓圣人之心应能不凝滞于物,岂有三月常滞在乐之理。乃多生曲解。不知此乃圣人一种艺术心情。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此亦一种艺术心情。艺术心情与道德心情交流合一,乃是圣人境界之高。读书当先就本文平直解之,再徐求其深义。不贵牵他说,逞曲解。”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极其专注之人,对自己爱好的东西,可以废寝忘食地去研究和思考。让人想起胡适曾说过的“三总得”:“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
“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没有书,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
“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毕业生寻得的职业,未必适合他所学的;或者是他所学的,而未必真是他所心喜的。最好的方法是多发展他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在业余时间做的事业往往比他的职业更重要。
“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应该信仰:今日国家民族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
于是我想:人总得痴迷点什么。无论是对一件事,还是对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