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生】自在人生第17期精华分享

17-1 圣人之学
圣人之学是什么?是学你的真心自性的学问,它不是学孔子的教导,它不是学佛陀的教导,或者老子的教导,它是恢复你的本来面目,这叫圣人之学。为什么?因为你就是圣人!
我们用佛陀的话来讲: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的时候说的,这段话那什么意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一切众生都是如来,一切众生都是佛,你是不是众生?你是众生之一,但为什么你不是佛?“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妄想执着就是人欲,贪嗔痴慢疑,就是因为你的无明,你的人欲,你不能恢复你的佛性!
17-2 一心三藏
一心三藏的这个名词来自于佛法,整个自在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课就是今天这一堂课“一心三藏”,整个圣人之学,最重要的一堂课就是今天这一堂课“一心三藏”,整个佛法的精髓、整个灵修、整个宗教、整个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课就是今天这一堂课:一心三藏!
圣人之学跟其他的区别就在于你懂不懂一心三藏,在于你会不会做功课。让你有一个定海神针不是自在人生给你定海神针,也不是古圣先贤给你定海神针,而是明心见性是悟道,你明白了一心三藏,圣人之学的点滴骨血,圣人之学的核心,你就抓到了。
17-3 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惠能
何期就是哪里会想到,我哪里知道原来真相是这个样子?自性就是你的自然而然的本性,道法自然就是何期自性,这个道就是本体,就是一心三藏,就是觉,它法自然是什么?就是它的自性,它的自性是什么?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本自清净你就回到觉了,本不生灭,你知道你是这么个状态,能生万法,你知道你能创造一切,本自具足,你知道你就是一切,本无动摇,你知道你只要不在清静状态,你一定是离开本体,而本体一定是清净的。
你的人生就干一件事情,就是致中和,它怎么运作不关你的事。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要操心你的良知!
17-4 空生妙有
一念就是一个波,最小的正弦波就是一念,你的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波,你不要以为你的每一个想法是无所谓的,你的每一个想法都是一个波,念念叠加形成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都是一念的变现!
无论是什么最后都是正弦波,而最基本的正弦波就是一念,所以三千大千世界就是由一念产生,谁的一念?觉得一念,不是你的一念,你的一念只是其中一部分。
空生妙有的空指的是一心三藏、一真法界、真相、N维,妙有就是三千大千世界。
三细六粗
三细:
1、无明业相︰又称业相。谓在静止状态之真如,即心之本体依无明开始动摇时之相。因未能辨认能所主客,所以是迷界原始之状态。
2、能见相︰又称见相,转相。“转”为“转起”之意,一旦动摇便不停止,既已动摇现业相,即一转而起能缘之主观见照作用。虽曰能见,但非如用肉眼见物,而是极微细之认识作用,故名所缘不可知。
3、境界相︰又称现相。不起见相则无境界相,既有主观见照作用在前,故客观之对象,即随而显现。
六粗:
1、智相︰对前境界相,不知彼是现于主观心内之幻影,执为心外之实在而起染净、善恶、是非、爱憎等分别。智为分别之意,如对现于镜面之影像,误认其有实体。
2、相续相︰依前智相所起善恶、爱憎等妄分别之益加坚强,而对爱好之境感乐,对憎恶之境感苦,爱憎之念与苦乐之情相应,继起相应不断。
3、执取相︰依前相续相缘念苦乐境界,常住持苦乐之境,执着益深,遂起我执。
4、计名字相︰对前相住持执取益加深刻,且于所取之相,设种种名字、言句,以致对怨亲、美丑等名起爱憎之念。
5、起业相︰指依前计名字相,构造苦乐、怨亲、爱憎等名称,惹起贪嗔等烦恼,致使身口二业起善恶之活动。
6、业系苦相︰指系于善恶诸业,感生死苦果,乃至轮回无穷。
17-5 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
1、真我:构思创造;
2、大脑:接收解码;
3、假我:体验感受
三位一体,首先你要明白真我是大脑念念叠加形成的,或者说能量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的,大脑是能量,你的心脏也是能量,你的手脚也是能量,但为什么这个能量形成了大脑?这个能量形成了心脏?这个能量排列组合形成了手和脚呢?那形成大脑,大脑的功能和心脏就不一样,形成心脏,心脏的功能和手脚就不一样,就是念念叠加,念念的排列组合。
我们讲四大皆空,或者说四大和合,地水火风,就是佛法里讲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那然后呢,它随心应量就形成了你这个肉体,各个器官,当然也包括形成的三千大千世界,到我们这个地方讲的是什么?你是三位一体的你,就是念念叠加形成的大脑,那大脑就有大脑的功能,真我就有真我的功能,真我的功能就是构思创造,大脑的功能是接收解码,然后假我的功能体验感受。真我假我都是你,但是在这个物质世界,你的任务就是假我!
