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非

2021-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聚积成塔

前几年,兴起一阵造老城热浪,

形形色色、标新立异的老城应运而生,

一夜之间就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至于人为堆砌、集中古代建筑,重新安排、建造老城旅游景点,

这样的想法、做法正确与否,姑且不去讨论、留给专家学者做学问吧。

我们来近距离观察、感受一下所谓的老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远方的、别人家的老城,咱且不说,咱也没资格说,

咱就说说咱家的、家门口的,天天走过、天天看见的老城的现状吧。

咱家的老城景区开发建设于本世纪初,占地100万平方米,

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景区建筑造型优美,

构造精巧、色彩艳丽,拥有丰富璀璨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

其中,老城的古建筑是一颗璀璨明珠,

她集宋、元、明、清、民国各期的建筑风格于一体,

古建筑沿革有序、风格多样、用材考究、做工精细、

粗犷而不失细腻,工细而少近奢侈。

老城中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绘多以民间历史故事、喜庆吉祥的图案

为表现内容,娴熟的工艺表现出精湛的雕刻技艺,不朽的艺术价值。

老城中的一楼一阁、一砖一瓦、一棵老树、一座石雕,

都折射出老城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但是,经过二十年的风风雨雨,曲折坎坷,

老城命运多舛,几易其主,厚薄不均,冷暖不匀,甘苦自知。

现在的老城今非昔比、风光不再,游客稀少,冷冷清清。

游客是老城的衣食父母,是一切一切的基础。

游客锐减、入驻商户退租,景区的收入捉襟见肘。

为了吸引游客,景区也是想尽办法,可无论如何,收效甚微。

由于资金不足,于是便产生了很多问题。

迫在眉睫的是景区建筑物保护、维修和保养的问题。

你只要沿着老城景区的几条主要街道细细观察,

就能发现很多令你扼腕叹息、捶胸跺足的现象:

好多雕刻精美、历经沧桑的砖雕、石雕、木雕遭到了破坏;

好多寓意深刻、色彩艳丽、逼真传神的图画或模糊不清,

或完全风干、或木板脱落。

好多匾额、楹联的真迹褪色、掉漆、木板爆裂。

好多亭、台、楼、阁的椽木朽烂、筒瓦脱落、破烂不堪。

好多商户为了经营需要私自改动、变动建筑。

好多商户竟然是动用明火的餐饮行业。

诸多问题,不一而足。

我是这座老城的忠实游客,从他开始的辉煌,

到现在的萧条,一路走来,一路看来,

一路思考,一路感叹。

为当初的始作俑者感叹,

他的初衷、他的愿望、他的用心是良苦、良好的。

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后续的经营不善

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老城中的古建感叹,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一波三折,命运多舛。

当初他们可都是村民的掌上明珠、乡镇的宝贝疙蛋,

时头八节、逢年过节,享受着虔诚纯朴厚道村民的顶礼膜拜。

现如今风餐露宿、蓬头垢面、无人嘘寒问暖。

老城中的好多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宝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

需要我们后人认真的对待、妥善的保护,让他们完完整整地流传下去,

不要让这些珍贵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否则的话,我们上愧对祖先,下愧对儿孙,

会成为真正的不孝子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