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023-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深海未眠夜未央
在五四时期,以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审视人生与社会现实,且以写实笔法加以再现性描写的代表,是“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12人。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倾向与浪漫风采不同,“文学研究会”关于文学的基本见解,可以“为人生的艺术”一语概括,写实是其主流。
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具有先天优势,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所谓“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这种国民文化性格有关,但它之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主流,则与“文学研究会”的着力提倡密不可分。“文学研究会”组织松散,成员也较为复杂,但基本的倾向是以写实手法描摹人情世态,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与灰色人生的诅咒。当然,这里的现实主义稍稍混杂,主要指19世纪欧洲与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也包含自然主义等相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