17-6 心外无理
你想获取财富吗?这个获取财富的理在你心中,你本来就有获取财富的理,这个理包括方法,包括途径,包括时间,包括地点,全都有,如果你想经营家庭、经营情感,这个经营家庭、经营情感的理不在外边,在你心中,经营家庭、经营情感的方法、途径全部在你心中,本自具足,心外无理,你想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理在你心中,不是向外去求理,这个理全在你心中。最终归根到底所有的原理在你心中,所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之学,心外无理。
心外无理
1,心(觉、意识、我)存在;
2,心(觉、意识、我)即一切,一切即心(觉、意识、我);
3,一切都存在于当下;
4,给出去什么,就接收到什么,给予等于接收;
5,除了以上四条法则不变之外,一切都在变化。
17-7 能所双亡
能所双亡就是“有能做事情的你”、“有被所做事情的对象”,这两个都不存在,两个都是幻相,都不是真相,都是念的叠加,你的行动没有你想的那么有创造力。
你的行动和你的人生没有必然的关系,现在你有多少财富不是你的目标、计划、行动带来的,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教导都在强调行动,你的行动和你的财富、情感、健康、人际关系、你的人生没有必然的关系,你丰盛的真相不是行动本身带来的,那是什么决定的?“念”决定的,一切都是念念的叠加。
每个念都在振动,每个念都有频率,情绪、感觉是念的指示剂,什么决定你的人生,就是你的情绪,不是你的行动带来的结果,而且你伴随行动的情绪带来的结果。
剧本加频率等于人生!
17-8 夭寿不二
题目来自于孟子,夭寿不二,夭就是短命,寿就是长寿,健康的真相是夭寿不二,你做到夭寿不二你就健康了。
你把握两点,你的人生问题全部解决,真相是一心三藏,把握一心三藏,一心三藏放在我们今天的健康课程中来讲就是夭寿不二,同时要把握一个东西就叫因果法则,毕竟要在物质世界体验,你不能忽视这个因果法则,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就是我们讲的你给出去什么,你就接收到什么,这也是觉的特性,觉能生万法的特性,怎么生的万法?念念叠加,怎么念念叠加出来的?就是给出去什么,接收到什么!给出去什么念,就接收到什么念的结果。
17-9 本自俱足
我是本自具足,我怎么给出去的频率呢?为什么我的频率我过成了这个样?他的频率他过成了那个样?这就是你给出去什么,你就接收到什么。
你给出去什么,就接收到什么,呈现两个部分,第一:业力,第二:当下的感觉,就是你的业力加频率等于财富,业力加频率等于健康,业力加频率等于情感。
情绪等于健康、财富、情感。情绪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你累生累世没有消融、平衡、释放掉的情绪转化成了业力,还有一部分是你当下的感觉,你当下的感觉,如果你抗拒它就会转化成业力,如果你接纳它就会消失于无形当中,对你的人生就没有影响了。
17-10 缘聚缘散
关系的真相是什么?就是缘聚缘散,一切都是缘,因缘和合,千里姻缘一线牵,无缘对面不相逢。
缘怎么来的?频率加剧本等于人生,剧本和频率都是情绪都是缘,“缘”分“善缘”和“恶缘”,善缘就是你的福德,孽缘就是你的业障,不管怎么说,它都是没有被中和没有被处理的情绪,都是你今生今世要去完成的功课,所以出现在您生命中的每一个人,他(她)只是你做功课的一个机会而已,他(她)只是一个让你回家的阶梯而已。无论善缘还是恶缘都只是二元对立的说法,实时上没有意义的。
一切境遇都是中性的,你赋予这个境遇的意义决定了你的人生。
17-11 无善无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这个世界是中性的,一切境遇,内在没有意义,一切事情的发生,它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内在的含义在其中的,一切境遇都是中性的。
那就是什么意思呢?别人骂你是中性的,别人夸你是中性的,你损失的钱是中性的,你发了财还是中性的,它没有意义,造物主赋予你一个非常棒的礼物就是一切的境遇都是中性的,因为造物主是中性的。
从本体上来讲这个没有错,这是一种开悟的观点,但不要仅仅停留在这个上面,停留在这个上面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你可以赋予意义,正因为你赋予的意义才有了善与恶,但你赋予的任何意义都不是这个事情发生的真正目的。
17-12 平行宇宙
改命的关键是调频,就是切换平行宇宙,一切都已存在,一切都在当下,你即一切,一切即你,你只要能想得出来的,都已存在,它们是并列存在于当下。
切换平行宇宙是改命的关键,所以不是在那个匮乏的平行宇宙当中去做大量知行分离的行动,我们讲的不要去改变你的全息图,不要去修改你的全息图,不要去采取行动让自己去获得你想要的改变指的是知行分离的行动,指的可不是知行合一的行动,知行合一是切换平行宇宙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如果你不知行合一,你很难切换平行宇宙!
