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面镜子,反映生命整体意义
死亡,是结束吗?
死亡,是一瞬间吗?
我们思考生,思考活,却难得有时间思考死。
《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从生、死、无常等角度,引导人们理解生命与心性的经典书籍。
在第一章中,作者提出,“死亡并非终点,他们也都留下来世的憧憬,赋予现实生活神圣的意义。”
01、因为未知,所以畏惧
生而为人,谁也无法逃脱生、老、病、死。
对于死亡,大多数人不是否定,就是活在死亡的恐惧中,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
绝大多数人都坚信:人死如灯灭,与这个世界再无任何瓜葛。因为没有任何足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死后世界的存在。这种未知,是现代人对死亡极度畏惧的根本原因。
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我们的安全感建立在伙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当这些完全被完全拿走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
由于相信人生就只有这一世,人们丧失了长远眼光,追求当下能看到的一切,却不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多加考虑。
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买车买房……我们一边感慨于生命的流逝,畏惧于终将到来的死亡,一边在现实生活中遵循着本质相同的生命轨迹。财富、名气、权势成了在不安中追求“安全感”的道具。
02、死亡是生命的事实,也是一面镜子
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传统,包括基督教在内,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然而,大多数人认为这一世仅止于此。
即使认识或所爱的人濒临死亡,我们也常常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走完人生;当它们去世之后,我们也不去想他们将何去何从,或是应该如何继续帮助他们。事实上,如果有人这么想,会被斥为荒诞无稽。
无论对死亡感觉绝望还是陶醉,都是一种逃避。死亡既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它只是生命的事实。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
桑腾与左顿,也许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坚定而充盈的。他们将死亡看作是生命形式切换的节点,对死亡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才能在临终的一刻保持真正的宁静与安详。
03、一切皆无常,请认真对待生命
为什么一切都会改变?因为一切皆无常。
佛陀说: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
看着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的律动,
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
就像急流冲下山脊,匆匆消逝。
面对死亡,我们总有无限的痛苦和迷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无常的真相。我们渴望一切都恒常不变,然而现实与渴望之间的矛盾,构建出生命的脆弱基础和浮夸躁动的心性。
我们本能的逃避死亡话题,一生都在为无关紧要的“责任”忙碌,沉浸在虚假的希望、梦想和野心,将拼命追求物质生活当成生命的意义。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当终究要离开时,那些物质性的东西,也将同时化为乌有。
事实上,每一天,我们都在向死而生。纵使是佛陀,也会死。接受无常,认可死亡,才能活在当下。而简单的生活,洞见的心性,能够帮助我们认真的看待生命,平静的正视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事实。学习认识这一点,会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抛却虚假的浮华,审视现象背后的本质,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活出更加真实的自己。
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模样。“你做了哪些事,足以证明你并未虚度人生?”有过濒死经验的人,都叙述了“生命回顾”的经验。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凸显了人生唯一重要的目标:学习爱他人和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