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2024-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每天都微笑

20240114

1 幸福,

是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不挣扎,不纠缠,不苛求。

幸福,

是自然如是地生活,

不以任何标准做为参照。

2 信任一切发生,

感恩一切机缘,

付出一切真心,

认出一切无碍。

3 如果觉得自己没价值、不够好,

即使得到再多的肯定与关注,

仍然感受不到真正的踏实。

如果带着防备与戒心孤立自己,

别人带来再多的善意与温暖,

我们也无法感受到亲近。

所以重点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外在的人事物只是一面镜子,

让我们去看到需要学习与提升之处。

4 用爱作为推动力,而不是恐惧。

抱着一切正面的心态来看待存在。

充满爱、信任和希望。

“我是健康的,我是被爱的,我是安全的,我是最棒的。” 这是宇宙的四大定律,是我们的坚定的核心信念。

5 任何你感觉到的不平安,都是幻象。宇宙的本质是平安,任何你感觉到的不平安都是学习的过程,透过不平安体验不平安,从而让你解脱不平安,世间所有的恐惧都是幻象。

6 万法唯心,万物唯心造,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所有的一切也都是我们的内在意识创造的。

我们正在认识我们内在的意识,一旦认识了就会回到我们所说的三大步骤:觉察、解脱和神通。(可是最终的目的不是要追求神通,追求神通就会变神经,因为神通本来就是属于你的,没什么好神奇的,也没什么好神气的,更没什么好追求的。当你越认识你自己,神通就是自然而然的必然结果。)

当你们越觉察到自己是一个创造者时,可以修行到你一个念头就能改变你的细胞。你们要觉察到自己的每个念头、每个情绪都正在影响你们的细胞。当你的觉察细腻到能感受你的每一个思绪都在影响你的细胞的时候,你就慢慢知道你要怎么想了。

思想是一种选择,你要选择信任人性还是选择不信任人性,你可以选择相信身体会自我疗愈,可以选择你是健康的,你是被爱的,你是最棒的,你是平安的,你做了选择就开始创造实相。

7 几乎所有焦虑的背后,归根到底都指向同一个问题:你从未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不懂自己、不接纳自己、不放过自己。

来自外在的心理补给是流动的,不确定的。

内在有充足的安全感、自信与笃定,才是稳定的。才能达到well-being的状态(健康、满足、接纳、祥和,和心灵的自由)。

当你处于Well-being的状态,你会发现,原来真正不焦虑的人生,不是我们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允许没有答案的问题存在,同时接纳自己生而为人的局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