17-13 法尔如是
法尔如是这堂课承上启下,是对明心见性篇的总结,也是对悟后实修篇的开启。
法尔如是这个词来自佛法,“法”是效法,人法地的法,地法天的法,是要依照,要效法,“尔”就是你,法尔就是法你,“如”就是一心三藏,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就是你的真心本性,就是无形无相的那个你,就是“我是觉”那个觉的无形无相的那个你,看不着,摸不着,无法衡量,无法描述,无法表征的,可以为天地母,它孕育了一切,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本自清净,能生万法,本自具足...如就是你的真实本性,就像如来的如,它就是存在着,但是它又是一切,一切又是它,它在一切事物当中都有他的自性,所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这个如,那这个“是”什么呢?这个“是”就是不空如来藏。
17-14 狂野想象
狂野想象是自在人生的第一个功课。
为什么要狂野想象?功课篇一定是和理论篇结合在一起的,理论篇告诉大家一切都是念。
“空生妙有”这一堂课我我给大家讲了一心三藏,讲了何其自性就是本体,它是一真法界,它是一心三藏,它是那个如如不动的那个觉。这个本体是如何生出来天地万物,如何生出来人狗牛羊,如何生出来风云雨雾,包括今天的自在大学,怎么生出来的?念的变现,这个念就是能量,念就代表一种振频,所以就是能量的变迁,念的变现,就出现了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念不只是你的念,这就是狂野想象的作用。
17-15 宇宙订单
“宇宙订单”只是一个名词,不要被它误解了,宇宙订单告诉你是自己向自己要,并不是有一个独立于你的东西,并没有一个在你之外的东西,然后要过来,宇宙订单可以说向真我下订单,而真我是谁呢?真我就是你,所以向宇宙下订单就是向真我下订单,而真我也是你,所以就自己跟自己要,你的真我并不会不给你,我们只是用这个名词表述一下而已。
向宇宙下订单,第一个方法:显化清单,写出你的渴望,写的时候一定是感觉好的,写完就放下。第二个方法:梦想相册。第三个方法:团队先行。
17-16 白日做梦
你每天白日做梦15分钟,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你,每天辛勤工作八小时这是真的,你每天白日做梦15分钟,这个白日做梦是正确的白日做梦,是真的在白日做梦,你不要执着于它一定如你想象的发生,你做到了如佛陀所说的发愿,如王阳明所说的立志,而不是变成了佛陀讲的妄想和执着。
15分钟和八小时,你每天白日做梦15分钟,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你每天辛勤工作八小时,为什么15分钟和八小时有这么大的差距?时间是幻象,15分钟和八小时都是一种时空的幻觉,你辛勤工作八小时和你白日做梦15分钟,这八小时等于15分钟,也就是讲一分钟等于无限,当下等于永远。做白日梦一定是快乐的,不快乐就格物致知。
17-17 赞赏感谢
真正的感恩来自于明心见性,真正的感恩来自于开悟之后。
为什么要感恩?因为一切都是你。本体上你是觉。
感恩是爱顶点,感恩是爱的最高,但是这种感恩或者这种爱或者这种让你去练感恩的方式,是小乘的修行,跟持戒是一样的。但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只给你一种感恩的能力?因为给你一种觉悟的能力,你能有吗?但是给你一种感恩的能力,人人可以有,就好比告诉你不要杀生,人人能做到,但是告诉你人人龙场悟道,人人菩提树下顿悟,这是需要福报的,要不然你做不到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龙场悟道,但是每个人感恩是可以做到的,所以说如果上天只给我一种能力,那就选择感恩吧,而不是说上天如果只给我一种能力,那就选择开悟吧。
17-18 悦花悦有
悦花悦有:
哇,太神奇了,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那里有这个包子铺,那里有包子铺里的老板娘,包子,小米粥,鸡蛋,咸菜,桌椅板凳,哪里有包子铺里吃早餐的男男女女,哪里有钱,哪里有这个交易的过程,这些都不存在,这些都只是我的梦境而已。我用8块钱对我的创造物表达了赞赏与感谢,对这个创造过程表达了赞赏与感谢,对身为创造者的我表达了赞赏与感谢,我知道金钱并不存在,数字并不存在,金钱只是我表达赞赏和感谢的一个工具,我知道当我出于我无限丰盛的本然状态对我的创造物,对这个创造过程,对身为创造者的我表达赞赏与感谢的时候,我就能从限制我人生丰盛的模式中收回力量,我就能瓦解限制我人生丰盛的模式,我就能导致金钱加倍的回流到我的身上,我就能在我的人生中体验到更多的丰盛。耶[胜利]
真正的你能做到悦花悦有是什么?你在花钱的时候你本自清净,你花钱的时候是无住生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允执厥中、致中和、致良知的过程,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最后的功课都一样,无非是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生活的各个边边角角让你无住生活,但是我们很多人对钱做不到,其实你就是不做这个功课,你也可以做到悦花悦有,做什么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就是你如果花钱感觉不好就格物致知,你感觉好再花钱知行合一。
