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学术飞鱼博士考博英语

考博分享

2016-12-27  本文已影响210人  123逍遥游

受学术中国学君的邀请,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考博备考和复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由于平常工作非常忙,当我下决心考博的时候,我基本上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来复习和备考。最终能考上,我想既有幸运的成分,现在回想下,也应该有一些能够提炼出来的一点经验吧。其实我内心是非常惶恐的,因为每个人的秉性、习惯、基础不同,考博复习的模式也一定是多元的,具备各自特点的。我的思考也是一样,是完全基于我个人复习实践的一种总结和反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只是希望诸位能从我的分享中获得一些启发,希望对大家的考博有所帮助吧。如果能有那么一点点启发和帮助,我将感到非常高兴。我今天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复习备考,不涉及考博的主观动机,考博的未来道路等等情感问题和选择问题。另外,我主要是从文科生或者社会科学考博的角度来谈,所以我的模式可能更适合于自身复习时间有限,想短时间内提高应试能力的同学,也更适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同学。我今天主要在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两个方面来进行分享。我首先简单地从理念层面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感受,这部分将花费相对少的时间。第二部分技术层面,涉及具体的复习思路和策略,我将着重展开多讲一些。

一、理念层面(一) 与导师的提前沟通问题有一段时间,我曾很武断地说过,考博就是考你的社会关系,尤其对于在职考博的人来说。这么说当然有点夸张,对那些埋头专心复习的同学也是不公平的。但对导师的了解,和对导师的直接联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是有益无害的。和导师建立联系的渠道很多,要么是通过业务关系,比方说你是期刊社、报社、电视台、网站或者出版社编辑,与该导师有业务往来,那建立融洽和相对亲密的关系可能更容易些;或者说是师承关系,比方让你的硕士生导师推荐,又恰好硕士生导师是该导师的博士生。总之,中国高校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生态和圈子,但只要在这个圈子里,找到人并不难。找到导师后做什么呢?能发邮件就发邮件,能打电话就打电话,能见面沟通就见面沟通,能约出来吃饭就更好了。这样做的目的有三,其一是让导师对你有些印象,知道有这么个人今年要考我的博士,如果水平高的学生,在邮件中把自己的履历和科研能力做一些介绍,可能导师就对你更有印象了。

其二是探听该导师今年招生的真实情况。有些导师会非常直率地说,我今年有谁谁谁已经说好了。我有个同事报考北大,那个导师明确说我今年要招谁谁。你如果要来考也可以,只是机会很小。这种就是说,只要那个学生过线了,就一定能来了。也就是说,导师也是有关系户的,如果恰好他今年有关系户,你的运气可能就要差一点。结果是,你要么等一年,要么换导师。也有些导师比较公正,可能不会透露这些消息,此时就可以间接通过你的硕士生导师或者熟识的中间人去打听。

其三,了解导师的秉性特点,看看与自己性格的匹配度,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否则一旦莽撞入门,后面和导师的相处好坏对能否顺利、按时完成学业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导师的提前接触,按照兵家的说法,就是某种侦查和打探。社会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印象管理,就是说在他人面前留下什么印象这个事情很重要。如果能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印象,那就对后面的面试和录取有正面作用了。有人可能会说,我是地方院校的,我的硕导也没什么社会关系,但我就是想考名校。如果是这种,办法也很多。在媒体时代,我们能找到很多与导师接触的方式。比方说微博,微信,或者学科会议,或者最简单的,找一份课表,去听该导师的课程。此外,每年各学科的教指委年会和学科年会,大佬们几乎都会出场。这个时候,可以带上自己的论文提纲或者对该导师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问题勇敢地毛遂自荐了。当然,在接触该导师之前,应该对他个人的学术旨趣和研究成果了熟于心,如果能对相关领域其他人的研究也很熟悉,那就帮助更大了。这样有助于和导师聊聊干货。如果上来就是某某老师您好,我是某某学校的某某学生,我对您非常仰慕,对您的学术研究非常感兴趣,想看看能否有机会读您的博士。这样的开场白属于粉丝对偶像的开场白,多半不会给大佬们留下任何印象。因为这样的开场白太多了,对大佬们来说,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如果换一种说法,某某老师您好,我拜读了您在今年5月份在《政治学研究》(或者《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等)发表的文章,我读了很多遍,但有些问题还是想不明白,想和您探讨下。如此这样,就能摆出一副平等交流的姿态,更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且多半能要到邮箱,如果脸皮厚一点,要到电话也问题不大。

