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春秋大义》下篇第三章其二

2017-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牧濑伊吕波

天人三策中的第二策

第一策我们讲了如何治理国家,董仲舒讲究要天人感应

这第二策,汉武帝继续发问了

其大概意思,有的皇帝游手好闲,啥都不干,你说的天人感应,老天也没怎么,天下太平无事

有的皇帝,天天忙出翔,结果呢,天下一样太平无事,有的搞勤俭,有的搞歌舞,猫有猫道,狗有狗道,没有一定的规则,都天下太平无事,我汉武帝该怎么弄才好?

治理国家关键在于农业,用人,我汉武帝这两样都搞了,怎么还不见效果呢?

董仲舒面对汉武帝的两个问题道:

确实像老大你说的,有的勤勤恳恳,有的游手好闲,这不是说哪个好或者不好,都是治国方针,都是沿着我说的“道”上开车(上一篇讲过了老司机开车),那差别在于时代有不同啊。游手好闲的是接了上任的班子,底子打的太好了,他就随着社会惯性向前发展,勤勤恳恳的是因为上任太差劲了,接手了个烂摊子当然要忙碌些

至于老大您说的有的载歌载舞,搞建筑啊,插旗子啊,都是在搞形式主义,未来的人民也会搞的,什么开张剪彩、婚丧嫁娶、开幕式、闭幕式、签约仪式、电影首映、新专辑首发

这些的作用在于,告诉大家江山换主人了,现在的主人和上一朝没什么关系,江山不是从前朝继承下来的,而是从老天爷手里接过来的,老百姓都得明白这一点才好

汉武帝道:什么嘛嘛,这治国太简单了,我就接手个好摊子不就得了

董仲舒道:可以是可以,您老不干活,总的有人干活啊,你清闲,谁来做事儿呢?就是称职的小弟打理了,那么用人就显得格外有学问的一件事了

提到用人,或许我们听过这样的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来自亲贤臣,远小人,看似简单明了的话,却也只是看看而已,发挥不了什么真正的作用,为什么呢?

1;人是趋利避害的

2;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

3;权力是最好的腐蚀剂

怎么理解呢,就是水至清则无鱼,就好比聪明的有实力的手下,帮黑社会老大平定天下后,提出要钱要女人,给老大的感觉,我的野心不过如此,不要担心我会对老大做什么心思

都是清官,老大没什么奖励对这些人有激励作用,惩罚也没什么震慑作用,想想多么可怕,怎么管理?不近钱财,不近女色,老大怎么能看透你到底再想什么?

所以说,皇帝要嘴上说说,什么亲贤臣,远小人,嘴上要符合老百姓的‘愚’的思想,这方面归儒家管理,真正要做就是另外的事情了,这归法家

嘴上要符合仁义,说仁义高于国家利益哦不,是皇帝利益

行动上要符合皇帝利益,说皇帝利益高于一切,什么清官贪官符合皇帝利益就是我皇帝的好官

外儒内法两面派的作风

从这里开始关于本章书的后几页,都在举例解释外儒,和举例说如何内法

本章重点就在汉武帝和董仲舒的问答

即策与对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