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后
有个说法,伟大的头脑爱谈论想法,中等的头脑爱谈论事件,弱小的头脑爱谈论人。但在写作中不能成立。写作中表达观点容易,描写事件较难,最难的是人物刻画。看完《无声告白》首先的感受就是作者笔力惊人。故事的本体就是一核心事件——莉迪亚跳湖自杀。我自个儿琢磨,这个故事若我来写,三五千字大概就是极限了,但伍绮诗凭着细腻的文笔、巧妙的结构、恰当的节奏、细致深刻的洞察,将家庭的压力、种族的偏见、个人道路的探索与取舍,打碎,又糅合,汇聚在这篇精彩的长篇小说里。因为人物丰满、充满细节,很多人喜欢它;因为故事本体过于单一,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本书表示无感。
莉迪亚的悲剧是她父亲的悲剧,也是她母亲的悲剧。她的母亲玛丽琳自幼热爱科学,理工科成绩优秀,励志成为一名女医生,却在求学期间与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坠入爱河,其后照顾家庭成为她的职业。玛丽琳一直觉得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这种躁动曾驱使她离家出走,莉迪亚敏感地感觉到,想让母亲安心留在这个家里,她就必须活成母亲希望的样子。于是对理工科毫无天赋的莉迪亚,却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玛丽琳视莉迪亚为自己的希望,希望莉迪亚可以完成自己未能达成的心愿。另一方面,在那个种族偏见依然严重的年代,詹姆斯作为在美国生活的黄种人,从小便融入不了任何集体。当莉迪亚偶然接到同学打来寻问家庭作业的电话时,詹姆斯欣喜若狂,他认为莉迪亚不一样,虽同为黄色皮肤,但她可以和朋友们相处融洽。心细的莉迪亚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她在詹姆斯面前表现出自己善于交际很受欢迎,来回应父亲的期待,而实际上她并没有任何朋友。
莉迪亚成为了全家人的核心,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的父亲却最想要融入人群,莉迪亚成为了一名“职业演员”,在母亲面前表现出对理化生的喜爱,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很受朋友欢迎。而当莉迪亚的物理考试成绩已经无法及格,当唯一理解莉迪亚并安慰鼓励她的哥哥内斯即将离开这个家庭,前往哈佛大学求学时,莉迪亚意识到她的演技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这个家庭表面的和谐了,但她的某一个改变,也许可以改变这个家庭。她在湖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因为爱着别人,做出了自我牺牲,舍弃本心中的一些追求。这本书之所以这么畅销,大概也是很多人都在这一点中看到了自己的些许影子——我们做出的很多决定可能并非出于本心,而是回应所爱之人的期待。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这未必值得。但也并不是说让人一意孤行,内斯最开始喜欢航空不被家人理解,詹姆斯还为此对他大打出手,但内斯凭借对此兴趣的深入学习,被哈佛大学录取时,也得到了家人的祝福。这大概是层隐喻,我们所说的很多热爱可能只是对现状的一种不满和逃离,但如果你真得凭借这种热爱,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那么本心与所爱之人的期待,就并不矛盾。“至少我不会一直让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至少我不害怕”,“坏学生”杰克作为故事支线中的重要角色,他的这些言论,也许恰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不必害怕,just do it。
我看这本书时还有个感受,即在任何关系中,眼见、亲历都不一定为实。不要轻易去判断一个人的性格,那只是他在你面前展现的性格。莉迪亚在她母亲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乖巧可爱,喜欢理化生,并把成为医生作为自己唯一可能的职业选择的这样一个形象,事实上这个形象是玛丽琳的自我期待,以及莉迪亚对这种期待的回应。直到莉迪亚死后,玛丽琳从莉迪亚书包里翻出了香烟和避孕套,才不得不思考,也许女儿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詹姆斯也一直以为莉迪亚有许多朋友,当警官把调查的一些细节告诉詹姆斯,莉迪亚在他面前提过的许多朋友,事实上都跟莉迪亚不熟时,詹姆斯也才开始思考,也许女儿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某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也许是最不严谨的一个判断。
还有一个重要角色,莉迪亚的妹妹汉娜,虽然年纪小,但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她甚至比莉迪亚更敏感,家人情绪的变化,甚至连杰克对她的哥哥内斯的情愫,她都看得清楚。但她也明白,多数情况下,她的意见不会被任何人注意到,所以一直保持着一个弱但恰当的存在感。我很喜欢汉娜这个角色,但这种喜欢带着心疼的成分。小孩子过于早熟,并不是什么幸运。
《无声告白》的故事本体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但在伍绮诗的笔下,几乎每一个出场人物都给人留以深刻印象,这一点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比起小说内容,我更喜欢作者的写作手法,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