(二) 更注重考察观点和思维,而非具体知识点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考博更多的是考察你的学术观点,而非对具体知识点的考察。如果你能熟练背诵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或者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或者王力的《古代汉语》,这可能对于考硕士答题有很大帮助。因为硕士更多是对知识点的考察。博士考试,尤其是理论科目,题目可能会相对宽泛,不至于让你完全无从下笔。博士考试的题目,让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角度去切入进去。这里面当然也涉及基础知识的考察,但这只能组成答案的一半甚至更少,更多是考察你自身对此问题的学术理解。因此,宽泛的视角和思考的角度是很重要的。我考试的那年,理论试题就是10道论述题,从中选择4道答题即可,每道题25分。其中不乏有这样的考题:试论述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我记得另外一道题是:请论证和分析居家养老的优势和劣势。大家看看,这样的题目,你不可能一个字答不上来,你只要从自己的角度切入,言之成理,都能得到一定的分数。博士考试的题目还是相对宏观的,它更多考察的是你的学术视野和思维能力,对具体知识点的考察倒在其次。做学问,不是看你的背诵能力,而是对学术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不是说基础知识不重要,而是说一定要注意学术思维和学科视野的开阔,要把这些内容体现在答题上。到底什么是学术素养呢?

对于社会科学来说,我想可能有三种能力吧。一种是学科的想象力,一种是观察力,一种是实操能力。所谓的想象力,来自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他的代表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提出了社会学的想象力。所谓社会学想象力,就是一种特殊的视角,这种视角给了社会学家独特的看待数据的方式,以及反省周遭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说,具备一种视角的能力,能用社会学的独特视角来看待和研究社会世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学科能力,不单单是社会学,其他学科如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历史学等都是需要学科的想象力。

第二种能力是观察力,观察力是面对研究对象时的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能力。我们在进行访谈和调研时,我们在面对数据和资料时,都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果说想象力是一种理论的建构和解释能力,更为宏观的话,那么观察力则是一种微观的获得真实资料的研究能力。观察力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术的严谨性和思考的全面性。第三种能力则是实操力。实操力指的是进行研究设计并使用研究工具完成某项具体研究的能力。实操力是从事学术研究必备的落地能力,当我们具备了学科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后,必须通过实操来验证理论假设、发展新的理论、提出新的政策建议等。这三种能力构成了学术素养,学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学术能力与气质,博士的答题和复试,应该将由这三种能力组合而成的学术素养体现在卷面和问答中。

(三) 要注意你考的学校自身这个学科的气质和特点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觉得是玄之又玄的事情,其实未必。为什么这么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一气质禀赋和性格的人,可能倾向于进入同一所学校和院系。以社会学为例,人民大学更强调建设性,清华可能更强调批判性。你了解了这种特点,在答题时,就应该有意识避免,不要犯冲。你如果在人大的试卷上鞭挞社会问题,批判社会阴暗面,只破不立,则很有可能不会得高分,被看成“愤青”。但你如果在清华的卷子上不突出你的批判,一味地说好话,则也可能被看做“犬儒”,缺乏批判精神,也得不到高分。当然,这种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的考题也有不同的倾向。但是学校该学科整体的气质和倾向性,确实是考生应该注意到的因素。另外,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要注意区分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有些学校以政策研究见长,有些学校以学术研究见长,不同的研究取向也会造就不同的学术共同体风格。

二、技术层面(一) 复习资料的准备主要有五类复习资料。第一类是基本参考书。每一个学校都不会明面上指定参考书目,但该学科的参考书目可谓大同小异。找几本该学科通用的指定参考书(很多和考硕士时的参考书没有太大区别)。这类书可以不同死记硬背,主要是看看整体的知识分布和内容,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即可。这部分参考书的复习,主要是让你重拾学科的感觉。基本参考书大概3-5本。

