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德国的7个秘密》
再听《德国的7个秘密》
与昂格鲁萨克逊模式相比,目前莱茵模式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我想这不是哪个经济学家50年前就能预测到的。而且随着伟大中华复兴,极有可能几十年后被全球追有捧的就是“北京-上海”模式。
不过既然是虚心学习,我们就回到当下,谈谈“莱茵”模式是如何胜出的?
“莱茵”模式之所以胜出,是因为他极为重视制造业,并且由政府出资来帮助企业搞研发发。美国企业治理都是股东的利益至上,而“莱茵”模式是强调劳资共治。
为什么德国人会如此执着于制造业?他们认为制造业的工艺和技术,同样是知识,而且是典型的实践性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从公式中可以推演出来的,只能是在干的过程中学得。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在干的过程中学就没有创新的可能,如果失去了制造的过程,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
我们回顾工业时代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断的克服困难,不断的创新产生新的技术、产生新的变革,从而推动着制造业的革命以及人类生活的巨大变革。所以这并不是像盎格鲁-撒克逊(美国)模式理解的知识和制造是科技发展的两个方向,这更像是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相依相存。
劳资控制也决定了,企业不再归股东一家所有,而是和员工共同治理。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公司的股票通常会比美国公司的股票要低得多,这是因为德国公司的股东利益其实是大打折扣的。
因此员工和股东的关系就非常不同了,他们对公司的话语权更高,因此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也更高。在面对紧急订单需要加班的时候,他们可以快速的组织起自发自觉的不要加班费都可以的加班团队。而不是像美国的企业稍微工作紧张一点,就会由工会带头闹罢工,制约公司的弹性应急能力。
德国中小企业员工年流动率不超过3%,平均每个员工的在职时间长达33年;而美国企业员工年流动率高达30%,平均每个员工在职时间不到4年。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看出。在当今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前提下,德国“莱茵”模式大概率是率先走出困境实现强劲反弹的最有力的工业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