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满江红》长空忠魂舞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看题目,就知道是说岳飞了。
1103年3月的一天,宋相州汤阴(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的一户普通农家外,一只如鲲鹏般的巨鸟扑闪着翅膀在蓝天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继而在这户农家的上空盘旋、飞鸣不止。接着,惊雷似的一声啼哭响彻云霄,一个男孩降临人间。
因此机缘,父母便给这个孩子取名为飞,表字鹏举,希望他长大后前程万里,远举高飞。
岳飞并没让父母失望。他自小忠厚诚恳,颇具气节;他阅读甚广,尤喜兵书。经过十多年的苦学勤练,岳飞骑射刀枪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的臂力更是惊人,不满20岁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当真少年英雄,武功盖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战功赫赫,几无败绩,不但有力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甚至几度迫使金军狼狈逃窜至黄河以北。他麾下的岳家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是明证。
然而,绍兴十年(1140年),正当岳飞挥师北伐,大败金军,逼近北宋故都开封时,十二道金牌接踵而至,硬生生地令他班师回朝。在愤然泣呼“十年之力,毁于一旦!”后,圣命难违的他只能勒转马头,悻悻南回。不久他便被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年仅39岁。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一桩冤案因此酿成,自此,天南海北山河大地,多了个孤独而冤屈的灵魂。
直到20年后,岳飞冤狱才被平反昭雪,他的尸骨棺冢才从钱塘门外荒凉的九曲丛祠迁移、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宋室为表彰他抗金报国的巨大贡献,追谥武穆封号,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如果将历史上的名人依次在现代普通百姓大众心中作一个排序,那么对不起,只好委屈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了,你们只能远远地退居一旁。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文化巨匠,尽管文章锦绣气格不凡,但座位或许并不靠前。
有资格在前排就座的估计应该有这样几位,他们分别是古圣孔子、释迦牟尼、三国时的刘关张和诸葛亮。曹操的知名度也不小,不过在正统的儒家道德观中,他只是一个白脸奸相。可惜《西游记》是神怪小说,否则唐僧师徒四人绝对也应该进入前排的位置。
因此,真正能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且具有正面意义的人物恐怕只是毛泽东、包拯和岳飞。
至于那个秦桧,反倒占了点岳飞的光,名气不小,结局却招千夫所指万人唾骂,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毛泽东自不用说,他不仅是新中国的创立者、人民的大救星,而且还是世界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伟人。
包拯,以铁面无私刚直公正的形象,借助银屏,早已深入人心。而抗金名将岳飞,气节崇高,忠孝双全,智勇超伦。他精忠报国的故事千年流传,他的血海冤情让后人泪奔断肠。
他是爱国主义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权不屈抗争的精神象征,简单说,他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座次已然排定,可接下来要与这样伟大而优秀的灵魂对话,我内心忐忑,惶恐不止,生怕一不小心冒犯他的天尊,破坏了他的形象。
几天来,我迟迟不敢下笔,一来限于自己的才情,更重要的是不敢直面他的悲情、不敢触碰他那颗冤屈的灵魂。可我知道终究无法躲闪,当然更不能轻易逃避。好在我的重点只是解析诗词,因此,咱不妨就从他的词章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心灵,感悟他那高贵的英灵。
······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声情激越,音节高亢,宜抒豪情壮志。
等闲:轻易,随便。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朝天阙:朝见皇帝。
很惭愧,刚默写这首词时,有几句竟然死活想不起来,于是我只好开始哼唱。
奇怪的事出现了,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唱完了这首曲子,直唱得我热血沸腾,壮怀激烈。
由此我得知,原来词确实是一种感性的文体。它不同于诗体的对称和稳定,相反却是长短并存,错落有致,有一种流动式的别样美感。
词不宜默读,甚至都不能轻言细语,只能在吟唱和咏叹中才能最大程度展现它的魅力。如果说诗歌是阳春白雪,词就是通俗小曲。
不识字的人读不了诗看不懂书,却照样能欣赏戏曲听得来词。甚至我相信即使那帮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也不是因为文字,更可能是由声音进入词的意境。这就像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哪怕有时记不住歌词,但节奏一起,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血脉偾张激情澎湃,情不自禁地随着铿锵雄伟的旋律大声歌唱。
《满江红》就是这样一部应该高声朗读或咏唱的作品。而且我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都可能影响韵律破坏意境。意境往往由心境决定,而心境则取决于时代背景以及生存状态。
那么我们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让岳飞悲歌出如此气吞山河慷慨激昂的千古雄文?
