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心静

2020-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月伢

人有三个“我”,“本我”代表了原始的冲动和欲望,简单理解为感性,“超我”代表了社会群体的教化,伦理道德,精神上的智慧,简单理解为理性,“自我”是二者博弈之后,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行为反应的客观实在的自己。

我想借用“冰山”来理解,“本我”是冰山,“超我”是海水,“自我”是二者博弈后展现出来的“冰山一角”。

“冰山”跃动会产生正面情绪,容易导致自我的主动,兴奋等,“超我”是自己的道德评价和社会对人的道德评判的内化,不断变化,风浪不断,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容易导致为被动、消极的“自我”。

不论是“本我”还是“超我”,都是很消耗能量的。

自我的冰山模型

除了丰富的情绪体验,平和宁静是一种常见稳定状态

平和有两种,绝对和相对。

绝对的平静是环境不变,我也不变,内心毫无波动。这种状态存在但是短暂不长久。毕竟人和外在的自然、社会环境都是的发展变化的。

相对的平静是人与环境节奏一致或协调,从而内心的状态是相对稳定的。无论是沉浸入环境(读书写作欣赏自然)还是与环境共鸣(音乐舞蹈游戏竞赛),都是美好和谐静谧安全的。

就像一艘船随波逐流一样可以安然无恙,乘风破浪也会内在稳定。

冰山的内心是柔软的,像果冻一样,晃一晃会形变,但还是能保持它的整体不散。太过热烈会融化,太过冷漠会凝固。过分滚烫会蒸发甚至爆炸,过分冷漠会固化结实,如果石化了,在融化成果冻状态需要消耗持续温暖的力量,靠自身很难了。除非附近有其他冰山一同长期的裹挟,才有可能在长期共鸣的磨合下重新变成一个内心“柔软”的“冰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