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离中 学会随缘
2024-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扬扬时光
离别,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许多次别离。
它的出现,会给人带去很多伤痛。就连生来乐天的苏轼,在经历离别时,也曾数次掉过眼泪。公元1061年,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判官,而苏辙则选择留在京中奉养父亲。这意味着,两人要面临人生中第一次分别。
你可能无法想象,从小一块长大,同吃同睡,一同参加考试,一同考中进士的亲兄弟,离别之时,会有多么伤感。苏轼和苏辙两人在分别时,都是哭得不能自已,涕泪横流。
才刚分开没多久,苏轼马上就给苏辙写信: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苏轼说,我知道离别是人生的常态,不应太伤感。可我就是怕时光走得太快,我们此后再无机会重聚。
后来,随着不断地经历聚散离合,不断与人挥手告别,苏轼才逐渐变得坚强,心境也变得更加成熟。
直到几十年后,同样是与苏辙分别,苏轼已然有了截然不同的心境。公元1097年,62岁的苏轼因被迫害,被贬到了孤悬海外的小岛——儋州。苏辙担心此后再也见不到哥哥,特意赶在苏轼赴岛前见了一面。看着风尘仆仆的弟弟,苏轼有些心疼,赶紧找了一家店,招呼苏辙吃面。可苏辙想到这可能是两人的诀别,愁得食不下咽。苏轼却大口大口地吃完了,还劝慰苏辙,聚也好,散也罢,凡事都要想开些。
世上的人和事,来去都有它的时间。哪怕是父母兄弟,孩子伴侣,也逃不过最终别离的宿命。
所以苏轼在经历人生诸多离合后,曾感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这趟人生的旅途里,你我都不过是赶路的行人罢了。
缘起时,你遇见我,我遇见你;缘散时,你转身告别,我挥手相送。从此,各历各的悲欢,各有各的前程。因此,何必为了一段感情的离别而痛苦不已。
人生本无常,活着本身就是为了体验这些相聚别离。珍惜相遇,淡看别离,那才是人生旅途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