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主义的经济解释(自私的人不赚钱?)
导语:
曾经有人向我灌输利他主义,当时我特别不以为然。认为又是忽悠我卖力干活的。可是在经历了很多之后,回过头再去思考,发现利他主义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
存在着非常大的经济价值。
一,由外向内VS由内向外的商业逻辑
我们首先要讨论的,其实是由内向外,还是由外向内的商业逻辑。
由内向外的思维方式,是以自己出发,以公司出发,看自己能够做什么。然后努力的做一款感动自己的产品;或者把自己认为很好的东西,推给用户。
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是从用户出发,看看用户需要什么,然后看看自己和公司能不能提供。
由内向外,容易陷入两个思维误区:
第一:想要打造一个超级产品。沉浸在完美主义和自我感动的梦境中无法自拔。例如,曾经的情怀帝老罗;
第二:居高临下,或者不顾用户需求。沉浸在自己过去的成功和路径中,跳不出来。例如,增加的超级砖头:诺基亚!
划重点: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跟品质和质量没关系,跟商业道德和节操没关系,跟企业家精神也没多大关系。说到底,跟商业环境,直接点,跟钱有关系。
二,由外向内,就是从钱往回推
怎么样赚钱?
商品交易,找到用户,为他提高商品,卖给他,赚他的钱。
就这么简单。
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一个人饿了,我要给他提供非常好处的美食。但是从用户的角度讲,当他饿的时候,什么色香味,真的不要紧。要紧的是赶紧填饱肚子。
所以,当你由内向外的时候,肯定是去努力提高厨艺,打造超级美食。但是可能,顾客要么饿死了,要么去别急填饱肚子。
由外向内则是,先简单点,给用户提供吃的,让他饱,赚他钱。等他吃饱了,OK,后厨也把更精致的正餐后的吃食拿出来了。接着赚。
由外向内,先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拿到用户,赚到钱。先建立了和用户的链接,再一步步的去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三,两个由外向内的例子
1,先做广告再生产商品。
譬如要开发新的产品,由内向外的逻辑是,先生产出产品来,再策划广告,卖给用户。
但是如果是由外向内,就是先锁定用户,做用户调研。然后策划个卖点,做个广告,小范围发出去,测试效果。
如果用户反应的好,就回过头去下单生产。
2,先找广告渠道再定商品。
譬如你要卖东西。先从广告渠道出发,找到你最能把握的主的渠道,最擅长的渠道。从渠道定用户群。
通过渠道,先确定了这个渠道的广告方式。然后再根据渠道定用户群,再根据用户群定商品。下一步,直接打广告,卖货。把生意转起来。
这两个例子,都我从别的书上看到的。之前理解的不够深。现在想来,实在是非常高效的方法。
四,由外向内在职场中的应用
当别人或领导,向你提个要求的时候。先满足他。然后,给他比他要的更多。
当你满足他的时候,他会认可你,当你给他比他要的多的时候,他会欣赏你。
当你给他比他要的多的时候,在具体的事务上,你已经比他专业。这个时候,你提出的改进意见,就非常容易得到他的支持。
到最后,事情可能还是按照你最新预想的去发展。只不过由外向内,更容易实现而已。道曲而能成。好过道直而不成。
五,利他主义的本质是先得到结果。花钱买梦想。
由外向内就是利他主义。本质是,先得到结果。因为是从外部往回推。所以肯定是先得到一个结果。
再普通的结果,也好过没有结果。
这个梦想一样,先赚钱,赚到钱,拿着钱去实现梦想。好过苦逼兮兮的去傻熬强。
六,利他主义的价值在于进化主义
利他主义在这里变得非常肤浅市侩了有没有?
但是,利他主义的价值,在于进化主义。
你要在从外往内推,得到结果后,赚到钱后。开始不断的进化自己的产品。说白了,是先赚到钱,再拿赚到的钱来进化自己的产品。
这样才是正向健康的循环。赚的越多,投入到产品进化的越多,用户越满意,赚的越多……如果你把赚的钱消费了,享受了,那就完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