第二类是扩展参考书。这类书千万不能忽视,这就是该校导师组成员的代表作以及近3年来导师组成员的著作。当然,有的导师比较高产,选择的原则是,导师牵头,多人合著的课题结项的书基本可以不看,如果要看,只看结论部分即可。主要看导师独著的理论类著作,因为这个最能反映该导师的学术思想。而出题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涉及到书中的内容。扩展参考书大概3-5本。限于备考时间的限制,每个导师可选一本。如果有的导师无代表性专著,或者专著出版时间较早,不是近三年的,也可以忽略。也就是说,这里没有必要每个导师一本,那样根本没时间完全看完。不同的导师其在学术界的活跃程度是不同的,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博导,但可能主要精力并不在学术上,所以可能并不参与出题,有的博导则比较活跃,一直坚持在研究一线,发表的成果较多,则出题的几率较高,甚至可能出多道题目。第三类是代表性论文。在中国知网可以查询下载。基本选择近3年导师组导师发表在C刊的学术论文即可。个别导师的很有影响的论文可能不在近3年发表的,也需要关注,选择标准是可以从知网看到引用量的高低,选择引用量高的即可。这就选出了两类学术文章,这些学术文章大概有20-30篇。第四类是历年真题。一般的学校不会公开真题的,网络上可能有一些真题,但真假难辨。如果有可能,通过某些途径拿到近3年的真题,还是能有助于帮助你理解该学院的出题风格和思路。这一点属于比较拔高的要求,但有心人天不怕,只要想找,应该还是能找到真题的。一个可行的建议是,从博一在校群体里找,他们刚刚考上,还有热乎劲,手里肯定有此类资源。找个熟人联系下,或者如果和他的学校在同一个城市,见面请吃个饭,不难解决。第五类是博士课堂笔记。这类笔记的获取比较方便,可以直接找目标院校的在校生索取。课堂笔记主要是为了获得一种“存在感”,有助于加深对各个命题导师的学术研究的熟悉程度。

