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
提问
下班的时候,收到小A同学的提问:
小六老师,我最近想跳槽,现在是做软件测试,不转行,老师你之前是软件行业的主观,能否给我一些意见。
我15年毕业后一直在现任的工作,现在觉得没有上升空间。
在我怀孕以及休产假期间,早就被放到边缘位置了。
而且公司效益不是很好,我都两年没有涨工资了。
看不到人生+工资上升空间。
定义问题
在我给她建议之前,我们先来看看TA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A: 我要不要跳槽?
Q1:你为什么要跳槽啊?
A:我因为我两年没有涨过工资了
Q:为什么你两年都没有涨工资,其他人都涨了?
A:因为我是软件测试专业,15年毕业到现在,中间怀孕和休了产假,工作岗位逐渐被边缘化了,再加上公司效益不好··· ···
Q:那能不能转行?
A:不转行
Q:那下面两个现状,哪个你能解决?
- 岗位边缘化?
- 公司效益不好
A: 公司效益不好,我没办法,但是岗位被边缘化我也许可以试试努力一下。
Q:所以,你的问题从是不是要跳槽变成了如何解决自己的岗位被边缘化的问题了。
A:一定要解决吗?
Q:对,因为如果不解决,下一份岗位你还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办?继续跳?
分析问题
我们看看小A的问题吧:
如何在职场中处理被边缘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原因应该很清楚了:怀孕生孩子休产假。
结婚生子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小A在职场最初3年,至少有一半的工作效率是打折扣的。
如果你懂一点项目管理,你会知道,人就是资产,团队中最重要的绩效都是要靠人来完成的。
如果你是小A领导,你的团队有一个小朋友怀孕了,我相信你也会格外小心,尽可能边把重要工作分配给她的。
现在小A修完产假回到岗位了,她发现自己的每天都在干一些边缘化的活。
说句苛刻的话,从团队管理者角度,这是正常的。
还有其他原因吗?
可能会有:
比如:
- 企业本来效益就不好,本来就么有多少重要的活可以分配。
- 小A技术不熟练,领导在分配任务的时候,选择性规避风险——这在项目管理中是一个PM绝对会选择的。
但是企业效益不好这条,不用担心,企业如果效益不好,不会养着一群人天天去公司打卡的。
提出假设
定义了问题,也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是不是一定是正确的呢?
不一定,世事无绝对,但是我们可以测试一下到底对不对。
所以我们可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如果小A从现在开始主动去争取更多的工作计划,在团队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呢?
这样做会怎么样?
- ①成功:小A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 ②失败:小A发现自己在能力上还很欠缺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哪怕小A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却发现团队还是没有给到她应有的认可,都是积极正面的。
这符合一个人内在的自我决定需求。
自我设定理论是由Deci 和Ryan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该理论假设了所有人都试图满足的三种需要:能力、关联性和自主性。
能力(competence)指的是我们控制环 境的需要,这类似于班杜拉的动因概念。
关联性(relatedness )就是与他人保持相属感的需要。
自主性(autonomy)就是我们自由地将经验与自我感整合到一起的需要。
自我设定理论的提出者:Deci 和Ryan
验证和反馈
所以小A是被迫走人,还是自己主动选择?
我怎么知道,小A要试一试才知道啊?!
在《随心所以-设计用户的行为》中,有一个行动漏斗的概念:
- 线索。使用应用的可能性需要在大脑中闪现。需要一些线索让你想到这些:可能是饿了,或者是你看到电视里健康食物的广告。
- 反应。在很短时间内你会对使用这个应用有个直觉反应。使用这个应用有趣么?你上次使用它的时候是否有一个好的体验?还有什么其他备选方案,它们怎么样呢?
- 评估。你可能大概思考一下,评估下投入及产出。你会得到什么?应用给你带来了什么价值?值得从沙发里爬起来并且制定食物计划么?
- 能力。你可以检查现在使用这个应用是否可行。你知道你得手机在哪儿么?你有应用的账号和密码么?如果没有,你需要先解决这些后勤问题,然后再使用这些应用。
- 时机。你会规划行动的时间。它值得现在开始做么,还是等到电视结束后?它很紧急么?有没有更好的时机?这可能在检查行动能力之前或之后被想到。但二者都需要通过考量。
我今天的定义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的过程,其实就是陪她走完了线索-反应-评估的阶段。
接下来我的建议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她会选择在什么时机去做?
比如:公司要接了一个新项目?
能不能行动,真得靠自己了,毕竟行动派是少数人。
比如下面这位姑娘,她尝试了一下之后,虽然失败了,但却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我相信她下次在面对类似的问题,她会直接冲上去的。
小结
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套路:
- 定义问题
- 分析问题
- 提出假设
- 验证和反馈
这个思路你会在设计思维,产品思维,项目思维中都看到它的身影。
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一大堆概念和乱七八糟的理论,不如多问几个问什么,多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
——可惜,我们都擅长用所谓的勤奋来逃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