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类型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的故事

各种资料总是将荣格的心理类型和后期发展出的MBTI混在一起讨论,最初学习时经常错乱,我想试着撇开MBTI聊聊心理类型。
关于心理类型的大众化知识:
1、根据里比多(libido)的倾向划分态度类型:外倾型力比多能量流向外在世界,较看重外在客体;内倾型力比多能量流向自身内心世界,较看重主体。我的理解:外倾型人通过客体了解自己的位置,客观世界是为主体的参照点;内倾型人相反,仿佛是个蓄电池,或者是哆啦A梦的肚袋,外界发生什么先去肚袋里找找。外倾重体验发现新的,内倾重内省回顾经验。(不全面,想到继续补充)
2、机能类型:先从信息的输入输出来划分,信息经由力比多倾向(内外倾向)进行识别输入部分,最后将信息消化后输出。输入部分有两个功能类型:感觉功能、直觉功能。属于起感知作用的非理性功能,感觉功能(偏向对细节的感知)通过感官知觉对现实进行感知,直觉功能(偏向对整体的感知)更依赖潜意识感知可能性。识别的方向和角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一个:输入信息,让主体识别客体。两者互为对立,不可能同时工作。输出部分也有两个功能类型:情感功能和思考功能。属于区别、判断作用的理性功能,情感功能偏好用主观喜恶来判断和评价,思考功能依靠对内容和意义的认知。
在继续下一步细分之前 ,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先搞清楚,态度类型的两个倾向以及机能类型里四个功能如何彼此配合。
按照荣格爷爷的说法,内倾和外倾是相互对立的,而输入部分、输出部分里的两组内容也是相互对立的,也就是说,内倾与外倾无法同时存在;同理,感觉功能和直觉功能、情感功能和思考功能也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所以出现了我们惯用的某一优势功能,以及对立面的劣势功能。同时,正如我们学习某项技能无法即刻从一无所知到全能全知一样,我们会发展出辅助功能以及辅助功能的辅助功能,擅用程度不同,而最先发展出来的是优势功能,然后是辅助功能、第三功能,最后为劣势功能。
以下开始编故事理解理论: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常能很快发现来访者的劣势功能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很容易发现来访者目前出现状况的原因,有可能是优势功能已经不能驾驭当前的状态,而当前的状态尚没有发展出恰当的辅助功能去应对,同时劣势功能蠢蠢欲动。就如同国王遇到了难题通过自己的能力已经无法解决,而手下又没有合格的丞相和王公大臣来辅助,导致翅膀还没长硬的小王子打算揭竿而起,革命称王。可是这个过程中王子发现自己能力并不足以革命成功,国王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两败俱伤之下,朝中大事无人打理——直接导致整个朝廷瘫痪。换而言之,身心疾病开始出现、社会功能开始变弱,甚至精神紊乱……
咨询师此刻有几种做法的假设:
1、协助国王打败王子。用强大的优势功能压制劣势功能,直接压到潜意识深处,让它再无翻身的机会,国王继续一人多职只领一份工钱,王子斩头再不录用;
2、协助王子打败国王。年轻的王子即位,磕磕碰碰地开始按照自己不娴熟的蓝图治理国家,发现哪哪不顺手,哪哪都要适应和调整,如同我们换了新的工作单位和职能,还没人帮!(没有丞相和大臣)呃……说不定也会遇到扶不起的阿斗(毕竟它是劣势功能),崩盘;
3、三顾茅庐协助国王寻找丞相、大臣,共同协理朝政,同时给小王子设定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让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终有一天可以顺利继承王位,再创辉煌。
我个人喜欢第三种方法,看起来麻烦费时,但一旦稳定,将会事半功倍。为来访者打好坚实的基础,寻找到顺手的助手(辅助功能),加上勤奋好学与日俱进的王子,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