准备好了资料,就开始进入突击复习阶段了。

(一) 如何详略得当地复习在复习阶段,由于时间有限,不同的资料应给予不同的时间权重。对于第一类基本参考书,熟读即可,不用死记硬背。一般考博试题不会直接从这类基本参考书上出题,更不会直接考察这里面的知识点。基本参考书有助于帮你梳理逻辑性和答题的角度。在考试之前,对基本参考书的目录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顺着目录把全书的架构过一遍。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知识结构图。有了这个图谱,就能增加在答题现场对整体知识和某部分知识的临时调用的熟练程度。因为答题是与时间的赛跑,你调用脑海中储备知识的速度越快,就越有利于更好地将你的思考整理成更流畅、合理的文字呈现于纸面上。比方说看到某个题干,脑海中能够快速意识到这是与哪一部分有关的内容,或者与哪种理论有关的问题。人文社科论述题的答题内容必有一些水分,也就是用来充实纸面内容的准确无比的“废话”。基本参考书能有助于这部分文字的发挥。但如果有些学科涉及研究方法的考试科目,则研究方法这部分需要精读甚至记住了。因为方法的考察不同于理论,方法是有严谨的体系和操作步骤的,容不得个人发挥,可能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了。备考的学生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第一类基本参考书,因为很多人硕士备考的时候可能用的就是这些参考书,因此这是一个重拾熟悉内容的一个过程。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如果整体时间是10,此部分花费2.5即可。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可以概括总结为:目录+知识结构图复习法。第二类是扩展参考书,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这里面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导师组导师的代表作,一类是导师主编、多人合著的课题结项成果。对于这两类图书,复习的策略也应不同。导师的代表作,应该给予全书熟读,同时,对全书观点做到了熟于心。要知道,人文社科,对任何一个博导来说,原创性的思想都不可能太多,体现在著作上可能就那么一两本。那么,这个导师出的题,必然与他最核心的研究思想有关。你在答题的时候,多少都能从他的代表性著作中找到一些答案。当然,对于代表性著作,也应总结,全书主要观点是什么,有哪些支撑性观点,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全书提出了哪些重要概念,这些概念如何运用到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到最后,试着用自己的话把整本书概括下来,大概有几千字到上万字足矣。这几千字就是你在经过熟读消化提炼后为我所有,化为自身理解的干货。这些干货对于答题绝对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几千字的干货,是全书的精华版。后期复习冲刺的时候,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只看干货版。对于第二类课题结项类著作(此类著作近年来越来越多),可以只看结论部分。这类著作的普遍特点是水平不高,拼凑痕迹严重,不同章节之间水平差异较大。这类书可以迅速浏览全书,在结论部分,一般是全书导言、第一章或者最后一章,给予重点关注。记住这本书的结论即可。当两类书都看完的时候,你基本能对这个学院导师的整体思想脉络和学术研究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了。如果整体时间是10,这部分可能要花费4。以复习某高校导师的专著为例(出于保护隐私,书名隐去),这本2012年出版的专著,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能够入选成果文库的书都是学术分量非常重的。我们在复习时,首先第一遍是快速阅读全书,对全书概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遍是研究全书的结构,看看全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个核心的扩展论点有哪些,与哪些方面的问题有关联。第二遍的时候,可以将全书提炼出一个简短的观点总结和干货提炼。我们可以概括说,作者在研究西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社会学意识形态研究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全书从意识形态的内涵界定和分类入手,第一章和第二章应为全书重点,着重论述了意识形态的分类和分化,并提出了感性意识形态这一重要概念。为什么确定一二章是重点呢?这可以和作者发表的有关论文去比对。经过搜索中国知网,我们发现,作者论述发表了数篇文章都涉及到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与感性形式,则可以确定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应该是个重点。  同时,任何书的导论都应该给予重视,这本书的导论也不例外。该书其余几章可作为知识性阅读,这部分可以帮助扩展答题思路。比如第五章的标题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那么我们遇到类似主题,则可以关联到意识形态的答题角度去进行分析,再如第三章标题为“分化中的发展信念与秩序认同”,那么在遇到诸如社会分化或者社会认同的题目中,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切入去谈。也就是说,除了搞清楚全书的核心观点以外,全书提出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概念还能用于哪些方面和维度的分析,在这些方面意识形态理论是如何提出观察和解释的。复习这部分的时候,可以自己写一份材料,大概把全书的中心思想、核心观点、支撑分析和实际应用等综合到一起,类似一个小的读书笔记,或者是干货版。在考前一个周,可以只看这份总结性材料即可。这部分的复习方法可以概括总结为:观点提炼+干货总结法。第三类是导师组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都是某导师最新的研究心得。当然,没必要背诵所有导师组最近3年的文章。非C刊基本可以不看。C刊文章,一定要熟读,对于观点起码应记住标题层级上的内容。因为这些标题基本都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的知识点和主要观点。有些文章自身就有可能是一个论述题的答案!C刊文章应用有色笔标出重点,反复学习,做到背诵熟练。第三类文章和第二类扩展参考书可能有很多重复内容,尤其是概念、名词和理论观点。这些叠加出现的概念和观点一定要吃透。万变不离其宗,一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观点不会是洋洋洒洒的,通过第二类和第三类资料,基本能够抓住其研究精髓。还是以上述导师为例。我们检索了自2012年以来,他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一共大概13篇。其中,下载次数和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共下载2191次,引用61次。这应该是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最重要的一篇学术论文。从这样的论文中出题的可能性非常大,事实证明,2013年考博试题确实有一道题就来自于这篇文章。第二重要的文章下载777次,引用21次。第三重要的文章下载1349次,引用13次。这三篇文章建议熟读甚至背诵,这三篇文章基本能够反映作者近5年以来的学术思考,作者提出的三个关键词,几乎体现在每一篇论文当中。而这三者都与作者提出的核心的理论观点息息相关。从目前发表的13篇学术文章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这些论文都与上述专著有直接关系,都是从这本书生发或者引申出来的论题。因此,在复习这些期刊文章的时候,可以与专著结合起来。本部分的复习建议,在通读学术论文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提纲挈领,把有关内容重新排列组合。例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把该教授发表的13篇期刊论文按照5个关键词进行分类汇总,总结出在每一个维度上,都有哪些研究观点和判断。我刚才仅以一个导师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作为例子,在实际备考中,对每一位导师都应该按照这个方法来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和提炼,将导师的学术成果变为己有,通过专著干货版和论文的关键词版串联起导师的学术研究成果。这部分的复习方法可以概括总结为:关键词提取法。第四类是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主要是为了获得现场感,尤其是与你所报考的科目一致的课堂笔记。以社会学为例,两门考试科目分别为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课堂笔记的复习方法就是通读一遍即可,因为课堂笔记的内容来自于上课讲授的学科或者某一领域的基础化知识,能够直接成为考题的可能性不大。但课堂笔记可能在字里行间能窥探出讲课者细微而真实的学术变化。在复习课堂笔记的过程中,注意与第二类和第三类复习资料的比对,如果笔记中有一些新的内容,则应给予重点关注,如果没有,则熟读即可。这部分的复习方法可以概括总结为:熟读辨异法。第五类是考试真题。真题属于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条件具备,可以找最近3年的真题来看看。真题拿到后,要认真研究,看看真题考察的内容都落在哪个复习资料类别上。每一道真题都属于哪个方向、哪个范畴和哪个具体研究成果。这部分的复习方法可以概括总结为:研判预测法。

