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时间是人类创造的

2019-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游说说

最近读完《时间简史》,莉兹·埃弗斯写的,不是霍金的那版。

可能是刚读完《明朝那些事儿》,这本《时间简史》读起来相对比较乏味,明明话题也有趣,但这大概就是作者性格的体现吧,没有褒贬之意。

这本莉兹所著的《时间简史》,更多的是科普文,是真正讲述了时间的历史。

书中从宇宙的大爆炸开始,到地球的演化,人类的出现,钟表和计时的需要,统一时间,最后至目前有关时间的观点。

看完以后,虽然觉得有仅仅罗列之嫌,但作为科普还是有一定价值。

时间的由来这么简单?

书中有一点,提到最开始我们需要时间,是为了公平,即在法院审判中,给予双方同样的时间阐述自己的观点。

此后由于航海需要,因而我们拥有了时间。

时间源于公平,这倒十分符合时间本身,有一句话这么说,人类唯一公平的就是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

但这句话如果拉长来看,每个人的寿命并不一致,因而每个人总共拥有的时间也不相同,这样看每天的24小时也并不公平。

答案可能是由于未知,因为无法提前预知每个人拥有的全部时间,因而对当下来说,每个人的24小时是一样的。

总之,时间最开始创立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这样或那样的需要。

答案似乎过于简单,但有可能答案就是这么简单。

为什么一年是365天,一天是24小时?

曾一度以为这是人们的约定俗成,然而约定俗成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365天是由于地球绕太阳接近365天,24小时是因为地球自转接近24小时。

不过有个问题,难道我们是发现了自转、公转以后,才有了这项约定俗成?

文中没有提及。

所以大家都明白为什么一个月是31天吗?没错,因为月亮绕地球接近31天,但为了凑足公转日期,所以2月会少几天。

虽然上述不完全准确,但大致是这样没错。

时间其实很主观

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其实相当主观。

就像快乐的时光十分短暂,上课的时光总是特别漫长,因此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相对时间。

因为人类感知时间过于主观,所以人类开始利用沙漏、摆锤、心跳等方法计时,这就是秒的由来。

既然有相对时间,那么就有绝对时间?

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绝对时间。

对宇宙来说,时间是宇宙大爆炸的运动过程,不过时间对没有生命的宇宙来说,真的有意义吗?

对了,人类目前仍然处于宇宙大爆炸向外的过程中。


书中还有很多引人思考的有趣内容待补。不过,以上属于个人观点,知识不够,可能会比较小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