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Watch Pro 4G版详细体验,这是为后浪们准备的“瑞

2020-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Geek研究僧

一、“后浪们”为什么需要一款智能手表?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里,我们又收获了一个新的称号——后浪们,试问哪一个后浪不想奔涌一下,把前浪们拍死在沙滩上。但实际情况是“前浪们”坐着豪车 10-11 点钟才到办公室,而我们“后浪”可能要早上7点半就去赶早班公交或者地铁。在办公室的时候,“前浪们”井井有条的布置工作分发任务通知,而“后浪们”则忙里忙外一不小心可能就错过了消息。下班后,“前浪们”早早的回到家中享受天伦之乐,而“后浪们”却因为加班加点忘了对象的生日礼物。

如何让我们(后浪们)更好的适应这个纷繁嘈杂的世界,除了自身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外,我们也可以考虑借助外部的工具,来提升生活的条理性,通勤的便捷性。除了随身携带的手机之外,其实智能手表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品类,毕竟没有老板会觉得员工看下手表是在娱乐吧。

对于 iPhone 用户我觉得首选的就是 Apple Watch 了,而对于安卓用户而言,可供选择的手表产品反而难以抉择。因为许多手表厂家在做,手机厂家也在出,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如何从中脱颖而出,需要非常过硬的产品力和口碑。

关注过智能手表的童鞋,对于 TicWatch 一定不会陌生。它是由专注于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的出门问问公司推出的智能手表品牌。但是它家的产品线还是铺的比较多,比如音响、耳机以及本文的手表。虽然 TicWatch 出道五年,但在手表产品中还是反响明显,毕竟有一个谷歌爸爸在后面撑腰,算的上半个亲儿子手表了,产品的可玩性和可拓展性比较强,在我心目中算是手表中的“一加”范了。

今年出门问问推出的 TicWatch Pro 2020 主打的就是超长续航、支持 4G 独立通信的“全智能手表”,我所上手的是就是 4G 银河黑版本,今儿就给大伙来瞧瞧这款智能手表能给后浪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怎样的帮助。


二、TicWatch Pro 2020 颜值如何?

首先我们来看看手表的外观设计,TicWatch Pro 2020 采用了 45mm 的表盘,在智能手表中属于尺寸比较大的,因此搭配了一个 1.4 英寸的圆形双层屏幕。

为什么会选择双层屏幕呢?可能是考虑到了智能手表普遍续航羸弱的问题,非常取巧地把上层设计为一个低功耗单色液晶屏,就像那种老式的计算器一般,非常省电。而下层则是 AMOLED 彩屏,屏幕分辨率为 400 × 400,观感比较细腻,但也更加耗电。

单色液晶屏搭配的是类手环的简约系统,只显示时间、日期、步数,续航时间可以高达30天,而 AMOLED 彩屏则选择了 Wear OS by Google,续航时间 2 天。这种系统间的切换,不是那种很复杂的要通过按键或者设置实现,反而有点像 Apple Watch 那种明暗过渡,省电于无形之中。

手表的表带宽度是 22 mm,对于我的小粗手腕而言算是相对窄的,表带的韧性不错,表面贴合手腕时比较舒爽,也不用担心沾灰或者黏油。带上 TicWatch Pro 2020 之后,真有种在用国际大厂手表的感觉。

Wear OS by Google 的控制主要依靠触屏以及右侧的两个实体按键,上方的实体按键除了按压外,侧面还设计了金属纹理,应该是为了盲操时加以辨识。下方的实体按键就没有这个辅助纹理了,显得要朴素一点。

手表的底盘同样是金属的材质,在触感上和中框保持了一致。底盘中心是两个绿色波长的发光 LED 和一个光敏传感器组成,可以通过监测手臂血液脉动时透光率的变化情况,持续测量心率。

最后在表盘的左侧是 4 个充电极点,正好可以对应手表磁吸式充电器的底部。充电极点的设计一般都是为了防水考虑,所以 TicWatch Pro 2020 也加入了 IP68 的游泳级别防水,风雨中各种折腾都不用担心。

以上就是 TicWatch Pro 2020 的外观设计了,可以看出它的设计感比较贴近于国际大厂的风格,我其实更愿意归类于颂拓、佳明一类的野外风,但同时它也具有双屏幕这样的科技感组合,算的上兼顾了实用性与科技感之间的平衡。


三、TicWatch Pro 2020 有哪些功能?

第三个部分我们来聊聊 TicWatch Pro 2020 的功能了,毕竟开头跟你们煽了那么多的情,总得看看这款手表有哪些适合后浪的内容。因为手机系统是 Wear OS by Google,所以需要先借助 Wear OS 配对,然后才能够使用,这个APP 也负责手表的固件升级,需要后台常驻。

先来说说这个系统吧,我也是第一次用 Wear OS by Google 系统,感觉就是谷歌恨不得把上下左右,复式菜单都放进去了。同 Android 系统相比,它的通知界面是从下面往上面滑的,而下拉菜单则是快捷设置。

左右界面则是预设的菜单界面,比如运动信息、心率状态、日程安排、天气情况等,每个页面也可以往下展开进一步操作。如果长按表盘则可以切换当前的表盘类型,也可以通过手机 APP 进行添加。

