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津梁写作

写小说的秘密(二)

2021-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衣茶馆001

写作,写是写,作是作,读者可能不计较,作者却要明白,这是有区别的;写,是内心感觉的表述,作,是作品外形的修辞。

“哏”经过发酵,到了宣发的时候,写出来,怎么写?写那个“哏”,先找到那个“哏”眼,切进去写——

这时候,要内心足够忘我,而要走进人物内心深处写起,一两句就“钩”住自己,特别像简书这样的平台,不易长篇大套,都是短篇小说,更不要废话啰嗦,读者进不去,硬着头皮读下去,也味如嚼蜡;

“钩子”有两个作用,一是勾住读者,更重要的是勾住自己的心,自己的痒痒心勾不住,就写不下去,就更勾不住读者?

通过“钩子”写法,可以反证,这个“钩子”勾住你了没有?如果没有,那说明还不是“哏”眼,要继续找,直到找到,有时可能找到二个或三个,那就选最“哏”的那个写起。

许多名著可以看看,开头几句话都有很明显的效果,一下子就“勾住”了读者的好奇心。

“哏”是点,“钩子”是面,是酵母发酵发端的开始,按照这个顺序写;注意,这时候,不用大量的旁白叙述,而是顺着人物的感觉写,让人物自己内心动起来,手脚动起来——只有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一单元写清楚了,你如吸了一口烟,过了瘾,读者才可能入了戏,再叙述因果关系,读者是允许的,也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这时候挥洒着写正当其时。

因篇幅有限,我一般不在干货中举例子,只有靠友友自己去找例子去感悟。

写的疏和密的比例,还是看你的“哏”眼的大与小,也就是酵母粉的大与小,多与少,与生活的距离的长与短,一般越是重要的人物要密写,拐弯抹角地写,如慢骑自行车式,不要简不要快,因为简与快一般用在叙述故事上,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精准地细写,才可以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人物才能在读者面前立起来。

作,一般在一个单元写出来后,回头看看,添加或埋伏后边的“钩子”,以期前后呼应,因为写出来的往往都是人物自己的东西,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是否贴切,给没给其他人物做铺垫,也许就是添加或删除一两句话。

作,要整体搭配看效果,太简就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太繁就打枝去尖,梳理通流;一般在小单元上不可大动,更不能全删,因为后边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整体搭配。

回头看,还有一个效果,是自己的意淫,要让自己喜欢起来,给自己加油,给自己自信和激发写的兴趣。

因为小说的特性是开放的悄悄话,许多友友写出来感觉不对,离生活太近,就没有美感,昨天说了,距离产生美,你没有秘密,也不是悄悄话,

下次结合友友们的小说,对前边所说的写作的秘密,进行复盘,理论结合实践,可能理解的更透彻些吧。

请喝茶

青衣茶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