就创作背景而言,目前大体流行三种说法。
一是认为创作于岳飞第一次北伐期间,时间大约在1131-1133年,那时他30岁左右。
据史料记载,这几年内,岳家军先后平定了几股游寇的叛乱,岳飞也因战功卓著获赵构亲笔御书“精忠岳飞”锦旗一面。1134年,岳飞运筹帷幄,三军将士用命,接连攻克和收复了襄阳六郡,使得襄汉地区终于治愈伪齐蹂躏和战争的创伤,成为南宋连结川陕、北图中原的战略要地。
为此,高宗龙颜大喜,敕封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后者也因此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从上可以看出,岳飞这几年正是一帆风顺踌躇满志之际,加上君臣关系相当融洽,何来一腔悲愤以致“怒发冲冠”呢?他那段经历更应该是意气风发诗意风光的岁月,否则也就不会有闲暇之余探幽寻芳的雅兴了。
还记得那首《池州翠微亭》吗?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因此,无论资历阅历还是心境,我认为这首词都不可能创作于这段时间。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1136年岳飞率军第二次北伐期间。
理由是,他请示的渡过黄河收复河北的进军计划没被朝廷采纳,愤慨之余填下这首《满江红》,以此抒发壮志未酬的失落心绪。
事实是,当时朝廷上下主和主战两派处于势均力敌的胶着状态,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尚未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决策者的问题则是相对保守而已。何况当时江淮防线吃紧,加上岳飞部队粮草不济,如果一味孤军深入,岳家军自身危险不说,极有可能打乱南宋军队的整体部署。
所以某种意义上,岳飞退防和镇守鄂州更应该是战略上的考量。如果这样,他是不可能呐喊出如此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词章的。
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岳飞被迫班师到入狱前一段时间内的作品。
根据是,岳飞在班师途中曾经撕心裂肺仰天长叹,说:“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回京后又被削去兵权,听命于屈辱可耻的和谈,加上部将张宪被诬告入狱,种种不幸和冤屈让他不由得冲天一喊,以平息胸中的积怨和愤怒之气。
然而,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后面那几句对朝廷表达的耿耿忠心和直捣黄龙的信心决心就显得不合时宜,最起码有矫情和多余的嫌疑了。
我想,遭遇如此不公正对待、蒙受天大冤情后的人,即便忠贞如岳飞,也是不太可能有如此胸襟和度量的。
最有可能的创作时间,我认为应该在1137年左右。
原因何在?八个字:君臣嫌隙,奸人挤兑。
具体,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是年二月,岳飞自鄂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赵构。鉴于岳飞累立军功,赵构将他的官职升至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相当于两省军区司令的位置。而且由于之前刘光世(中兴四将之一,另三位即岳飞、张俊、韩世忠)在淮西战役的严重失职,朝廷决定消减刘光世兵权兵力,将其治下五万多兵马归并岳飞调遣。
不仅如此,高宗还亲自在寝宫接见了岳飞,推心置腹地对他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以示恩宠和信任。
受此隆遇,岳飞自然十分感动。眼看部队即将扩充,恢复中原有望,岳飞激动之余写了一道奏折《乞出师扎子》,详陈用兵规划,并有意不提迎还“二圣”之事,以此避免高宗的猜疑。赵构看了奏疏非常高兴,亲赐御札嘉奖,都督府也将刘光世军情况通报岳飞。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拨刘光世军与岳飞,似成定局,渡河北击收复山河的夙愿眼见得以实现。谁料宰相张浚和秦桧从中梗阻,昏庸的赵构竟然听从张浚之议,最终出尔反尔否决了既定方略,又下诏给岳飞搪塞说“淮西合军,颇有曲折”等等。耿直的岳飞随即责问张浚,反遭后者言语讥刺挖苦。
岳飞胸中积忿,一气之下上了一道乞罢军职的札子,不等批示,就回到庐山母墓旁守制去了。
我想,这才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我相信,岳飞在庐山的那几天一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正是主和派的百般阻拦、挑唆以及高宗听信谗言后的朝令夕改,让他匡复中原的宏伟设想落空流产。念及于此,怎不让这位英武伟岸赤胆忠心的名将义愤填膺仰天长啸呢?
