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游记旅游随笔专栏情景诗

《旅行中的趣闻》(11):仰慕天山少年狂

2023-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完璧

《旅行》连载

【1977年4月】


眺望天山下的乌鲁木齐,当时心情正所谓:别梦依稀回天山,故园三十六年前。(完璧摄于2012年秋)

        乌鲁木齐,雪霁,天空蔚蓝。初来边疆翌日,顺着宽敞的大街,远远望去,真把我呆住了,啊哟,天山,那就是天山么?!眼前,一座大山赫然矗立,占据了半个蔚蓝天宇,蓝天衬托着白雪皑皑的山峰,山峰反射着朝阳赐予它的光芒,山腰的每一条纹路都是那么清晰,每一块石头仿佛都能够看得见。

        山是那么近,仿佛伸手可触,上前几步就能碰疼鼻尖。于是,一个兴奋的念头油然而生——到天山去!四月的暖融融的太阳晒在身上,舒服极了。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那白雪皑皑的山峰,心想我终于见到天山了,而且将作为一个异乡的登山者,享受到多么大的乐趣呀!

        当轻快的大步变得蹒跚时,城市被甩在了身后,我踏上了田间小道,而雪山被旷野缩小了许多。

        我看见维吾尔族姑娘们戴着色彩鲜艳的头巾,穿着斑斓炫目的裙子,正在地里播种着什么农作物。风吹拂着姑娘们的头巾和裙子,她们欢快的唱着民族风味儿极浓的歌曲,这更助长了我的勃勃兴致。天山啊,你这维吾尔、哈萨克多民族家乡的骄傲,我真想用滚烫的嘴唇吻吻你呀。

        不知走了多远,反正日头已经爬到头顶上了,我开始感到脚脖子酸疼,两腿发胀,肚子也“咕咕”地叫唤起来。真怪,怎么天山仿佛变得不像先前那样庞大了呢?怎么越走越觉得离我远了呢?

        只管一个心眼走下去,田间小路顶着偏西的太阳到了尽头,再翻一个坡,蓦见坟冢乱布,禽木全无,而雪山一手托着西坠的日头,一手还在挥动着诱惑,嘲笑我的愚笨和狂热。

        不妨对当时的场景做一个故事还原——

        前面有一位维族老大爷,慢吞吞的走在小路上,斜挎着一个簸箕,手上拿着一只铲子,正在拾着羊粪。一个心急火燎的年轻人紧追上去,挺有礼貌的说:

        “大爷,您好!”

        大爷眯缝着四周布满皱纹的两眼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小伙子,你好。你上哪去?瞧你这满头汗。”

        “大爷,嗯,天山还…还有多远啊?”年轻人急迫而又焦虑地问。

        “什么?你问天山?”老大爷睁大惊奇的两眼;“你去那儿?走着去?”

        “是,是的。”

        “哈哈哈……”没等年轻人话音落地,老大爷爆发出大笑。

        年轻人窘迫极了,又莫名其妙,好像一个犯了过失的小学生,等着老师的责罚一样,呆呆的站在一旁。

        “小伙子呀,天山,离这儿足足有100公里呢。你是初来乍到吧,迷上天山了?”

        听说有100公里的路程,年轻人即刻瞠目结舌,耳根都烧起来,窘迫压过了遗憾,天真的狂热所造成的难堪叫他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不知怎么的,年轻人忽然拔腿往回跑去,旋即,又想起了好心的老大爷,于是急收住脚步,回转身来,向维族老大爷鞠了一躬,说声“谢谢”,然后像一只受惊的小鸟一样,逃走了。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