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夫妻因为育儿观念不一致开战?最好的灭火药在这里……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20人  艾西西
夫妻因为育儿观念不一致开战?最好的灭火药在这里……

某天晚上餐桌上。

“爸爸,你为什么那么爱发脾气?”儿子冷不丁抛出一个问题。

“啊?有么?”老公一脸无辜。

“是啊,你看每次我不好好吃饭,还有不好好学英语的时候,你就会说我。”儿子有点不满。

“我那哪叫发脾气啊,那不是提醒你嘛!”老公死不承认。

“妈妈,你说爸爸是不是发脾气?”

正在埋头吃饭的我有点不妨,这里面有我什么事儿啊?

“既然是爸爸对你的态度,以你的感受为准,你觉得是不是呢?”

他想了一下才说:“我觉得是。”

“好吧,我向你道歉!以后尽量尽量温柔点儿!这样行吧?——快点吃饭!!”

“嗯。”

老公道歉的话刚说完,立刻又吼一嗓子。

儿子貌似只听到了前半句,很开心的继续吃饭了。

我觉得我的决策是明智的,关于他俩的事儿,我一概不插手。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同样的场景,两年前是这样的:

“快过来吃饭!再不吃饭就没你的饭了啊!”老公习惯性地催促。

我看不下去,每次都觉得我费劲教育的孩子分分钟都会被他再教坏。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催,吃饭的兴致都被你催没了。再说,教育孩子不能威胁,什么叫再不吃饭就没饭吃了?你真的能做到么?做不到还天天说孩子更不会听,因为他都知道你只是吓唬吓唬他。”

“好好好,我不管了,你来吧。”老公干脆撂挑子不干自个儿吃饭去了。

留下郁闷的我和玩嗨了仍然不知道要吃饭的儿子。

今天被问到,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观念不一致该怎么办?

我就回想起我的血泪历程,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大多都是妈妈问出来的,很多妈妈有这样的心声:“我为了孩子教育操碎了心,又是看书又是听课,可是孩子爸爸好像从来不操心这些,让他跟我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他不乐意,我给他讲他又不愿意听,或者听了也不走心,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说些不该说的话,该怎么办?”当问出这个问题时,我们心中隐藏的真实问题其实是:如何改造老公的育儿观?如何让老公的育儿观和我的育儿观保持一致?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非要育儿观一致?

谈恋爱情感专家还建议我们三观一致呢?可真实情况有几个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不也照样成了家,生了娃。

从关系层面讲,育儿观不一致就像伴侣三观不可能绝对一致一样,是一种必然的存在。

想想我们和伴侣之间,如果三观不一致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我们双方会自觉地去调整行为,去想办法化解矛盾,维护关系,我们每个人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害怕和老公的育儿观不一致?

因为我们害怕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我们认为自己的育儿观是正确的,伴侣的育儿观是错误的,是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

所以才不能容忍不一致。

比如在一个三口之家,家庭里面有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三对关系。

在图中表示是这样的:

夫妻因为育儿观念不一致开战?最好的灭火药在这里……

三个独立的人自然造就三种不同的关系模式。

这和与其他朋友相处是一样的,比如你有朋友A和朋友B,你可以对比一下,你和A的交往方式以及和B的交往方式是否完全一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存在。

你知道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所以你不会要求老公和你想的完全一致,也不会要求孩子想的和你想的完全一致,那为什么你会希望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的关系模式是一样的呢?

每个妈妈都需要放松一下,孩子不是玻璃瓶,不会那么容易就造成伤害。

从教育层面讲,我们其实也不需要完全一致的育儿观。

我想每一位父母可能都会重视教育孩子的社交能力吧,社交能力是培养什么呢?培养的就是孩子和不同的人如何相处的能力。不同的人在哪里呢?不仅仅在课外班里,他身边天天接触的不同的人是最好的教材。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庭里不同的人越多,可能还越有利于孩子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孩子天然会观察和感受自己周围的人,能自己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就算家人意见一致,孩子和每个家人的关系还是会不同。他们甚至知道怎么从不同的关系中给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除了爷爷奶奶,孩子以后还会遇到老师、父母的朋友、社会上的陌生人等等,你无法控制所有人不对孩子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孩子的真实环境而已,孩子早晚要自己面对。

就像文章开头我们家的例子,我不插手,反而孩子自己学会了指出爸爸的问题,一方面督促爸爸改进和孩子的关系,另一方面孩子自己也为了让关系更好去寻找解决办法,去主动沟通,希望去影响关系的走向。

这样的心理过程和沟通过程其实是多少课外班都教不来的。

这样一想,你还会不会因为和老公育儿观不一致而开战?

但是如此一来,又一个问题在等着了:可是孩子实实在在是因为爸爸或者爷爷奶奶的教养方式不当养成了不良习惯了,还看着不管么?

可是亲爱的,我们只说允许不一致的育儿观存在,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决定和不同人的不同关系,并没有说我们什么都不做啊。

既然所有不同的人都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一部分,那么必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要做的,是当孩子对这些影响产生反应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外界影响本身对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反应。

还用我家的例子,我不再在事情发生时插手儿子和他爸爸的关系,但是我的功夫用到了另外两个地方:事后关注或者安抚儿子,日常和老公沟通。

我们家有个睡前谈话的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和儿子会聊一会儿天,话题很随意,当天的心情,幼儿园发生的趣事,他和小朋友的矛盾,他的各种为什么,我学到一个什么新概念有时候也会尝试给他讲讲。

在他迷惑爸爸为什么脾气大那两天,找了个睡前谈话时间,我希望让他明白两点,第一,能够体会别人的好意。第二,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包括爸爸妈妈。所以我主动和他说起了关于成长和进步的话题,但是并没有提到关于他和爸爸日常的行为。

其实我不确定五岁的他是否能够明白,但是后来他问我:“我知道了,就好比爸爸对我发脾气,是希望我有好习惯。”

“嗯,是的!”

“那爸爸妈妈跟我一样,都需要学习?需要进步?”

“当然!”

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开心的手舞足蹈。

白天,我把我们的对话过程讲给老公听,他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说“你真厉害,我以后向你学习育儿知识,晚上我再郑重的给儿子道个歉。”

越到后来我越发现,希望让老公紧跟你学习育儿并且去实践,最好的方法并不是拉着他和你一起学习,或者不停地给他讲,而是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用你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让他看到一个更好的孩子,这是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所以,“你怎么看待父子关系”、“你怎么做”比你希望老公怎么做重要的多。外界永远都是鱼龙混杂,决定孩子态度的是你的态度。

如果可以,我们不谈育儿,谈谈自己如何从容度过千里长堤、如何微笑面对万种“颜色”,你猜,孩子会怎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