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世一公众号·投稿

11离别

2018-10-31  本文已影响1人  239b1bb16523

(这篇没写完,只是提供一个语言样本,也有些日常语言大白话;另外,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如何把握“小说性”?由事件,再写主人公“我”的心理思考,感觉有点像公众号文章,不像小说?但又不知道如何融入作者我本人对现象的思考——不知道如何融议论于小说之中,目前想到的是借人物之口说出来;如果夹叙夹议,如何避免变成说教文章?

“……乘坐G802次的旅客,请到第8厅检票上车……”

刚赶到检票口,便听见广播,是我的车次!还有十五分钟开车,虽说时间还来得及,但是检票口一片混乱,大包小包,这姑那姨,中国人总是喜欢用热闹面对/回应/应对离别。于是,排队进站的时间成了未知数,我也得收收一以贯之的慢性子,赶紧抢去排队了。

母亲一个激灵,一推,我就移形换影到一个新开的检票口,前边只钻来几个反应更快的人,父亲又接力一挥,手递行李臂拦插队,我便被保送进站了。

还好为了疏离人潮,检票口与安检有十几米的距离,让我有空间从争抢中回过神来。我转头向父母挥别,却激起检票口外一片臂海,好像在开演唱会,我不禁笑了起来。父母见我乐了,挥得更起劲了。晨光从他们背后斜射而来,面色氤氲,只记得一人一口大白牙。

坐上了车,给父母报个消息,却不想打开旅途必备ipad看剧,觉得少了点什么。在检票口到安检的十几米距离,我一直不安无措,“不抱一下吗?这么简单就走了?”往常一定是要腻歪半天,母亲才傲娇撒手的,这次却如此仓促,还在我一步三回头间被母亲高喊“快过安检!”而毁了气氛,待再回首时,视线已被拥挤的人潮搡散了。

邻座撕开一块月饼咀嚼,这才提醒我,今天是中秋团圆节,我却一早奔往离家的方向。国庆准备蹭朋友车自驾游,便选中秋三天假回家,票难抢,尤其返程,只好接受今天早上七点半——到底还是没太上心,下手晚了。于是怀着歉意,昨晚拉着父母说了一堆,似乎语言可以填补分别的空隙,便收工而睡了。

“有需要早餐的旅客吗?还有咖啡饮料新鲜水果了啊~”

乘务员的声线缠乱了我的思绪,四下望望,旅客们陆续拿出自带的食物充饥。前排麦当劳味溜来,自然不如母亲做的早饭!我不禁回味起才下肚的红豆包、鲜豆浆、炒青菜、胡辣汤……窃喜之余,却忽然后悔起来。如果我吃得快点,起得早些,是不是就有时间好好告别了呢?——到底还是自己心里没弦,父母怎会让我多困倦一秒,怎会催我快吞烘热的羹汤呢?何况母亲一定想我好好品尝她的手艺。我却从母亲

把焦急的代价留给超速的父亲,的缺憾

或许是仪式感的缺失

居然勾得我心神不宁,不然要照往常,我一定大手一摆,“以后还常回来的嘛!”

心神不宁,愧疚,

实际是对于完整、完成的心理不满足)

意犹未尽

临别拥抱像个任务,

我才耿耿于怀

要是往常,大约又抛诸脑后了,觉得尽到本分了?

春节前,约莫半年的离别

我多睡了五分钟,吃早饭吃慢点,父母没忍心催我,

开车很快

我一般是不掏手机的,毕竟母亲最积极

母亲发来亲戚吃饭合照

手机里一张父母的照片都没有,倒是有不少偶像

似乎没见过父母别的表情

忧愁的时候一定像我这般皱眉毛吧,人们都说我们眉眼很像

想哭的时候,一定也像我现在这般皱鼻子吧,鼻子像妈妈

更多见他们是在视频里,照片里,自然都是笑容,亲身相伴的几天,也一定不会有其它脸色让我看到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