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启示(二十)
如何让孩子喜欢写作,可能是很多老师都头疼的问题。陈老师改变了传统的作文评改形式,采用五步评价法,用两个作文本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第一个作文本让学生自己评,吸引家长参与作文评改,第二个作文本由学生认真誊抄,教师欣赏鼓励。陈老师在读完学生的草稿后讲评,尤其对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大加渲染,把每个孩子习作中精妙的词句制成幻灯片都给大家听,对孩子们习作中迸发灵感的鼓励,唤醒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陈老师指导学生读整本书一般要经过几个来回:
一、快速浏览读新书。
一到让学生先读书名、副书名、目录,然后看封面、图片、内页插图、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绍以及术后的评论等,或者从目录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浏览十几分钟,往往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还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二、畅快淋漓地读。
这是教室里最安静的时刻,大家迫不及待地读故事,仿佛一棵树苗吮吸甘露。这时陈老师不要求他们做笔记,也不要求他们写心得,做批注,因为一口气读完一个故事是一件痛快的事情。
三、心灵相通读。
一番畅快阅读之后,要对书的内容做一个回顾。陈老师有时会提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让孩子们带着话题阅读故事梗概、主要情节、重要角色、场景、关键细节、主旨等。陈老师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和关注他们,并作出自己的评价。这个环节,孩子们通过批注、填写读书交流卡等形式,记录读书成果和体验。陈老师在整理孩子们读书成果和体验的基础上,认真设计读书交流会。
四、展示交流读。
根据孩子闷在个性阅读中的独特感悟,设计班级读书交流会,让他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有关章节交流碰撞,这时,孩子们真正走进书中,走到书外。在实践中,陈老师摸索出了五种基本课型:推荐读物课,阅读方法指导课,个性阅读课,展示交流课,阅读欣赏课。这五种课型有效提高了孩子闷对整本书的把握,交给了他们阅读方法,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