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篇】身教重于言传 - 草稿

2022-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杜香开花2008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你们(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

身教是无声的,无声的教育更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家庭中,父母做了什么,往往比说了什么更重要。因为你不经意的一个行为,便可能在孩子身上投下影子。因此,父母包括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行为素质。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喜欢读书,一年买书化的钱比买衣服的钱都多,买书如山倒。从2019年就开始读书了,直到今天仍在坚持,孩子在我的影响下也热爱读书,女儿小学几年读了有大概400本以上的书,儿子现在三年级,也是个小书迷,也读了有将近100本。三四年级目标读书是500本,尽量能够实现阅读半自动化。

要实现阅读自动化,要有2000万字的阅读量,也就是整个小学阶段要读1000本左右的童书,折合成每天阅读两小时,每天基本读一本书。当然要让孩子阅读,教师首先要阅读。不爱阅读的教师带不出爱阅读的孩子。

爱阅读的教师课堂中,言行中都会和孩子讨论书,这本书如何,那本书怎样,这次分享童话故事,下次讲述神话故事。这节课是孙悟空,那节课是张飞等,今天是历史故事,明天是科普读物,这就是耳濡目染的结果。

学生听得多了,自然会在脑海中形成读书人的镜像。孩子是天生的童话家,孩子的生命气质里都透着故事的气息。没有哪个孩子不爱听故事。但是他们很可能不喜欢自己读,多数孩子喜欢别人读给他们听。那就读给他们听。

这是作为教师或家长的榜样力量,示范作用。我回到家一般要么学习听课,要么读书,孩子潜移默化也受了影响。当你拿起书的时候,孩子也在看着你的一举一动呢。

要想让孩子喜欢读书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家里摆满书,让孩子随处看到的书,我们家就是。多摆放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什么的。让孩子既看到又方便拿到。真是你给他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受熏陶。如果家中成员人人在读书,那孩子自然也就会找书读啦。

家长还要时常和孩子交流,互动,比如给孩子提一些书中的问题,或者和孩子探讨书中的故事,人物或者有趣的情节。通常家长只提个引子,然后让孩子说,想说什么都可以,想怎么说都可以,家长在时不时的鼓励和引导。

一旦孩子爱上阅读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记录,比如记录阅读存折,让孩子把读的书都记录下来,我还会让孩子对读过的书进行评价,比如给喜欢的书本打星,最多五颗星。评价完让孩子说一说给几颗星的理由。这个时候孩子是很愿意交流的。

孩子既读了书,也分享了对书的看法。这其实又是能力的提升,比如我们把书中的人物或者情节拎出来,让孩子谈谈看法,这也是再教孩子学会梳理。久而久之,不就有了阅读能力吗。等孩子到高年级的时候,再进行精细阅读,深度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自然就有了。

做大于说,做一次比说一万次都重要。身教比言教更有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