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医生看透的人性:生与死的瞬间一
刘护士随着我的目光,也看向病床:「要是没那些退休金,他不过就是他女儿眼里的累赘而已。吊着他
的命,好歹还能每个月领到近两万块钱,那胡老太婆的算盘打得响着呢!」
我脑子里嗡嗡直响。刘护士的话,一字一句地钉着我的神经,心里像是堵了块石头,难以喘息。
一
晚上七点多,急诊那边打来电话,通知我们马上准备接收病人。
刘护士一边打手势让我过去,一边继续举着听筒问病人的基本情况。末了,只听她皱着眉说了句:「又来
了?行吧……」
挂了电话,刘护士沉声嘱咐我:「李芳,急诊那边来了个病人,就收到你的 20 床,你去准备吧。」
我端详着刘护士的表情,见她眉头不展,便试探着问:「刘姐,这个病人很棘手?」
刘护士掀起眼皮看了我一眼,若有所思地说:「也不是棘不棘手的问题……反正你做好份内的事情就行了。
我先给你大致讲一下这个患者的基本情况:老年男性,97 岁,之前来住过两次院,这次是因为无法吞咽、
两天未进食才又送过来。你刚轮转到咱们老年 ICU,经验也不足,就先接收这种轻症病人吧。」
「好的刘姐。」我点点头,马上转身准备床单去了。
十分钟后,这位 97 岁的男性患者,被急诊护士用轮椅推着从电梯里出来。旁边跟一个年约六十、精神矍铄
的老太太。
初见这位患者,我着实被吓了一跳。我虽早已料到他如此高龄下,身体基本情况应该不会很好,却没料到
这般不好——满头银发,面容凹陷,全身瘦得皮包骨,皱巴巴的皮肉下,连血管脉络都清晰可见。
老人的牙齿虽然还剩几颗,却几乎说不出话,只是「呜呜呜」地叫着。从齿缝里艰难挤出几个字,凑近细
听,说的却是「回家」。
我很快与急诊护士开始交接病人,一旁的刘护士却十分熟稔地跟那位老太太打起了招呼:「胡婆婆,老大
爷这回又不好了啊?」
老太太冲刘护士瘪瘪嘴,抬起手搭在轮椅上,「可不是么,我父亲的情况是越来越不好了,他这一周都几
乎没咋吃饭。前几天,还是我把肉羹用注射器给他打进嘴里才吃了点,这两天他都咽不下去,只能来医院
麻烦你们了。」
「没事没事,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刘护士礼貌微笑,停顿半晌,带着几分犹豫道,「胡婆婆,那对你
父亲的治疗,还是按之前的来是吧?」
老太太看了看轮椅上的父亲,神色如常,语气中带了一丝波澜,「嗯,之前你们也管过我父亲,总之该做
的治疗都做,该上的仪器都上,」顿了顿,她稍稍压低了语气,「只要让他活着就行。」
我心里一突,总觉着这话听起来有些怪异,转头看向刘护士。她对老太太点了点头:「嗯,我们医护人员
自然希望老人家能多活几年,多享享福的。」
简短交流后,刘护士从急诊护士手中接过轮椅把手,掉转方向,朝 20 床的监护病房缓缓推过去。
二
办完住院手续,老太太跟我们嘱咐了几句,拔腿便走了。我瞧着她一脸轻松,竟似甩掉了什么包袱一般。
到了床边儿,我俯身凑近老大爷耳边,温声道:「爷爷,我们现在要把你移到病床上去,你配合一下
啊。」
说完,我与刘护士一左一右,搀住老大爷的胳臂,小心翼翼地往上扶。他枯瘦的手臂硌得我生疼,我也不
敢用力,唯恐稍不留神就将他弄骨折了。
老大爷登时呜咽起来,嘴里含糊地说着「回家……回家……」,然后用力挣脱我们的手。我们费了老半天劲
儿,好不容易才把他安置到床上躺下。
给老大爷换病员服时,我注意到他的左肩有一处长约七厘米、形状怪异的伤疤,像一道沟壑陷进皮肉里,
沟壑中间是一处凹得更深的漩涡状的小洞。
我压下心头的疑惑,迅速将心电监护开机,撩开老大爷的病员服,准备将电极片贴上皮肤。他实在瘦得厉
害,整个胸膛上条条肋骨凸起,根本贴不上电极片。不得已,我只得撕下几条医用胶带,才将电极片贴到
他的皮肤上。
接上导联线,心电监护仪上出现各组数据和波形,我直观地感受到老大爷的糟糕状况——心电监护上显示
的血氧饱和度只有 92%,心率和血压也较低。
刘护士拿来吸氧装置,吸氧管一端接上湿化瓶,另一端准备往老大爷鼻子里塞。老大爷又剧烈挣扎起来,
嘴里「呜呜呀呀」的叫声愈发急促,不停挥动手臂,想要挡开刘护士手里的吸氧管。
