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汤总_a087

      雕刻看云冈,壁画看敦煌,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其中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暑假我们开车自驾游到山西大同去看云冈石窟。终于可以看到期待已久的云岗石窟了,买了完门票就迫不及待的飞奔进去,提前做好的攻略就是要到游客中心请了一个导游,服务台交完费,派了一个导游,导游是一位颇有经验的叔叔!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边走边听叔叔介绍云岗石窟的由来:大同市在公元5世纪初,是北魏的都城,当时称为平城,至5世纪末迁都洛阳,在近百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北方封建统治的中心。初期的北魏王朝非常崇信佛教,并奉为国教。文成帝继位后,首先恢复佛法。云冈石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当时一位著名和尚奉文成帝之命,役使了数以万计的劳动人民和雕刻家动工开凿的。处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有人发现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前后用了约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石窟雕刻的题材内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

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北魏五个皇帝的浮雕

云冈石窟

          進入云冈石窟的山门

第1一15窟为云冈石窟中期所建,是云冈雕像的鼎盛阶段,正值北魏迁都洛阳前孝文帝中兴时期。洞多呈方形,突出释迦牟尼佛的地位。佛像面相丰润适中,盛行褒衣博带,出现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突出汉化。呈现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雕刻内容和风格出现全面汉化。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第一和第二窟并列双窟。

第一窟石鼓洞,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象为弥勒佛,东壁佛本生故事浮雕。

第二窟寒泉洞,中央为方形三层塔柱,每层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璧面雕出五层小塔。

第三洞灵岩寺洞,云冈最大石窟,为昙曜译经楼。后室雕刻靣孔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三尊佛像,坐像高10米,两菩萨立像各6.2米。

第四窟塔廟窟,窟中方形立柱,前后面三佛像,左右面六佛像,中央坐像高达17米.为云冈最大石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窟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

第五和第六并列为双窑木构檐。

1696年康熙皇帝冬日回峦巡幸云冈,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

第六窟为释迦佛洞,誉为云冈第一伟观,中央有一高15米两层方形塔柱,雕出33幅图,讲述释迦佛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故事主题突出,情节衔接自然,内容前呼后应,是石雕连环画的珍品。

第七和第八为连体木制阁楼。

第七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窑檐,后室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南部六个供养菩萨,形象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笫八窟内有五头臂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是三头六臂的摩酼首罗天,极为奇特。第九窟阿阛佛洞,洞内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象生动,动感极强。第十窟毗卢佛洞,石雕飞天臂绕飘带,凌空飞舞,或左顾右盼,或囬眸一笑,极尽人间情趣。飞天是中国的独创。第九一十三窟合称五华洞,笫十一窟周壁佛龛刻満造像和小佛,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第十二窟雕刻伎乐天人,手执弦管,神情迥异,形象生动。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高脚弥勒佛,像高12米,南壁有7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

第十五窟有一万余尊小佛像,称为”万佛洞”。

第十六一第二十合称昙矅五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高僧昙矅选择钟灵毓秀的武周山,开䢖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的序幕。

第十六窟正中释迦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四周雕刻千佛。正中立像高15米,右臂袒露,身披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三世佛,居中为弥勒坐像第二十窟三世佛,正中释迦13.7米云冈露天佛,高大伟岸,鼻高唇薄,两肩宽厚,袈裟右袒,与身后的峭壁一色,为云冈石窟象征。

昙矅五窟为帝王象征,呈马蹄形,窟顶雕满千佛,主要是三世佛,佛象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气势磅礡,深厚纯朴,雕刻技艺融合古印度艺术精华和汉代传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石碑左上方为21一45窟晚期石窟。

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分布在20窟以西约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多以单窟形弍,佛像消瘦,长颈肩窄,表现北魏晚期全面汉化,出现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

云冈石窟共拥有5万多尊佛像,大的高达17米,小的仅2厘米,形态逼真,目光传神,神采飞扬,身躯扭动,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智慧。云冈石窟所表现的石窟,䢖筑,音乐歌舞,民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北魏时期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

      听完导游叔叔的介绍,对云岗石窟又多了一份敬仰,紧接着导游带我们来到第一个石窟洞里,进去后一看,瞬间震惊了,好壮观啊,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这些佛像、飞天、赞助者、供养人的面貌和衣饰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异域色彩。在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汇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墙壁上无数尊精致雕刻的小佛,游客们发出一阵阵赞叹,突然发现有一尊大佛没有眼珠,听导游说,原来,相传我们的祖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建设云冈石窟时,是有眼睛珠的,大佛是象征的是皇帝,若是无眼珠,岂不是自潮有眼无珠呢?相传是在金朝时,被一些游牧民族的盗墓贼所盗,但还没有完全被盗,之后分别在大清咸丰和光绪年间眼珠陆续被盗,其中还有外国列强将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大佛眼珠盗走,偷运至外国。据记载,眼珠不是一般的石料,而是可以动的类似夜明珠的宝贝。我们一定不忘 国 耻,严惩外国偷盗者。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石窟中的佛像、菩萨、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本应该是一张纸完美无瑕的画卷,但是那些墙壁、佛像上却又有着或疏或密的洞孔,使得这幅画卷多了许多瑕疵... ...那么,你知道佛像上这些或圆或方的洞孔是怎么来的吗

导游叔叔说,据传在清代,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泥塑翻新及维修,在修补佛像时,采用传统的打孔、嵌入木栓、缠麻、涂泥、彩绘的办法,工匠把木桩打入佛像并固定,外覆泥塑彩绘。这种方式虽然对防风化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却对石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久,泥皮脱落,木桩枯朽,到如今便成了这番千疮百孔的样子。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站在石窟前,感叹着1500年前古人的智慧与工艺、想象力、创造力,恢宏、威严,构思缜密,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也被华夏文明的灿烂与信仰的力量所折服!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