(二) 找一个在校博士作为咨询和学习对象    这个无需赘言,估计是考博的人最常用的一招。找在校博士要么可以通过同学,要么通过校友,建立联系应不难。这些考取上的博士,必定有各自的备考经验和考试材料,只要他们愿意分享,对你的备考必定是有帮助的。当然,通过学术中国的“考博圈”来找,可能更容易些。对结成对子的在校生,必须拿出真诚的求助态度和学习态度,不定期向对方提出一些学术问题和了解学院专业的学术动态,让对方觉得有存在感和被重视的感觉。大部分博士还是非常愿意分享自身经验的。

(三) 估题和押题这个问题看似神秘,却是有一定道理的。有考试就有应试。押题这个事情,大家都不陌生。从古代的秀才赶考到现在的高中高考,押题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因大部分高校都是博士导师组集体命题,就是说雨露均沾,每个导师出一道题,或者重要的几位导师出题。每个出题的导师所出的考题,大致不会偏离其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当下的研究课题的。有的高校在招生简章中,会列出来某导师目前两年正在从事的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者其他项目,那他的考题很有可能由此而来或者与此有关。一个搞社会组织研究的人,不大可能出一个人类学的考题;一个做定量数据研究的人,也不大可能出一个定性研究的题目。这是押题具备可行性的一个前提条件。那么如何押题呢?第一就是看招生简章里每个导师手里的课题内容,如果有的学校没有标出来,则可以去教育部网站查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的公示,985高校博导一般都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或者是重大课题,或者是一般项目,下载表格一看便知。由此可以确定该导师这几年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问题在哪里,再结合该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样就可以估计一下导师有可能出什么题。当然,这个估计也应该是估一个比较宽泛的题目。一旦确定了题目,就可以结合导师的代表性著作和C刊文章来组织答案。导师组所有导师如法炮制。对于近两年确实查不到有课题的老师,则可以根据其C刊的发表情况来确定他有可能的出题范畴。按照以上办法,逐一确定每一位导师的押题题目和答案。这样,基本需要押8-10道题目。实话实说,我按照这个方法,押中了当年的两道题。当然,这一点不是必须要做的,其实是个投机取巧的思路。对于我这样复习时间实在有限的人来说,是迫不得已的办法。我能押中两道题,或许是因为我运气好。但这里面仔细一想,确实也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任何一个大学要招博士,都是希望这个博士入学后能够对本校本学科的发展带来正向作用,那就必然要求该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旨趣符合学校的学科发展要求。考博出题的时候,这种思路会不自觉贯彻到对试题的命题当中。也就意味着,导师组想通过考博,来找到“我的人”。 对任何人来说,当你做出考博决定,当你开始备考复习,都注定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复习过程。博士不是为了学习更多知识,而是为了获得科研能力。博士考试,一定程度上也是考察你是否具备在未来进行科研的能力。然而作为一项考试,它必定还是有些技巧性的东西在里面。它是道和术相结合的东西,“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术”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今天的分享,更多是术的方面,道的方面只能靠诸位自己体悟了。然后由于距离我考博也有几年了,我的回顾和总结可能也不全面。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其他场合再交流。也祝愿各位准备考博和已经备考的都能有个好成绩,金榜题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