「前两次他住院的时候,我们给他上了一些仪器、插了一些管道,估计让他很不舒服,也害怕了,所以这
次就非常抗拒我们给他做的这些治疗。」刘护士一边跟我解释,一边把吸氧管往湿化瓶上套。
与此同时,刘护士弯下腰从旁边抽屉里拿出四条约束带,「没办法,他这么抗拒治疗,只能先把他绑起
来。」
我接过约束带,将老大爷挥动的手抓住,稍稍用力按到他身侧,在他手腕处垫上一层棉垫,然后将约束带
绑了上去。
绑完两侧的手腕脚腕,刘护士总算顺利把吸氧管塞进了老大爷的鼻子里,再用胶带固定在鼻侧。
不多时,管床医生走了过来,详细评估了病情后,就到办公室下医嘱。
趁着这空档,我将刘护士从一旁叫过来,指了指病床上渐渐睡去的老大爷,低声问道:「刘姐,这大爷什
么情况啊?」
刘护士一脸茫然:「怎么了?」
「这大爷都 97 了啊,一般到这年纪,加上他一身病痛,家属都很看得开了,也不会硬要让他来医院受这
罪。」
刘护士往病床上看了看,又转过头定定地看着我:「是啊,一般家属肯定不会强迫一个快一百岁的老人,
隔三差五地来医院受罪,而且说实话,老大爷这么大把年纪了,该有的老年病真是一个都没落下,活着也
是白受罪。」
她语气愈发低沉,说到最后,甚至带几分嘲讽:「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钱。」
「为了钱?」我不自觉地拔高了音量,「为了钱就更不该把老大爷送来医院啊,这 ICU 一天的费用都够
呛……」
刘护士冷哼一声,「这大爷住院是国家公费治疗,不花钱。」
「这老大爷什么来路啊,来我们医院公费治疗的,都该住高干病房吧,来我们老年 ICU 干嘛?」
「你也不看看整天往高干病房钻的是哪些权贵,光托关系塞进去的病人就挤满了,哪儿还有空床留给这些
最该住高干病房的人。」
说到这儿,刘护士缓缓吐了口气,「他以前是参加过战争的,好像后来还当过什么干部……你刚刚给他换衣
服的时候,应该看到了吧,他左肩上的伤疤。」
「那就是之前留下的枪伤。」
我心下一紧,怔怔地看向病床上那副枯索的身躯,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那……为啥他女儿非要把他
弄来医院这样受罪,没其他人管他呐?」
刘护士随着我的目光,也看向病床:「要是没那些退休金,他不过就是他女儿眼里的累赘而已。吊着他的
命,好歹还能每个月领到近两万块钱,那胡老太婆的算盘打得响着呢!」
我脑子里嗡嗡直响。刘护士的话,一字一句地钉着我的神经,心里像是堵了块石头,难以喘息。
三
由于老大爷无法吞咽,医生在致电询问过胡婆婆后,下了安置胃管的医嘱。
我准备好石蜡油、纱布、胃管、胶带等用品,站在病床旁,轻轻唤醒老大爷:「爷爷,因为你现在吃不下
东西,医生让我给你插个胃管,然后从管子给你打营养液进去。这就是一根小管子,插进去不痛的,你别
害怕啊。」
他缓缓转身,费力地看了我一眼,见我手上拿着的东西,顿时又「呜呜呀呀」叫了起来。
我见他手腕已被约束带拉扯得发红,有些心下不忍,赶忙叫刘护士来帮忙将他按住。
刘护士紧紧按住他的左手,又横过半个身体将手伸过去按住他右手。我赶紧洗完手戴上手套,一手捏住胃
管后段,一手捏住擦了石蜡油的胃管前端,小心翼翼将管子往老大爷鼻子里送。
一般情况下,胃管从鼻腔插入约 15 厘米,进入咽喉部时,需要患者配合我们做吞咽动作,胃管才能顺利进
入食道。
可安插胃管毕竟是侵入性操作,年轻人都难受得很,更何况是老年患者。
胃管刻度下到 15 厘米时,老大爷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胸廓起伏得厉害,眼里满是泪水。
我急得额头出汗,一边反复告诉他做吞咽动作,一边俯身看他嘴里——胃管完全没插进去,全部盘在了他
的嘴里。
见老大爷如此痛苦且抗拒,我用求助的眼神望向刘护士。她只说了句「继续」。
其实我很清楚,要是无法成功安置胃管,只能增加老大爷的输液量,这样一来,他的心脏负担又会大大增
加。
别无选择了,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弯腰安插胃管。平日里只需五六分钟的操作,这次足足用了四十几分
