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档节目中的外骨骼引发的感想

2019-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soar1997

起初只是怀着娱乐的态度想要看一看这档节目(机智过人第二季第一期)中“北大还行撒贝宁”和“押韵狂魔朱广权”这两个主持宝才的段子,谁想这期节目以人工智能为主题,而且一上来就进入了外骨骼的相关内容:听见一个又一个名词,看见一幕又一幕画面,熟悉而陌生、欣慰而钦佩,不禁让我想起,有那么一段时间,为了“机械设计竞赛”,我也曾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绕着外骨骼探讨、烦恼、吹牛……

从开始的开始说起,经历过数个日夜,就“我们做个什么好”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推翻上一次的结论——推翻然后继续探讨。记不清具体细节,总归是最终我们有了一个现在看起来“大胆”的决定,我们要做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髋关节助力外骨骼”。

项目的意义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虽然对这个题目最终的提出多少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但是题目确定的当晚,是对我们的项目最自信的时候。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好奇和发问、越来越多的介绍和答辩,渐渐开始丧失了那种自信和辩解的激情,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脱离了需求和定位,一味地坚持于技术堆砌。

有人质疑我们的设计没用,只能用来走路,应付不了上下楼梯等复杂的场景。

有人质疑我们的设计不安全,不能应对突发状况。

有人质疑我们的设计没有考虑运动平衡,容易把人摔倒。

有人质疑我们的结构不行,太简单粗犷而没有亮点和意义。

有人质疑我们的控制花里胡哨,用机器学习唬人。

有人质疑我们的感知和指令方案不合理,舍近求远。

有人质疑我们的团队的能力与题目不匹配,痴人说梦。

直到观看这个节目,节目很感人,尤其是外骨骼帮助残疾人士重新站起来重新走起来的那个时刻,尽管节目中的外骨骼所做出的贡献与我们没有半点瓜葛,在技术路线和定位上也相差甚远,但我似乎又找回了那第一个晚上的自信。

我在节目中看见了,那一张张脸庞上浮现的欣慰和感动——我知道我知道,台上的外骨骼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优化,也是一个实验中的产物:凝结了开发者团队的心血,虽然不完善,甚至是非常局限的——俨然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是对开发团队做出的贡献的肯定,并且我坚信他们的开发团队不会仅仅满足于让残疾人士重新站起来、简单走两步,他们会持续努力下去实现更完善安全的功能。

让一个丧失行走能力的人重新获得自由,总有人不希望只是用多功能轮椅来间接解放这些特殊的同胞,他们关注到这些同胞的内心需求:渴望与常人一样用自然的原有的方式行动。

就这一点上,对“自然”这个属性的追求,与我们那个晚上的想法如出一辙,我们也希望用我们的这一套技术路线来达到同样的追求,只不过我们能力有限时间有限,只能将问题一层再一层地简化、模型化。

相比之下我们的题目更加简单,而且从结果来看我们也部分实现了我们自己的想法。但我们可耻的一点在于,我们对这个项目不够忠诚,比赛结束了或说毕业了,我们也许再也不会继续发展相关的项目。也许项目的最终也只能留下一些少许的干涩的回忆罢了。

我想,有时候,与其听太多别人的想法,质疑自己的努力,还不如先一条路走到黑,不用太着急前进,相信有一天能够感动自己感动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