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小住有感202301118
回老家小住有感。
老妈新冠之后反应强烈,不发烧了,也不怎么咳嗽了,但是有种呼吸不上来的感觉。去县医院住不上院,尽管加开了科室,还是人满为患。因为大弟弟是乡镇医生,熟悉的医生说这里环境不好,老人在这心情也不好,还不如你自己看,就在家里吊水好得快呢。于是,回了大弟弟家。
大弟弟住在乡镇医院,大弟弟给开了药,就在家里吊水了。
老妈是元月3号回去的,我元月6号回去陪老妈的。老妈好了,我16号回来的。在大弟弟家待了十来天,感悟还是挺多的。
1.真忙
早上基本上是7:30吃饭。然后打卡上班,有时候还是在家就要打卡了。中午12:00下班。下午2:00上班,6:00下班。这算是正常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很少。
还有的是正做饭时,有人打电话找看病,也要赶快去,有的是还要跑到病人家里。乡镇医院,好像分科室不是那么明显,生病的、摔着的、磕着碰着的都找同一个医生。
大弟弟就是对病号态度好,还极有爱心。不过,这也锻炼了他的医术。因为他喜欢这一行,还好学、爱钻研。
弟媳是护士,这段时间也同样忙,因为新冠后遗症吊水的特别多。整个注射室里坐满了人。弟媳晚上还要回城里看侄女(她女儿)学习。
2.事真多
我回去的前几天,弟弟几乎没有在家吃过饭。因为在集镇上班,离老家只有几里地,村上的人有个什么事,都对说都叫你去。有的都给你下几次帖让去——主家的闺女下帖、儿子下帖,你怎么办?去呀!
有的是儿子结婚,有的是女儿出嫁,有的是老人去世,还有的是过生日剃辫子。
我尤为好奇的是孩子过生日剃辫子。不仅是大摆筵席,而且是从头天晚上就开始有筵席了,第二天上午才是正场。
弟媳跟我说:在老家来说这可是大事!姥姥奶奶都要包个大大的红包的。
这让我想起爱人妹妹家的二儿子(外甥)的儿子过生日,外甥打电话跟爱人说,爱人当时正忙没听到说什么,说回头给他回电话,结果爱人一忙把回电话的事忘了。外甥很是恼火。
真的很感慨:不入其境,不知其事。怪不得人们说“入乡随俗”。不入其乡,难解其俗,更难以了解其心情。
3.分别心
老妈在北边小房间里住。里面放满了厨房用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床前可以走下人。让老妈住那个房间,是因为那个房间装了空调,可以开空调,暖和。
可是老妈怕风,不能开空调。老妈就让大弟弟买个电暖扇放床前。冷就打开电暖扇,就是外观像风扇一样的电暖器,暖和,有没有风。
小弟弟也从外地回来看老妈了。小弟弟说,阳台那个房间暖和些,有太阳时可以晒晒太阳,向阳。北边那个房间冷,而且床靠着很大的窗户,下雪刮北风时会有冷风。北边的房间温度低些。小弟弟让老妈挪靠阳台朝阳的那个房间住了。
跟老妈聊天时,老妈说这个房间床铺收拾好好的是给她爸妈住的。她妈不愿意来,没来。
哦,弟媳的爸妈新冠后,弟媳的弟弟让他妈来他姐这里住,她妈不来,说我好好的时候在这里给你带孩子,我生病了让我去你姐家,我不去。
……
4.抱怨
不知道是该更年期了还是怎么回事,忽然感觉到弟媳的抱怨了。以前没有这么的感觉。
我跟弟媳就跟亲姐妹一样,几乎是无话不谈的,也不用思前想后顾忌这顾忌那的,但是最近的感觉不一样了。
也许是因为年龄不一样,阶段不一样,时空境遇不一样,人的心态想法也不一样了……
5.照出小小的我
(1)做事情要大气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看到了小小的我的不大气。
小弟弟回来住两天,一次我做了煎鱼时,只做了每人一碗饭的量后,锅里只生了半碗,小弟让盛给大弟碗里。还好,我热了包子小弟就吃了两个我做饭时热好的包子。我感觉到我做饭做得太少了,应该做的够小弟吃鱼吃饱的。小弟一直夸今天做的鱼好吃。
这也让我想起我在进修学习时,弟弟休假回来带我女儿去看我时,我们去吃了大娘水饺。饭后,我就感觉没有让弟弟吃饱一样。
同样的错误怎么还会犯呢?修行不够!
(2)应该先打招呼再找东西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发现了我找东西没有事先打招呼,这是不应该的。
比如:
找粉丝。弟弟弟媳都忙,没时间做饭,回来再做饭来不及。我做饭时,我在老妈住的房间(当时还在北边放厨房用品的房间住)找粉丝找不到。那时小弟弟也回来在家了,小弟弟说我去买去,老妈说有,前两天做饭用了,没看到在这个房间拿。于是,我去阳台上的柜子里找到了。
找锅盖。天天做面条、面叶、煎鱼,也该再换换口味了,我就跟老妈商量做米饭,做汤和菜时做到老妈可以吃得动的,老妈吃点,再热点老妈喜欢吃的黑面馍。老妈说好。
我就开始在放厨房用品用具的房间找找蒸米饭的锅。好在蒸锅就放在桌子上,一下就找到了。蒸锅好像好久不用了,内胆刷了,外面没有刷,蒸米饭溢出的汤汁已经干渍在上面了。
同时,我还发现电饭煲出气处的小圆盖没有了。没有那个小圆盖是没法蒸米饭的。我跟老妈说,我去给他买个电饭锅去。老妈说你找一找啊。我没有找到就给弟媳发微信,问她那小盖是不是没有了,她说有,让我找一找。
我再次去房间里找的时候,还真的找到了,是在另一个桌子上跟电饭锅不放在一个桌子上。
幸好问了问,不问还是找不到的。
我在刷洗擦的后,那天做了蒸米饭。弟媳回来说:电饭锅被你一擦,看的还怪新的。
找电吹风。在那住了10天了,头也该洗了,那天我感觉头直痒,就想洗洗头,但是这么冷的冬天,如果洗过没有电吹风吹的话,也是很容易受凉的,我就找了找他的电吹风。
我看卫生间里没有,客厅的茶几下也没有,我想应该是在客厅的柜子里吧。 于是我就打开了他客厅里的柜门,在客厅的一个柜子里找到了。
那天我洗的头,用电吹风吹了吹。晚上弟媳就带着侄子和侄女回来了。侄女问我:姑姑,你那头发那边怎么啦?我说:是我洗头了用电吹风吹的。我又说,我是在柜子里找的电吹风的。
这时候我就感觉到我找电吹风应该问问弟媳有没有电吹风,电吹风在哪里,然后再找。这样随便打开他的柜子,找电吹风感觉到是不太礼貌的。
忽然想到,听人们有时候说话,是说谁谁去谁家,也就类似的姑嫂家庭吧,说是打开柜子找或是看人家的东西,如何如何不好。我忽然看到了我自己好像也做着这样不好的事情。这中间就是缺少了一个打招呼。这个打招呼就是一种礼貌和尊重吧。
再一次看到小小的我。
反思,再反思!“不贰过!(颜子)”
能做到不贰过吗?!
行由不得,反求诸己!
(3)节俭
从我内心来讲,我家的生活是节俭的,但我心里老想用拮据来形容。
比如,从我做饭来讲,不想做太多,不想老剩饭。
从空调的使用来说,冬天我们晚上平时是不开空调的,只是晚上休息。家里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