钟才搞定。
胃管虽成功安插,治疗却远未结束。
由于老大爷血氧饱和度不高,吸了氧也没能达到标准值,医生便嘱咐给他吸痰,看是否由于痰液过多,阻
塞了呼吸道。
吸痰看似简单,对患者来说,却着实痛苦。
我开了袋吸痰管,戴上薄膜手套,将吸痰管在手上绕几圈捏住,接上负压吸引器,然后缓缓将吸痰管伸入
老大爷口中。
每次伸进去,负压吸引器就传来「嗬嗬」的机器运转声,老大爷整个身体也随之一阵痉挛,然后剧烈咳嗽
起来,整张脸涨得通红,几乎咳得快晕厥过去。
等稍稍缓和后,他带着浓重的哭腔含糊着叫「求你……求你……」我手下不敢停,心却止不住地打颤。
好不容易吸完痰,我长长吁了口气。虽然眼见着他的血氧饱和度上来了,可心里明白,他这样实在受罪。
四
老大爷在 ICU 待的几天,胡婆婆再没出现在病房过。她每天会打几个电话来,询问病情进展。
每当我们劝她来医院多看看她父亲,她便不耐烦地推说有事,匆匆挂了电话。
虽然用有限的医疗手段维持着老大爷的生命体征,可他体内的衰败气息还是逐渐掩不住。到了 97 岁的高
龄,再好的治疗手段,也终究挡不了他各个器官的老化腐朽。
几天后,眼见着老大爷已有气息奄奄之势。刘护士给胡婆婆打了电话,如实告知了病情,并让她再次决定
她父亲的去留。
意料之中的,胡婆婆坚持让她父亲留在医院,要求科室在必要时可以给他进行气管插管等系列操作,也就
是一句话——吊着命就行。
目睹了老大爷这些天受的罪,刘护士和我终究没忍住,直接建议胡婆婆将她父亲带回家。
刘护士在电话里平静地说:「您父亲年龄太大了,医院只能勉强维持他的生命体征,这样吊着他的命,没
什么生存质量,不如您把他带回家,让他舒舒服服地走完剩下的日子……」
这些话触怒了胡婆婆,她在电话里破口大骂,质疑我们不想照顾她父亲。
「你们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其实就是不想照顾我爸了,你们是不是嫌我们住院不花钱,没给你们科室创
收。我告诉你们,我家这位老大爷可是参加过战争的!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你们现在嫌他麻烦了,还说
这些不负责任的话,配当医生护士吗……」
糟了这通骂,刘护士在电话这头一边苦笑,一边向她诚恳地道歉。我们自知不敢招惹她。挂了电话,我和
刘护士相对无言。
五
到第八天早上,我正换衣服去科室交班,见 20 床围了七八个人,很是嘈杂。
我走近一看,心脏被攥了一把——老大爷已经没有生命特征。死亡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全身灰白枯索,像
一具干枯的木乃伊。
我怔怔地环顾四周,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胡婆婆到底是来了,她正冷着脸,瞪着太平间上来收尸的
工作人员。
看这架势,我自觉不妙。我还在晃神,刘护士赶了过来,拉开我。
在医生宣布老大爷临床死亡后,胡婆婆立即打电话叫来了一大票亲戚,紧接着演了一场大戏。
他们拒绝签死亡通知,拒绝工作人员收尸,也不许医护人员撤走抢救仪器。胡婆婆声称她父亲来时还身健
体壮,一定是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没尽全力,有懈怠疏忽的嫌疑。
就这样,那群亲戚们一会儿跟医护人员大声争执,一会儿又聚在老大爷的尸体前,商讨着应对的策略。其
他患者都觉得忌讳,跟着劝说挡在尸体前的亲戚们。可说来说去,愣是没弄出个结果。
在我们一筹莫展时,科室主任和院领导得到消息赶来了科室。他们将胡老太拉到一边说了些什么。没过一
会儿,胡婆婆就签了字,尸体也被拉走了。
他们一群人离开时,我注意到胡婆婆的眼角有泪痕。
后来,我才得知,院领导告诉胡婆婆:她父亲死后,国家还会发一笔抚恤金和丧葬费用,但她继续找人闹
的话,很可能一分钱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