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解读《青蛙王子》

2020-12-30  本文已影响0人  梦见令狐冲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叫《青蛙王子》。

我听过的第一个版本,是有个公主不小心把心爱的金球掉进了树洞里,公主怎么都拿不出来。一只青蛙说它可以帮助公主拿到金球,但是公主必须答应要亲吻青蛙。公主答应了。后来青蛙帮公主拿到了金球,公主虽然心里不是很乐意,但还是遵守了约定,亲吻了青蛙。结果青蛙变成了一个年轻英俊的王子,两个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个版本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公主能够忍住内心的不满,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并最终因此获得了爱情和美满的生活。我也对这个故事表达出的思想非常认同,觉得这样的公主值得拥有幸福的生活。

后来我又听到了这个故事的第二个版本。

前面的情节一样,只是青蛙的要求变成了要和公主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可是公主回到王宫之后,并不情愿和青蛙一起吃饭睡觉。这时国王知道了,他告诉公主做人应该讲诚信,答应的事情就应该做到。公主没有办法,只好和青蛙一起吃饭,并且晚上一起睡觉。结果第二天公主醒来的时候,发现青蛙已经变成了王子,两个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个版本我不太喜欢。主要是公主的个人道德出现了瑕疵,她从头到尾都对青蛙充满了厌恶,并且没有主动做到承诺,只是在国王的要求下才勉强实现了诺言。对于公主最终仍旧得到了幸福的生活,我认为是不适合的。

即使公主最终兑现了承诺,但是她在品德上不完美,直到最后都是迫于别人的压力才去做事,连经过内心的思想斗争从不愿意转变到愿意的过程都没有,她凭什么还能得到爱情和幸福呢?如果我是那只青蛙王子的话,我肯定不会喜欢这个公主,也不会和她结婚的。

再后来,老婆又给我说了这个故事的第三个版本,是她的心理学老师给她们讲的,据说这个版本才是真正的原版。

前面的情节依旧类似,只是在青蛙要求和公主一起吃饭,并且国王也这样要求的时候,公主非常生气,抓起青蛙用力往墙上扔去。在青蛙碰到墙的那一瞬间,它变成了一个王子,并且和公主结婚,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个故事让我大跌眼镜,这样的公主不应该去死吗?难道那个青蛙王子眼睛瞎了,竟然愿意娶这样的老婆?

听完老婆转述她们老师对这个故事的解读,又让我思考了很久。

老师的解读是:直到公主将青蛙扔到墙上的那一刻,她才真正完成了从女孩到女人的转变。而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就是女孩子只有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试想,如果公主还是像前两个故事里面那样逆来顺受,服从传统道德的支配,那么她就失去了自我,即便和英俊的王子结了婚,她真的就会过得快乐吗?更大的可能,是在压抑中过完自己的后半生。

童话里的幸福生活其实只是一个虚幻的美梦而已。

这个故事中的那位国王,却成了一个反面的形象。他总是在用道德的观念来逼迫公主,压抑她真实的想法,根本没有理会公主自己的感受和诉求。用他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是不完备的,在人格上是有缺陷的。

想一想也的确有道理,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都是要让孩子遵守做事规则,遵守道德规范,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可是有多少时候我们充分尊重过个人的感受和诉求呢?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下,我们都觉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都是一种羞耻的行为,至少不是理直气壮的,尤其是在跟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更是如此。凭什么指望别人理解并且尊重你的想法呢?

我后来问女儿,她最喜欢哪个版本。女儿说最后一个版本。不管是老婆给她灌输的,还是她真的理解,反正我觉得挺欣慰的。我希望我的女儿将来首先是一个能表达自己,做自己主人的人,而不总是被道德,被别人的评价绑架。那样的话,她就和我一样可悲了。

《青蛙王子》前面的两个故事,都是在教育人们做事要符合道德规范,似乎只有符合了道德规范,在实现了社会价值(王子公主结婚)之后,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得到幸福)。

而个人价值的实现,似乎总是和集体价值有矛盾有冲突。我们以前所接受的教育,都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要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

可是实际上是这样吗?

我觉得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不可能做到两者都百分之百实现,两者都需要作出某种程度上的妥协,才能达成一定的平衡。在这个平衡点上,两者各自的利益可以达到最大。

说到底,集体利益其实是个体利益综合的表现,没有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比如交通规则,如果只有一辆车在路上开,那完全不需要红绿灯,随便怎么开都行,在这个时候个人的利益可以完全得到满足,也可以说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实际上路上不会只有一辆车,你要南来我要北往,大家都要使用公路资源,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必须用交通规则来制约大家,该停必须停,该走赶紧走。

在这种制约下,每辆车都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理想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必须做出一些牺牲,这些牺牲换来的,是你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的达成。如果这点牺牲你都不愿意做,非要匀速直线向前,结果是不仅你的目标实现不了,还要牺牲更多的东西,比如时间,金钱,受伤甚至丢掉性命。

需要作出这种平衡的根本原因,就是总体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马路无限宽,或者可以将道路延伸到空中,大家都可以占有足够的空间,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问题是实际上资源总是有限的,只能通过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将有限的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加以合理利用,从而达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只是人性的贪婪让这种理想的最大化从来也没有真正实现过。

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诚哉斯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