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了兄弟占了弟媳,把侄子们屠杀殆尽,为何却是明君
一个问题很多人问:为啥李世民杀了兄弟,占了弟媳,把侄子们也屠杀殆尽,却被后世称为明君呢?
这个问题其实用一句古人的话也能回答:窃钩者盗,窃国者候。
其实大唐王朝在李世民接手后,搞得越来越差,像隋朝一样二世而亡,那么李世民依旧是盗,依旧会成为昏君的代表,被后世文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是,大唐在李世民手里越来越好,大唐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李世民频频出兵,四夷宾服,各个以前危害江山社稷的蕞尔小国纷纷来大唐朝拜,纳表称臣。
李世民被周边国家尊为天可汗,这时候他杀兄弟夺权这种事儿,就是小事儿,甚至在很多演义小说中变成了正义的事儿。
一些人会在心里想,人家李家人杀李家人,和自己有半毛钱关系吗。
李建成当皇帝,能比李世民干的好吗。
也许会更糟糕呢。
李世民杀兄弟灭侄子的手段虽然酷烈,但是未尝不是金刚怒目菩萨手段,建成元吉两家人的苦,换来天下太平,这笔买卖很值。
这逻辑就是成功者通吃。
甚至后来李渊都认为李世民干的不错。
贞观八年三月,被李世民关了快九年的李渊在两仪殿宴请突厥使者,看着那些曾经被中原王朝视为猛虎的突厥人恭恭敬敬的跪在自己面前,李渊由衷的和长孙无忌说了一句话:
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
这句话在这一天,李渊说了数次。
对二儿子干出的成绩,李渊认了。
虽然李世民杀了他的儿子孙子,还关了他数年时间,但是看到李家江山已经固若金汤,直追大汉,大约李渊也略感欣慰吧。
虽然建成元吉和他们的后人都死了,但是李元退位后又生了三十多个孩子,可谓高产。
这些孩子大约不必再受屠戮之苦了吧。
他李渊这天心情很好,喝的有点多,看了一眼一个跟随自己打江山的老臣,含笑问道:武士彟你现在几个孩子啊。
武士彟躬身答道:臣不如陛下,只有二子三女。
李世民的作为除了被当时任认可外,也被后世认可。
如果大唐后世皇帝中出个人,用靴子敲着龙书案说,李世民干的啥事,太埋汰了。
他的名声也会受损。
好在此后唐朝江山,都是李世民一系,对老祖宗的作为后世子孙再有不满,也不能说出啥不满的话来,因为自己是受益者,对李世民不满就是对自己地位有异议,谁敢冒险。
李世民登基后,又干了一件事,让后世想黑他都找不到黑点。
那就是修改史书。
现在看史书总觉得李世民当皇帝就是天命所归,史书上的隐太子李建成干的那都是些啥事儿啊,比如喜欢打猎还差点误事。
唐高祖武德二年凉州人安兴贵杀了凉王李轨,李渊派李建成去原州接应投降安兴贵,
当时天太热,在路上,李建成忘了正事儿,觉得风景很好开始游玩打猎,士兵们觉悟很高,觉得跟着这样的主子太丢人了,很多士兵开了小差,跑了一半。
这种是明显的黑,但是没啥技术含量,吃瓜群众对这种正事儿也不感兴趣。
于是史书上,黑李建成换了一个套路,说他淫乱后宫:
建成、元吉又外结小人,内连嬖幸,高祖所宠张婕妤、尹德妃皆与之淫乱。
聊正事儿人们没兴趣,一说这种八卦话题很多人就来了精神,原来皇帝家这么乱吗?
后来各种评书小说故事中的李建成李元吉的坏人形象,大多源于这一句记述。
甚至隋唐评书中还有秦王偷窥了建成元吉和李渊两位妃子胡搞,看了半天活春宫秦王不愿揭穿(也许看戏没给钱觉得不好意思),把自己腰间的玉带解下来挂到宫外树上,提醒建成元吉你们干的好事我都看见了。
后来张尹二妃拿着这条玉带诬陷秦王想对自己不轨,当着自己姐俩的面脱裤子,玉带就是证据。
真真假假的粉色的八卦段子流传最广。
当然,真实历史中李世民没有挂过玉带,他没那么弱智。
李世民曾经秘密给李渊上过一份奏折,说建成元吉淫乱后宫,还说太子总想害自己,其实就是想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
李建成为啥要给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呢?这逻辑我想了好久。
臣于兄弟无丝毫所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
李渊没理会这份奏折,第二天李世民就在玄武门伏击了建成元吉。
宫门挂玉带这事儿,历史上没有,李世民不可能给建成元吉留下把柄。
但是后世很多故事中,为了强化李世民却受害者的形象,为了增加故事的冲突感,宫门挂玉带被描述的活色生香。
这故事加深了李世民好人设,也坐实了建成元吉又蠢又坏的形象。
这一点李世民改史书时大约没想到,如果他知道会是这样,大约会把淫乱后宫这事儿写细节更多一些。
李世民是个明君,这设定的前提是,李世民最后成功了,获得了话语权。
很多我们认为真实到板上钉钉的历史,有时候未必是历史的真实。
或许历史本就没有真相,但是会残存一个道理:赢者通吃。
文:薛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