这天,一阵骤雨刚息,岳飞凭栏远眺,透过重重山峦,他似乎看见了中原大地的腥风血雨和生灵涂炭,想见了徽钦二帝在金人淫威下的苟延残喘,再次痛恨起朝堂上那些宵小之徒一味媾和投降的无耻做派。
凡此种种,不由得他心痛欲裂怒火中烧,只觉有股沉重的气息在脏腑间翻涌,随即直冲喉头并脱口而出,幻化成几道强劲的啸声,飘洒在庐山的林野云天中。
这几道啸声,起始夹带着不平和怨愤,显得尖厉高亢,稍后变得浑厚低沉,甚至还流淌出丝丝缕缕的忧伤。经过短暂的低回顿挫后,啸音再度变得激越悲壮,直至最终汇聚成气势如虹、浩荡海风般的惊天怒号。
这几道啸声,是对黑暗势力的蔑视和愤慨,是因不被信任产生的幽怨和无奈。
这几道啸声,是对功名的不屑,是对十多年来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不堪回首,是对自己乃至所有报国之士的诫勉鞭策之言。
这几道啸声,是对靖康之耻的无穷抱恨,是誓死战胜敌人的壮志凌云。
这几道啸声啊,情真意切,肝胆沥沥,凸显出岳飞一贯以来对国家对君王的赤胆忠心,也体现出他积极乐观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必胜的信念。
这几道啸声,随着山风,穿过丛林旷野,飞越山峦江河,飘飘扬扬,终于传到了京城,传进了高宗的耳朵。
他深为岳飞的碧血丹心和肺腑之情感动。他有点后悔当初的草率,再说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放眼天下,除了岳飞,谁还能拱卫宋室江山,谁能够增加南宋与金和议的砝码?因此,他随即派人上山敦请岳飞还军议事。
倔强的岳飞这次摆了点架子,谁没有点脾气呢?诸位官员苦劝了六天,岳飞才答应受召复命。
于是就有了后来(1140年)的第四次北伐,有了朱仙镇的大胜,却也招致了催促班师的十二道金令。这自然是后话。
对于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我不想再作分析。我只知道,它达到了“诵之令人神旺,歌之使人起舞”的境界。
它,丝毫不逊色于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部伟大的诗词作品。
······
哼唱完了铿锵有力的《满江红》,接下来,请随我一起欣赏岳飞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小重山》。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重山: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
寒蛩( qióng ):秋天的蟋蟀。月胧明:月色朦胧。旧山:此指故乡。瑶琴:琴的美称。瑶:美玉。
词意:
昨夜蟋蟀不停的鸣叫声将我从千里厮杀的梦中惊醒,那会正好三更时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徘徊,万籁俱静中惟有一勾弯月朦胧微明。
可惜我浴血沙场建功立业,青丝染成了霜;遥想故乡的松竹已老,我却被朝堂的和议聒噪之声阻断了归程。想要把满腹心事寄托于琴声,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又有谁听?