17-19 感恩奇迹
奇迹是什么?奇迹是感官的转移,什么叫感官的转移?是你视角的转变,当你站在我是觉的角度,当你站在做梦者的角度的时候,那梦中的一切都是奇迹,觉的内容都是奇迹。
你的感官从宇宙主导论转到意识主导论,奇迹就变为了常态。但是,在宇宙主导论奇迹就是偶然。
修行修什么?为什么要觉悟?觉悟就是一种感官的转移,由无明来到觉悟,真正的感官的转移就是明心见性,一定要明心见性,也就是明白一心三藏,这是唯一的真相,我们唯一的力量是看见真相。
17-20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来自于四书中的一本“大学”,这也是孔老夫子教导我们的,这是孔孟之道,这是圣人之学,格物致知就是千古圣圣的点滴骨血,格物致知就是人生的密码、真圣门、正法眼藏,格物致知就是你人生的核武器,就是自在人生的核武器,如果你掌握了它,你就习得了圣人之学的精髓,你就掌握了千古圣圣点滴骨血,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要操心你的良知,不要操心你的治国平天下,不要操心你的家庭如何经营,不要操心你的夫妻情感如何相处......只要操心你的良知是否光明,良知光明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是故致良知之外无学矣。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百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王阳明
17-21 为善去恶
为善去恶:
当你动气(感觉不好)时,开始为善去恶:
1,观察身体是否紧绷(胸闷、胃痉挛)等,如果有,就和它在一起,接纳它,觉察它。观,只是观,直到身体放松了为止。如果身体没有反应,就不必观察身体。
2,允许头脑中的思想(念头)来来去去,起起灭灭,不要追求无念。看它,只是看它,来了就观,走了不留。
3,允许自己动气(情绪起起伏伏),接纳它,体验它,和它在一起。不要抵制它,转移它,忽略它,分析它,评判它。体验,只是体验。直到自己不动气(和平)了为止。
4,有意识的进行知善知恶的冥想,不追求完美。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100%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快乐,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受限的,匮乏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是真的,而忘了自己真正是谁。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持续进行以上四点(可以同时进行),直到你感觉到身体放松了,或者情绪和平了,或者回想起那些让你动气的事情时,感觉不到动气(情绪)了,就可以结束本次的为善去恶了。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伪善去恶,当你没有情绪的时候不要自己给自己找事,当你没有情绪的时候,马上知行合一,当你没有有情绪的时候,不要去想着挖或者去找自己的情绪,没必要,你等着就行了,一定会有事情发生让你起情绪,所以你只管等着,你一定会有情绪的,你不信去看看你生命当中有多少有情绪!这个动气包括可大可小,大的恐惧、悲伤、痛苦,小的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心情不舒畅,或者说腹部或者胸口有一点点的堵,或者脑袋有点发晕等等,这都是情绪,这都是动气,就是大到极度恐惧,小到一丁点都不舒服,都叫动气。
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善恶全不在物,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王阳明
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行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王阳明
尔那一点良知,正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谛,“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
~王阳明
17-22 知善之恶
知善知恶
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慧律法师
无论我们打坐多久,无论我们多么不散乱,无论我们禅修多久,除非你拥有正见,否则你都是一无所成。除非你拥有正见,否则这些不会带给你任何成果。你仍然处于网中,仍旧是被捕获的鱼。
~宗萨仁波切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就一切圣果。
