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第八次研讨

2018-08-27  本文已影响7人  海水淡悠悠

上一次讲知觉活动随着年龄不断发展,直到能够接受智慧的指导为止。

这一小节回到最初问题:1.能否以知觉的发展解释智慧发展。2.智慧的内容发展。3.感觉主义是否真的忘却感知——运动图式作用?4.知觉能否说明概念?

一、方法

情景1,知觉和概念同时出现,这时概念是感知——运动图式组成,还没有产生表象。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表象不仅是一个人的映象,而且是一种操作,即心理操作可以以表象的形式进行,即形象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象的心理操作、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可处于不同的相互作用中。

也就是说形成表象思维时,动作已经内化到思维里。譬如孩子在幼儿时数数需要数手指,或者游戏进行数数,到了一定年龄后,不需要数手指就可以算出来,这时的思维到了另一个阶段。

情景2——情景4,知觉内居于概念前,此时概念具有表象。(内居什么意思)

二、投影概念和知觉

透视的概念和表象直到七岁以后才出现,这时儿童按照自己的观察点理解大小或形状外观变化(知觉常性),绘图也可以用透视表示。概念并非由知觉产生,那概念怎么产生?

三、知觉的常性和运算的守恒

知觉是概念的先形。先形有两种不同含义。一种是知觉是概念的直接先驱。另一种是知觉和概念构成是相似的,这是旁系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共同来源是感知——运动图式。

如何理解先形?

知觉常性下,物体看起来改变了,实际没变化。守恒情况下,不变化。这些判断是由于逻辑或推论的补偿,所以说常性和守恒之间有相似性或者部分同型。

《玩游戏,学数学》介绍了守恒游戏。三岁到四岁孩子玩圆球和扁球时,孩子凭着视觉焦点认为扁球大。儿童总是依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做出判断。这时的他们还不具有守恒观念。这个游戏还可以继续玩下去。把球饼越压越薄,孩子又会改变自己的判断,说那个没被压扁的球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薄”成了“视觉焦点”,他们会认为这样更加小。再把球捏回来,他们有认为是一样大。这些重复的动作对于儿童认知发展很重要,不要认为在五岁时认为是这样,孩子就一定是笨,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游戏,到了六七岁时,孩子的观念又不一样了。

总之,常性和守恒通过调节或者运算补偿作用按照相似的形式发展,运算的守恒是对早期的不变性的认识,就是永久客体的延伸。

所以皮亚杰总结:逻辑数理含有一系列运算这些不是单从知觉而来,而是作用于这些事物的动作抽象。

知觉结构本质不可逆,运算是可逆的。孩子的每个年龄阶段思维方式不一样,不可直接揠苗助长,把答案告诉孩子们!3——6岁的孩子通过大量的动作游戏感知数学。数学的观念是通过大量的游戏形成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