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世界上最苦的冰糖葫芦 ——评电影《活着》
世界上最苦的冰糖葫芦
——评电影《活着》
囿于贫乏的人生经历,我并不敢说我看懂了《活着》。我未读过小说原著,电影也只粗略看了两遍,只是之后扫了几眼网上的介绍和评论。因此,见解不深,评得也不见得新奇,只能算作自说自话。
观影和评影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线,观影是从前往后,评影却是从后往前,追溯而上,揣摩导演最初的想法。感觉就想写东西一样,先在脑子里胡想,任千万条线索在脑中狂奔,然后突然福至心灵,一下子抓住一条,这便是灵感,可遇不可求。之后便高枕无忧,放手再做其他事情也可,因为已有了核心,之后往上添枝加叶即可。
按照这样的思路,经过我的揣度,老谋子当时抓住的那条线索可能就是这样一串冰糖葫芦。
假如说现在我们要做一串世上最好吃的冰糖葫芦,会怎么做呢?我会这样,把这个世界上从古到今出现的所有地方的山楂(假如存在的话)找出来,挑选出最好的几个,再搜寻出世上最清澈的水做成冰,最后再用一根棍子串起来。
老谋子的思路也是这样,不过山楂和冰余华早已为他找好,山楂便是每个时代最苦难、最惨痛的人的经历,冰便是余华“暴力美学”中最有代表性的血。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富贵的命运未免太惨了一点,惨到不真实的境地,现实中没有人会这样倒一辈子的大霉,但艺术世界中却可以。张艺谋(抑或余华)把代表每个时代的伤痕组合在一起,同时放到一个人的身上,让他一个人去经受所有时代的伤痛,这便是富贵的一生。张艺谋再借用一点余华的“血”,便将富贵的惨状渲染到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境地。
最后的问题就是那一根棍子,对那根棍子的选取真正体现了老谋子的“老谋深算”,因为他选得实在太妙了一些。细看一下影片,便可找到那根将全剧串联在一起的棍子——皮影戏。这玩艺作为在中国扎根最深的传统之一,见证了富贵的一生,从家道中落,沦为贫民,被征壮丁,儿子、女儿死亡,直到他孙子将买来的小鸡放进皮影戏的箱子。
影片也就在这里戛然而止。这一串冰糖葫芦就算做成了。只不过这不是一串香甜可口的冰糖葫芦,而是世上最苦的一串,苦到灼烧口腔、化心熔肺的程度,也因此,才能让观影人尝到那些苦痛的血腥滋味
那么,老谋子费尽心机做的这一串冰糖葫芦到底做的怎么样呢?
许多人持赞赏的态度,把它当做他的代表作。而富贵这个理想化的角色,也因为替我们所有人吞下了这一串苦到极致的冰糖葫芦,而带有一丝“末路英雄”的悲凉意味。惹人同情自不必说,更多的是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敬仰,对那些时代的反思,甚至遭禁。
这样说,老谋子算是成功了。极致的追捧或是极致的厌恶都证明一份作品的成就,掷地有声,而非湮没于世间。
但并不纯粹是这样。老谋子失算在“画蛇添足”。本来这样就很好,老谋子偏偏不满意,想做到更完美。可能是担心极端的“恶”不好被政府或人们接受,担心引起观影人的反胃,老谋子心软了。于是就落下一大败笔。他将原来一些蚀骨的血腥尽量修饰得柔和,还让原著中富贵身边的人几乎死绝的人又活了过来。这就相当于硬往这串冰糖葫芦撒了一把糖,不知怕苦了观众,还是怕苦了自己。
只是可惜,对“中庸之道”的投靠将这部影片变得不伦不类,苦甜混杂,难以下咽,也别扭之极。
不过,观影乃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知各位感觉这“苦”如何。
THE END
文:春和景明
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