复式菜单则是通过右侧上方的按键实现,里面就是 TicWatch Pro 2020 里面各式各样的应用,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应用是纵向的一行一行,如果能改成蜂窝状,可能点按的效率更好一点。

所以 TicWatch Pro 2020 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思路就是语音助手,通过“嘿,小安”可以唤醒,然后就可以通过语音命令导航、设定日程/闹钟、查看天气、打开 APP 等操作。

说完了系统之后,我们来介绍 TicWatch Pro 2020 的核心亮点,首先是它支持 eSim 卡功能。eSim 卡就是一个虚拟电话卡,只需要开通运营商服务即可。目前这块手表支持移动和联通两家,但可开通的运营商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而移动主要是一号双终端,手机手表同号,联通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新开一个号码,我因为没有成都的号码,所以如果要开通 eSim 卡就会优先考虑后者。

打开了 eSim 卡功能之后,TicWatch Pro 2020 就能实现独立的 4G 上网,而非仅仅通过 2.4GHz Wi-Fi 联网,或者依靠蓝牙成为手机的附属工具。如果没有带手机出门,也不用担心漏接电话,手机和手表都会同步。比如在家附近买个菜,散个步啥的就只需带个表出门就好了。但是有人可能会觉得现在移动支付的时代,没有手机,付个款或者刷个公交地铁都不方便呀。不用担心,TicWatch Pro 2020 可以使用支付宝离线支付、微信支付、银联卡支付等多种渠道。

公交地铁的话,则可以添加公交卡到 TicWatch Pro 2020 上,比如京津冀一卡通、上海、武汉、广州等几大主流公交卡都进行了覆盖。北上广的“后浪们”都可以“愉快”地去赶公交地铁了。因为目前成都还没有开通,所以等我回到武汉读书的时候才能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卡通都会收一定的服务费,这个可以等到有特惠的时候再开通。

当我们有时候在公交地铁上,一手拿着包,一手扶着栏杆,如果来了信息或者电话,只要用手表就能够快速查看乃至接听电话。不用再手忙脚乱的去摸手机,还要担心乘车安全。如果我们正在专注于某项重要的工作时,转腕即可知晓信息,抬手就能接听电话,也会省时省力一点。

在下班途中,定时设定的日程提醒,也会告诉你今天回家前需要去自提柜里面拿个快递、或者帮家人买点生活所需之物。如果今天是什么重要节日,TicWatch Pro 2020 也会如约提醒。

回到家中,不如打开跑步机来一段 5km 的慢跑,TicWatch Pro 2020 内置的小问运动会记录运动的时间、距离、心率等重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心率是 24 小时全天候的监测,如果出现心率过高的情况也会进行预警。如果在室外运动的话,TicWatch Pro 2020 也会生成运动轨迹,手表也支第三方运动 APP,如 KEEP、咕咚运动等,都可以在小问商店中下载。下图就是我取了快递回来一路小跑,也运动监测功能自动记录了下来。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佩戴 TicWatch Pro 2020,它的异物感没有那么强,感觉像是戴了一个大号的手环。记录睡眠同样需要在应用商店下载一个小问睡眠,第二天醒来就能够看到睡眠的时间、效率、心率等。

除了手表之外,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详细的睡眠信息,从内容可以看到覆盖了睡眠的时段、状态、心率以及晨脉,这种详细的数据记录可以为用户的作息提供帮助。当然作为“后浪”的我,熬夜是常态,所以更需要这种健康层面(心率)的数据监测,避免哪天一不留神就扑街了。

最后,TicWatch Pro 2020 的电池容量为 415mAh。续航能力方面,官方宣称手环系统可以达到 30 天,智能系统则是 2 天,我实际使用下来也差不多,一天用下来大概还剩 40-50% 的电量,基本上用个两天没有问题。如果是出远门这种,我肯定会提前修改为省电系统模式了。


四、如何评价 TicWatch Pro 2020 这款智能手表

经过本文的体验之后,想必各位“后浪们”已经了解了 TicWatch Pro 2020 这块手表的主要亮点,我们总结一下。

TicWatch Pro 2020 作为半个谷歌亲儿子,在系统上沿袭了纯净化的 UI 风格,重要信息的通知、日程的管理都变得井井有条。eSim + 独立 4G 上网赋予了手表独立工作的能力,再也不用担心漏接电话或者漏看信息。全功能的支付能力、多种交通卡的兼容让他可以为需要频繁通勤、移动支付的人们提供便捷。专业的健康管理和运动记录也能够帮助用户实现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

当然 TicWatch Pro 2020 也有三点值得改进之处,首先是手表的许多常规应用需要单独下载,而非内置,并且部分基础性应用,如“小问视频”还需额外收费,让人有些不能理解。其次是手机端的管理 APP 分成了三个,WearOS 负责设备管理和表盘切换,出门问问负责系统管理,问问应用商店又负责应用下载,切换起来比较麻烦,感觉可以考虑合三为一统一下。最后是 TicWatch Pro 2020 的应用界面采用的是一行一行的切换,可以考虑改成蜂窝状的方式,便于快速选择。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耐心观看,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爱好测评的研究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