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筱君瑞:三个情人爱了你(037)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春筱君瑞

2009年,我有了第一个情人-攀儿哥。

2015年,我有了第二个情人-小金子。

2018年,我有了第三个情人-春筱。

2019年的情人节,三个情人陪我一起度过,我却单单把爱留给了春筱。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工作才是情人节陪伴自己一起度过的最亲密的情人。

昨天理出了几个核心点,今天就得从核心点出发去找方向。每次碰到找方向的问题,总是冲突与平衡的一场大战。

之前的招商体制是基于代理制的,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以批发为基础建立的,通过货品集中式的传递,在最后一个环节形成终端销售。

这个制度的一个弊端就是传播的环节主要集中在终端客户之上的层级之间,到了终端客户那里就削弱了传播力,从而造成了终端传播的疲软。

所以我在想能否让终端每一个使用者都能进行传播呢?能不能在原有的制度之上加入返佣制,当每一个终端客户进行时,每达成一单销售就给一定比例的返佣。

这样的话,会有一定比例的终端客户为了返佣主动传播,如果我们把返佣奖励设计成三级,那么对于主动传播的终端客户,除了通过自己传播的客户购买有一定的返佣,自己传播的客户形成的二次传播产生新的客户购买,自己还会有返佣。

这种机制就是现在很多平台都在用的社交传播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都是单一存在的,通过平台的社交宣传链条式连接客户,这样每个节点的客户收益都可以控制。

这种机制如果简单地嫁接到我们现有的体系中,就会对原有的体系造成极大的冲击。

因为两种机制本质上有非常大的不同。

代理制是品牌– 服务商– 终端客户,社交制是品牌– 终端客户。在社交制中,服务商是传播者,终端客户是使用者,而在社交制中终端客户既是使用者,也是传播者。

代理制中,货品是在服务商手中,社交制中,货品是在品牌商手中。

两者看似就像是两条平行线,根本没有融合的可能,这也是令我头疼的原因所在。

如果代理制中加入社交制,所有的关系都要重新构建。货品发货的问题好解决,通过每个一个代理构建的社交链条订单,货品可以由服务商来发,或者是服务商在公司订货留存公司由公司代为发货。

可是社交制中的关系在系统中会呈现的非常清晰,如果在这种关系中,有终端客户想要转化成服务商,融入代理制中的关系,那么这个时候,她的上级推荐人的利益就会受损,因为她成了批发商,而她的上级是社交关系中的传播者,彼此的利益关系无法建立互联。

鱼和熊掌真是不好兼得。想要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就得在两种制度的对接点找到符合大家共同的利益,同时还要赢得大多数的人信任,明白我们是在为大家着想,而不是在通过更换方式实际上为了达到自己最大的利益。

情人节,我把爱给了你,你却给我留下了一个这么大的难题。

春筱,欢迎你的加入,加君瑞个人号:junruizz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