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石榴
黄山石榴
文/丁建设
“打打打直扭,石榴开花结石榴,石榴米俺吃了,石榴皮俺卖了……”这是一首农村孩子耳熟能详的淮北童谣。短短的几句话就道尽了石榴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分量,也道出了石榴的美食功能和商品属性,足见石榴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另一首皖北民歌《摘石榴》,不仅讲述了一段青年男女炽烈而浪漫的乡村爱情故事,而且唱出了淮北农村青山绿水、秋色满园的风土与人情。
黄山石榴淮北平原以低山残丘居多,其栽植石榴的历史可追溯到2100年前的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从安石国带回石榴种籽,沿新疆、甘肃到内地一线广为种植,并已遍布大江南北。石榴最大的特点是耐瘠薄,耐干旱,无论是淮北的塔山、徐州的汉王还是宿州的黄疃,石榴树均生长在裸露的石缝当中,只要哪怕有一点点土壤,石榴苗就能顽强地生长、开花、结果。1989年我去徐州汉王参观,听当地干部介绍,为了栽种石榴树,他们在贫瘠而裸露的石灰岩上,用炸药炸出一个个树穴,然后从好几里路的山下一担一担地挑土上山,再放到树穴里,每栽一棵树都要先用钢钎打出炮眼,然后装上炸药和雷管,每一声炮响都牵动全家老少的心。其难度不亚于当年林县人民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郭亮村的山民打通“挂壁公路”,大寨人把梯田修到虎头山。“石榴好吃树难栽,幸福生活等不来”。由此我更加佩服黄山村的老书记胡大先。他用45年的倾情守望,换来了黄山村的山青水秀,换来了黄山人的小康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胡大先说,总书记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俺黄山人最有发言权。
黄山石榴说到石榴,大家都知道怀远石榴和淮北烈山的塔山石榴。怀远石榴出名最早,“哥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刚刚巧巧砸在小奴家的头哟……”的民歌就出自那里。烈山号称“中国六大石榴基地”,还建成了“中国石榴博物馆”,烈山区每年都要举办一届“石榴文化节”,现已成为淮北旅游宣传的一张名片。其实,与塔山只有一山之隔的埇桥区夹沟镇也有一个三面环山的石榴村——黄疃村,它北邻龙顶山的老山口,背依埇北第一雄关——擒龙关,西与十里长山套的钓鱼台遥遥相望,脚下的龟山更是占尽了天时与地利,成了一片神秘的“石榴王国”和“药草世界”。独特的山形地貌,独有的山间小气候使这里更适合石榴的生长,结出的石榴不仅品相好,而且口感更佳,营养更丰富。
黄山石榴龟山,因山形酷似乌龟而得名,它东临津浦铁路和206国道两条交通大动脉,雄踞著名的“宿州八景”之一的“徐王芳树”西侧。山的西面和南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石榴园,山顶则长满了宿州地产药草王枣子。现已退休的黄山村的老支书胡大先就住在龟山下面的黄疃自然村,他用诗一般壮丽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彩华章,诠释了共产党人“全心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使命担当。
黄山石榴今年70岁的胡大先,1972年高中肄业后回乡务农。25岁时当上了黄疃大队会计,成了村里当时最年轻有为的“土秀才”,1984年他成为“一村之长”,从此进入村级领导岗位。1990年,胡大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黄疃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掌门人”的位置上一直干到2007年“小村并大村”。本打算激流勇退的他非但没能退休,反而被推上了与山头村合并而成的黄山村党总支书记的职位上,这一干又是十一年。这期间他在一次入户扶贫的路上遭遇了车祸,险些丧命。
黄山石榴胡大先不愧是个风云人物,他最崇拜的英雄是《愚公移山》里挖山不止的愚公,他最爱看的电影是《红旗渠》,他谨记毛主席“穷则思变”的谆谆教导,凭着一心为民的满腔热血和百折不挠的那份执着,硬是把昔日穷山恶水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仙山自有仙人,所以胡大先也被人称作“胡大仙”。为了金山银山,他带领着黄疃人封山育林,在光秃秃的龟山上种药种茶栽果树,亲自到山东引进石榴新品种,又在山下搞棉花连片种植,经过几代黄疃人的不懈努力,黄疃村实现了华丽转身,而胡大先却青春不在。眼前的胡大先无论是站立的姿势,还是说话的神态都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人。就是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却用当年的生龙活虎和花样年华,改造了黄疃旧山河,使如今的黄山村山青水秀,美不胜收。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生态强村的发展之路。夹沟人有句名言:“看到南巴山,想起朱振端”。朱振端,这位五十年代的全国林业劳模,早已化作南巴山的青松,成了夹沟人心中永远不朽的巍巍丰碑。而今天的黄山人则由衷地感慨:“没有当年胡大先,哪有黄疃花果山”!市委常委、埇桥区委书记王启荣最近暗访黄山村,对这里仙境一般的生态环境,欣欣向荣的村容村貌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赞不绝口:“光知道安徽的黄山美如画,没想到咱埇桥的黄山也不差”!
黄山石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45年,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放在一个村的发展史上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放在一个人的履历里却是所有的流金岁月。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外人看来,胡大先的晚年是凄凉的,老伴好多年前就离他而去,乖巧的女儿不久出嫁了,退伍军人的儿子也外出谋生去了。但胡大先并没觉得寂寞,他说他是黄山的儿子,黄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的支撑!他说这一生他什么都可以失去,但唯独离不开他的黄山,他挚爱着的父老乡亲!
黄山石榴“萧县葡萄,砀山梨,黄疃石榴上满集”。而今,埇桥的黄山,黄山的软籽石榴已经通过“互联网+”,通过南来北往的“驴友”口口相传进入千家万户。可以预见,一旦最美观光大道——404省道建成通车,千娇百媚的黄山村以及远近闻名的黄疃软籽石榴将会插上双翅,名扬四海。
黄山石榴胡大先的家里有一幅座右铭,那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到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全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黄山石榴胡大先做到了,他用黄山村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事实践行了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