岳飞自庐山还回后继续镇守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时刻准备奔赴沙场,与金兵决一死战。可他哪知道,上次的撂挑子负气出走使他和赵构之间产生了龃龉和矛盾。
而且,当时的敌我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完颜昌(挞懒)一派开始掌权,这位秦桧昔日被俘时的主子,此时专横跋扈,在金国朝廷权势熏天。他通过秦桧这个奸细,假意和谈,诱使宋朝向金称臣,昏聩软弱的赵构在秦桧的怂恿挑唆下竟然全盘接受金方的苛刻条件。
岳飞、韩世忠力谏无用,昏君置之不理。朝廷一些老成谋国的主战派人士如胡铨、赵鼎等也极力反对,结果却相继罢官、贬谪。
宋金之间所谓第一次和议就这样在南宋答应取消国号、只作番属、每年纳贡的屈辱偷安中“圆满”达成了。
看着代表赵构的秦桧跪伏在金使脚下一脸谄媚的奴才模样,看着金使洋洋自得扯高气扬的丑恶嘴脸,再想想徽钦二帝在北国城遭受的奇耻大辱以及惨遭胡虏荼毒杀害的成千上万大宋子民,岳飞等人心如刀绞怒火冲天。
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奸臣当道,君王无能,岳飞纵使有天大的本事,此时也无计可施,只能眼看着胜利者狂妄的背影渐渐走远消失。
既然如此,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岳飞愤然递交了辞职报告,尽管他未尝一日不忧国忧民,未敢一时忘了报仇雪恨。因为他是岳飞,因为母亲在他身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早已深深烙在了心里。
这不,要不是蟋蟀不断的啼鸣,岳飞还沉浸在深沉的梦乡。
梦中他正在千里之外的沙场与敌寇浴血奋杀,那儿不只有宋室的大片江山,更有他难以忘怀的故土家乡。
既然再无睡意,他索性披衣下床,出了门。
他在台阶前徘徊良久,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惨淡的月光映照着窗棂。
江南深秋的夜晚有些寒凉凄清,他不禁又紧了下衣领。
其实,他更清楚,是世态炎凉让他忧愤心冷。
青丝变成华发,功名不过尘土,故乡的松竹恐怕也已老去,可自己空有杀敌之心却报国无门!那么,还是弹琴一曲释忧解闷吧。
无奈,那些曾经的知己不是罢黜就是贬谪,那些曾经的战友各怀鬼胎一个个翻脸不认人。所以,即使断弦破琴,还有谁来聆听?
于是,岳飞陷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甚至迷茫中。
岳飞不是神,他只是凡胎肉身,他终究也有脆弱的一面,有英雄气短的时候。或许正是他一瞬间的脆弱才让我们有幸欣赏到与《满江红》艺术风格迥异的这阕《小重山》。
此词沉郁蕴藉,以低沉的格调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以及抗金报国的心志,同时也含蓄委婉地折射出岳飞为人掣肘知音难觅的落寞心情,读来令人感伤,惆怅不已。
如果说《满江红》是一曲气壮山河催人奋进的战歌,那么《小重山》就是一首浑融抒情忧郁悲伤的小夜曲。
“一种壮怀能蕴藉,请君细读《小重山》。”我认为这两句话最能反映此词的风格特点,也最合乎我心意,那么不妨就以它作为诠释此词的最后注脚。
······
帷幕总会落下,英雄总要退场。
岳飞带着满腔悲愤和无限的冤屈含恨走了,但历史记住了他,人民记住了他。
他的灵魂不死,他的精神不朽,他的名字万古流芳。
中国是英雄辈出的国度。时代需要并塑造了英雄,英雄引领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正是一个个英雄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正是华夏儿女团结一致不屈不挠,才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愈挫愈勇,至今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岳将军,如果你看到今日中华的神姿和强大,我想,你一定能坦然瞑目含笑九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