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不住,是为什么?又该如何解决?
在众多的阅读烦恼中,“读了书也记不得其中的内容”这个问题最为普遍。
我想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拿起一本书之前已经读过的书,却怎么也想不起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就算心里想着要说给别人听,碍于自己的模糊记忆,也不能好好完成。
这种情况下,就算你确实读过,实际上也只不过是从书的第一页一字不落地读到最后一页罢了,仅此而已。
如果不是相当有意识的想要记住书中的内容,就很容易遗忘。人类的大脑的构造原本就善于忘记。在脑科学的研究中曾提到,大脑中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如果我见过的景色、书本的信息、听到了的人声、空调声,乃至气味、触感等都一一记住的话,不出5分钟大脑就会达到极限。
为了不让自己达到极限,大脑平常不会去一直记忆信息,而是在不断删除信息。那么记忆是如何被遗忘的?
根据艾兵浩斯遗忘曲线,记住之后没过多久,大脑就快速遗忘。20分钟过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一天过后甚至会忘记74%的信息。从此之后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1周之后忘记77%,一个月之后忘记79%。
也就是说如果不主动记忆,只消一天就会忘记大部分内容。因此如果你自己都不想去记忆,书本上的内容全部忘光也不奇怪。那么到底怎么解决遗忘的问题呢?
其实很简单:反复阅读,留存记忆。对于读书学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反复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
刚开始遗忘(即遗忘曲线下滑)时,通过重复记忆,曲线会上升;过一段时间,遗忘曲线会再次下降,再次反复后,又开始上升。
如此循环往复,记忆慢慢变得牢固,大脑就能一直处于"记得住"的状态。阅读也是如此,通过不断重复就能记住书中的内容,而如果只读一遍,很难在脑中形成记忆。
反复阅读,只反复阅读整本书也可以指反复看书里的重点。
也许有人会说:反复读这种方法,你不说我也懂啊。但实际情况是真正会将同一本书读上个两三遍的人少之又少,知道是一回事,去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只反复读那些适合自己的好书也不要紧,不一定所有的书都必须读两三遍。但是一本书如能读上个两三遍,就能从不同角度对书的内容有所理解。
反复阅读与一次性阅读相比,可以品尝到完全不同的"阅读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