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字节跳动只差这一份1123页的TCP/IP协议+路由与交换机
不得不承认,TCP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协议。它包含了RFC793及之后的一些协议。能把TCP的所有方面面面俱到地说清楚,本身就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如果再讲得枯燥,那么就会更让人昏昏欲睡了。本文希望能尽量用稍显通俗的话把TCP描述清楚以及也会讲到路由与交换机。
突出的特点:
用直观的方法
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讲述了技术性很强的内容,但并没有使用复杂的公式。大约超过650张插图与正文一起为理解这些内容提供了直观的方法。
突出重点
对一些重要概念反复提示, 使读者可迅速找到这些重点并引起注意。例子和应用只要合适,我们就会用例子来阐明书中给出的概念。
协议软件包
并不试图给出实现每个协议的详细代码,但在许多章还是包括了一个小节, 用来讨论每个协议实现背后的大致想法。这些内容可帮助理解每一种协议的思路和相关问题,不过它们可作为选读内容。
重要术语
在每一章的最后列出 了在这一章中出现的新术语,而这些术语的定义包含在词汇表中。
实践项目
每一章都包括一项实践内容,用来巩固重要概念,同时鼓励学生应用它们。实践项目由两部分组成:习题和研究活动。
TCP/IP协议族(第4版)
本书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和底层技术)
包括第1~3章,回顾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技术。虽然这部分内容不包含在TCP/IP协议中,但TCP/IP协议需要它们的支持。
第1章 引言
第2章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
第3章 底层技术
第二部分(网络层)
包括第4~12章,讨论了IPv4编址技术、IPv4协议、所有IPv4协议的辅助协议以及单播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第4章网络层简介
第5章IPv4 地址
第6章IP分组的交付和转发
第7章网际协议版本4 ( IPv4)
第8章地址解析协议( ARP )
第9章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
第10章移动IP
第11章单播路由选择协议 (RIP、 OSPF和BGP)
第12章多播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第三部分(运输层)
包括第13~16章,介绍了运输层的总体概念(第13章),然后全面讨论了三个运输层协议: UDP、 TCP和SCTP (第14、15、16章)
第13章运输层简介
第14章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第15章传输控制协议 ( TCP )
第16章流控制传输协议( SCTP )
第四部分(应用层)
包括第17~25章介绍了应用层的总体概念,包括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编程(第17章),然后全面讨论了七个应用层协议(第18~24章)。第25章专门介绍因特网上的多媒体技术。
第17章应用层简介
第18章主机配置: DHCP
第19章域名系统(DNS)
第20章远程登录: TELNET与SSH
第21章文件传送: FTP 和TFTP
第22章万维网和HTTP
第23章 电子邮件: SMTP. POP、IMAP和MIME
第24章网络管理(SNMP)
第25章多媒体
第五部分(新一代)
包括第26~28章,介绍了新一代的IP协议、IPv6编址技术(第26章)、IPv6协议(第27章)和ICMPv6 (第28章)。
第26章IPv6编址
第27章IPv6 协议
第28章ICMPv6
第六部分(安全性)
包括第29~30章,讨论了一些不可回避的话题,如加密技术和网络安全(第29章)以及因特网安全(第30章)。
第29章加密术和网络安全
第30章因特网安全
这份864页的TCP/IP协议已经整理打包好,需要的朋友帮忙转发这篇文章+关注我,后台私信【111】或【666】即可免费获取~
路由与交换机
交换技术与路由技术是网络互连时的主要支撑技术,对于学生和网络专业从业人员来说,不仅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以及这些技术在网络中的实际应用。
第1章 路由基础介绍
另外本章讲解了特殊的静态路由一默认路由。其功能是告诉路由器,当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与路由表中的任何路由相匹配时,则按照默认路由发送该包。同时简述了动态路由协议可以根据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类。
第2章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距离矢量是指用距离和方向矢量通告路由。距离使用诸如跳数这样的度量确定,而方向则是下一跳路由器或送出接口。距离矢量协议通常使用贝尔曼-福特( Bellman Ford)算法来确定最佳路径。RIP和IGRP都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们都定期地发送整个路由表到直接相邻的路由器,RIP的定期发送间隔为30s,IGRP的间隔为90s。
第3章 EIGRP路由协议
EIGRP( Enhanced Interior Routing Protocol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是一种高级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无类路由协议。EIGRP 是增强版的IGRP,IGRP和EIGRP都是Cisco私有的协议,只能运行在Cisco路由器上。Cisco 现已经不支持IGRP。
第4章 OSPF路由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Dijkstra算法,也被称为最短路径优先协议。链路是路由器上的接口。链路状态是指有关接口的信息,包括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网络类型、链路开销以及该链路上的邻居路由器。
第5章 虚拟局域网
交换机只能分隔冲突域,默认时所有交换机构成一个大的广播域。VLAN用在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将大型的广播域细分成较小的广播域。这样便能提高LAN的性能和易管理性,并加强安全性。
第6章 虚拟局域网中继
中继的目的是当在两个交换机间部署多个VLAN的时候可以有效地节省端口。中继技术可以在一一个物理链路上绑定多条逻辑链路,这样多个VLAN的流量可以在这一条链路上传送。中继协议使用一-种帧标签的机制为每一个数据帧定义个标识,为帧打标签的功能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ISL和IEEE802.1q是最常用的两种中继协议。
第7章 生成树协议
在分层网络中,管理员通过冗余拓扑来保障网络的高可用性。然而,网络中额外添加的链路会引起环路。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 STP)使用STA ( Spanning TreeAlgorithm,生成树算法)可以在交换机网络中解决环路问题。
第8章 单臂路由以及VLAN间路由
VLAN间路由是在不同VLAN直接进行路由通信的过程,实现VLAN间的相互访问可以借助于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使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路由器与交换机通过单一的物理网络连接,称为单臂路由。
需要这两份超过1000多页的TCP/IP协议族+路由与交换机的朋友,帮忙转发+关注我,后台私信【111】或【666】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