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诗

2019-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叶辰秋
背诗

八十年代的乡下,娱乐资源很匮乏。

每家墙上都有广播,早晨定点自动响起,说些家国大事,是我们小孩子听不懂的内容;有收音机,但是需得安装四节一号电池。当时电池也是紧俏商品,常常买不到;有电视,但是天天停电……

所以我们看得最多的是书。

最初,我在父亲的书箱里翻到了繁体字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茅盾小说选》《十万个为什么》《铁道游击队》。实在无聊的时候会去翻翻,十个字有八个不认识,连猜带蒙地往下看。

有一天,突然翻出来一本《千家诗》,简直难掩激动。诗集啊!墨绿色封面,里面的作者大名如雷贯耳,都是语文书上的大佬。这绝对是非常高雅的一本书,最重要的,这是简体字版的。

晚上,我和妹妹一起翻诗集。母亲说:“不如你们两个比赛背诗吧!看谁背的快。”

好啊好啊!我们翻了翻,就背朱熹的这首《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说实话,这个比赛其实不太公平,我是沾光的,我比妹妹大三岁,多读了三年书。可是父母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我读了三遍就背下来了,妹妹不行,她读了五六遍才背下来。我赢了。

随后我就把这事丢开了。回房睡觉时,还听到妹妹嘴里念念有词,她还在背诗,加深记忆。

第二天晚上,母亲突然说:“你们两个把昨天那首诗再背来听听呢!”

我只记得一半,背得磕磕巴巴的。妹妹很流畅地背完了。

母亲看了我一眼,说:“你吧,就是有点小聪明,一学就会,转身就忘。”她摇了摇头:“不踏实!”

她又说妹妹:“妹妹记性不如你好,但是她踏实,学过的东西记得牢牢的。”

我当时并没有往心里去,小游戏而已,谁会在意呢?

不可否认,妹妹确实比我认真许多。她不止背了诗,还把诗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读的相当仔细。而我则常常搞混,张冠李戴。不过,那又如何?

直到后来,两个人的差距越拉越大。她读书时常年稳坐年级前三,而我,靠着那种小聪明,求学之路一直磕磕绊绊。

等到成年之后,她是上海著名985高校的研究生,而我只有一个自考本科文凭。

当时没有放在心上的一点小差距,造成了如今的天壤之别。

现在,我每天陪着自己的孩子学习、作业。看着她根据老师要求的“日清-周结-月考”的流程,每天先复习后作业,作业写完再复习当日所学的内容,然后预习。到了周末,再复习一周所学内容。

老师发消息给大家说:求学的路上容不得半点马虎,学习一定要踏实,耍小聪明的行为要不得。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可惜,这段话的意思,我自己也是到成年以后才明白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花的功夫。做任何事都是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