~《圆觉经》
知善知恶: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100%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快乐,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受限的,匮乏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有力量,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我是觉”直接告诉你“你是谁?”我是觉就是我们讲的意识主导论。你要有一个解释一切的理论,一定有真相存在,这个真相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不能是二,那不能是二的必须是一个,如果有两个哪个更真呢?那必须是一个。觉是一个,浑然一体,第二它是无限的,不能有什么东西在它之外,有什么东西在觉之外了?你只要能说出来的都在觉之内,你说那我想不到的在觉之外,你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你想不到的是什么呢?你只要能想到的,你只要能说出来的都在觉之内,所以觉是无限的,觉是绝对的、绝不会变的。
17-23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行动轻而易举,知行合一的行动轻松、自在、洒脱,而且得到的结果远远超过你想象的,行动为什么重要?行动是你的一个念在这个物质世界的具体显化,每一个念背后都带着一个振动,怎么能告诉你这个念是好是坏?这个念是让自己知行合一还是知行不合一呢?很简单:你这个念背后的感觉是什么?这是一切的关键,不要去监控你的念头,就觉察你的感觉,你的每一个念你的感觉会告诉你。
本体就是清净,本体就是乐,本体在生念,你也在生念,你生的这个念和本体的念契合,你内在一定是喜悦的、清净的、法喜的、和平的、享受的、开心的、兴奋的。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王阳明
17-24 喜悦之道
喜悦之道就是关于如何去知行合一,你如果想自在人生,只需要做两个功课就足够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赞赏感谢和狂野想象能助你锦上添花,但是雪中送炭的是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打个比喻,如果格物致知是左腿,那么知行合一就是右腿,那么你的人生必须是迈了左脚迈右脚,迈了右脚迈左脚。
知行合一:
1、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时,臣服接纳,和平去做;
2、每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做自己最兴奋/渴望/快乐/喜悦/享受的事情,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
3、善待自己。
关于知行合一、喜悦之道您做到这三点,您就做到了知行合一、喜悦之道,知行合一就是喜悦之道,喜悦之道就是知行合一。
17-25 丰盛之旅
所有的创造99%在无形世界完成,你人生当中的所有的创造,这个所有的创造包括比如财富怎么到来、什么途径、什么项目、什么贵人、什么时间等等这些创造的细节,99%在无形世界完成,由谁完成?由真我完成,然后呢,由你的振动来接纳。只有1%是你的行动完成的,就是你跟着走,然后呢,你踏着兴奋的这个脚步一步一步的走,你就接收到了。你的任务就是跟着喜悦之道一步一步的爬楼就行了,它会让你越来越好,喜悦之道就是丰盛之旅。只要功课做到了,你的丰盛自然到来。
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各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王阳明
16-26 自在人生
自在人生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自在人生,很多家人来上这个课也是为了自在人生,什么是自在人生呢?我们讲了时间自在、情感自在、财富自在,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从圣人之学第一堂课开始,自在人生是最后一堂课,中间贯穿的就是如何让你自在人生,其实自在人生就是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即使您不再跟着自在大学一起走下去,也请您不要把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给撇掉,您撇掉的不是心想生的东西,撇掉的是古圣先贤的点滴骨血,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家人,我们2019年更加的明心见性,更加的悟后起修,更加让自己活在千古圣圣的点滴骨血当中,因为这个是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