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追风筝的人》

2021-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西苏Sisu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5月

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出生在阿富汗喀布尔,后随父迁往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群山回响》(And the Mountains Echoed)。作品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因最近阿富汗备受关注的局势,从书架上找到了这本畅销书。

看似寻常最奇崛。《追风筝的人》不仅讲了个打动人的好故事,“为你,千千万万遍”让无数人感动。更平实、细腻的描述了70年代以来的,阿富汗的民俗文化、市井生活,以及普通民众的喜乐悲欢、戏剧人生。

70年代的阿富汗,孩子们有童年和学业,成人们有生活和事业。虽暗流涌动,整个国家的色彩仍是明丽、蓬勃的。

90年代的阿富汗,生存成了所有人最大的目的和挑战。

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战乱中随父亲逃往美国,在远离家乡的土地上过着还算富足幸福的生活。但是那个他们逃离了的国度终究是家乡故土,他必须重新踏上回乡的路,“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一部好的小说,首先要是个好故事,然后要有打动人的主题:亲情、友谊、爱情,人性、救赎…,而这本书“同时兼具时代感与高度文学质感”,背景发生在全球关注的焦点国家,难怪会成为经典。

这段时间的领悟,无论是好的电影电视,还是文学作品。细节,大量的细节,是成为经典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否则,观众、或是读者很难将自己带入,浸润其中,感同身受。

就如这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总在关注他们的饮食。

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时,早餐是加了方糖的红茶,涂着樱桃酱的馕饼。家里组织聚会时,晚餐是米饭、馕饼肉丸和咖喱鸡肉。

在美国结婚时,婚宴上有烤肉、炖肉饭、野橙子饭。平常招待客人,是白米饭、菠菜和羊肉。

后来他回到阿富汗,两片面包和两碗蔬菜汤,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存粮。孤儿院的孩子们,早晚餐只有红茶和面包。

这些饮食,很具民族特色,前后的对比中,也化作了故事的一部分。还有他们对食物的态度,总是非常赞美,由此也能感受到国民的朴实和坚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